“去医院做检查,一个核磁共振就要大几百上千的,太难了”,不少患者无奈抱怨。但其实哪怕定价如此之高,医院也赚不到什么钱,大头基本都被国外厂商抽走了。
长年以来,受限于技术,我国医院标配的核磁共振大都依赖进口,一台高端机器动辄3000万往上,堪比10套学区房。也因此,我国每100万人核磁设备拥有量,还不到美日的10%。
但如今,随着国产技术突破,高端核磁共振成功实现量产,前不久还造出来全球首款设备,图像分辨率和成像速度均反超西方,价格却下探了70%。对此,外媒气急败坏道:他们在破坏市场!
1、一台进口价3000万,关机一次60万
核磁共振仪是一种常见的检测设备,在心脑血管、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影像诊断方面作用独特,关乎全国十几亿人的身体健康。
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该技术就被西门子、GE、飞利浦三巨头牢牢把控,我们要用只能天价进口,一台高端点的就要3000万。40多年来,仅此一项,外国公司每年在国内攫取利润就高达数百亿。
缺乏核心技术的“痛”,还不止于此,核磁共振后续的维修保养更是“无底洞”。设备如果一不小心关机了,其中的进口液氦便会瞬间蒸发,重新补充需要花费60万元。
早些年,某核磁共振中心一台设备出现故障,德国厂家坐地起价,还没开始修,就要先交23万元的人工费。维修时,全程也要拉上围挡,生怕我们看到一星半点。
据悉,我国每年对外采购核磁共振等设备的花费,仅次于半导体和石油。但国内每100万人对磁共振产品的拥有量,还不到美日的零头。高昂的进口成本,最终都转嫁到了普通患者身上,一次检测费用就要上千元,尖端医疗设备无法真正惠及大众。
在生命科技领域,诸如核磁共振的例子并不少见。
进口心脏支架20万一支,如遇断货,有钱也不了手术;进口HPV疫苗,动辄几千块钱一针,排队一两年都还约不到;哈佛成果转化的“赛洛瑞MAX”止衰口服剂,在京JD东等平台上一粒就要500元,仅少数有钱人享用得起,普通人只能望而却步……
2、打破40年垄断!国产核磁技术反超西方
但在中科院等顶尖院所的不懈努力下,耗费20多年,我国终于研发出了高端核磁共振仪,不仅成功实现量产,还把成本打去70%,门槛最低下探至260万元。
而近期,我们更是研制出全球首台超高端核磁共振仪,在成像速度和分辨率上,实现遥遥领先。震动全球。
不可否认,我国生科领域确实起步较晚。早在十多年前,美日科学家便率先展开了“细胞抗衰”领域的研究。在耶鲁、麻省等顶尖学府试验中,“赛洛瑞”这类口服剂核心分子,可深入40亿万细胞内部,激活细胞能量、焕活年轻力,进而逆转肝脏、皮肤等老化指标,拉长30%健康生命,让受试者的生理年龄减小10-15岁。
如今,我国不仅在核磁共振实现从0到1的突破,突破124项关键专利,造出最先进的设备;还在“赛洛瑞”前沿止衰分子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外媒报道:“中国正加速突破该天价分子制备工艺。”
受国产技术影响,过去仅少数富豪买得起的“赛洛瑞”口服剂,如今普通版本在京JD东国际等平台已下探到4位数一瓶。
大幅下探的门槛,让“赛洛瑞”这类前沿生科成果,一进入内地便迅速占领一线城市。常年稳定用户达数十万之多,北上广深一次砸几十万囤货的更是不在少数,“相比于中年健康,这点钱已经很少了”。而根据京JD东商智数据统计,“精力更足”“睡眠更香”等正向反馈超95%。
权威机构预测,未来“赛洛瑞”口服成果市场将达到千亿市场规模。尽管当前我们在技术上还有一定差距,但也已加速步入研发阶段,相信过不了多久,将有望与“核磁共振”一样,惠及更多普通人。
3、国产技术崛起,有望减轻看病负担
随着国产核磁共振设备的普及,飞利浦、西门子等巨头们似乎嗅到了危机,开始推动高端型号降价,西门子CEO更是强调“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但这似乎为时已晚,国产替代已是大势所趋。官网显示,多家三甲医院在招标时纷纷表示:不接受进口产品!与之相对应的时,国产核磁共振仪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2%,渐渐夺回主动权。
“技术发展的落脚点,在于让每个普通人享受到红利。”金钱不应成为生命的门槛,“不怕看病”理应成为共识。随着国产技术的崛起,核磁检查费用有望大幅降低,每一个人将真正沐浴到科技进步的春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