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玻璃弯道超车:仅0.03毫米,支持弯折百万次,可使用27年

“我们的行业要想让人家瞧得起,必须得做出让人家瞧得起的事。”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曾在无数场合严肃地说出这句话。

最近,长期被国外主导的玻璃领域就传来喜报: 中国成功研制出毫米的柔性玻璃,厚度不到A4纸的1/4,却可以反复折叠100万次


【资料图】

01 既争玻璃也争气!

早在十年之前,柔性玻璃就已经成为手机电脑、医用显示屏,尤其是电子行业信息显示器件不可或缺的基板和面板材料。但毫米以下的柔性玻璃,在当时的国内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其制造技术与成品,一直被国外少数公司牢牢把控。

凭借技术垄断,外企不仅对我国开出数倍于其本土的高价,还经常性推迟交货,影响我国企业发展进度。而原材料高昂的价格也使得下游电子产品的价格节节攀升。

不仅如此,核心技术的缺失,令我国信息显示产业链关键环节难以独立开展,国外供应商一旦决定断供,意味着整个产业链将难以为继,国家信息安全立于危墙之下。

面对这样的状况,中国玻璃新技术领军人物彭寿痛定思痛,带领团队攻克原料提纯、玻璃成分等多项核心技术,突破了100多项技术关口,最终实现了毫米的超薄柔性玻璃的工业化生产。

中国技术的弯道超越,倒逼曾颐指气使的国外企业多次降价,单是进口产品售价的降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每年就能 节约3000多万的成本

近日,彭寿团队还优化了世界三大浮法工艺之一的洛阳浮法工艺, 完成了毫米的新突破 。“我们拥有浮法玻璃生产工艺的自主知识产权,这是一种不向国外交专利费的方法”,彭寿骄傲地介绍。

而玻璃还只是国外试图把持中国的冰山一角。广泛应用在军事、科技等领域的手撕钢,曾被国外喊出上亿一吨的荒谬价格,更有日本工程师喊话中国:“你们根本造不出来”;主打止衰的美版“因气元”类产品刚进入市场时,也曾做国内国外两面派,一瓶口服剂对中国消费者标价数十万。

中国在长期的打压包围之中,受够了气,也想争口气。

02 “卡脖子”突围战早已打响

事实证明,我们能够做到,并且,这也不是中国第一次在技术命门上夺回主动权了。

曾经进口一吨需要花费上亿的手撕钢领域,中国已杀出来一条血路。山西太钢不仅突破技术封锁,让中国拥有了毫米的高端手撕钢,而且最终将厚度再缩毫米。当薄如蝉翼的手撕钢终于封住了外国嘲讽的嘴脸,中国也正式宣布: 这项技术永不出口,因为我们的技术已经更加领先

而到了“卡脖子”问题同样严重的生物科技领域,中国也是后来居上。美、日等国曾一直对“因气元”类止衰口服剂进行把持,不仅拒绝对我国开放此类产业的大门,还试图让庞大的中国市场成为它们的“韭菜”。

中国科学家看到了市场痛点,不仅自主研发出纯度高达%的全酶法生产技术,还将整个生产成本缩减近90%。从高价进口成品到优质原料远销海外,国产“因气元”已经成功打入全球市场。

查阅《Nature》等权威期刊可知,此类口服剂的核心成分能够激活长寿蛋白Sirtuins,增强细胞活性,对于逆转各项衰老指标有显著作用。

如今,国产“因气元”口服剂已经利好万千国人,取代美日同类产品,在京JD东618、双11等购物节中连续五年获得销量第一。翻看京JD东评论区,更有消费者多次复购,表示“货真价实,抗老效果令人放心”。

03. 大国轻舟,将过万重山

2021年6月,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姚景源先生在演讲中指出, 哪里被“卡脖子”,哪里就有投资机遇

目前,彭寿院士团队研发的毫米柔性折叠玻璃,已经成为国内光电显示产业的优质原料;国产盾构机也越过德国亿的竞品,以扎实的质量和2500万的低价,抢占了80%的国际市场;被全球投资者看好的止衰生物科技领域中,“因气元”类口服剂的市场规模在3年内发展至270亿。在不可估量的增值空间中,中国已经率先占领了自己的位置。

一万年太久,我们只争朝夕,被扼住发展命脉的噩梦正在被中国挣脱。

关键词:

推荐DIY文章
主机存在磨损或划痕风险 PICO4便携包宣布召回
穿越湖海!特斯拉Cybertruck电动皮卡可以当“船”用
vivoXFold+折叠旗舰开售 配备蔡司全焦段旗舰四摄
飞凡R7正式上市 全系标配换电架构
中兴Axon30S开售 拥有黑色蓝色两款配色
荣耀MagicBookV14 2022正式开售 搭载TOF传感器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