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故事局主任 阿亮评论
(资料图)
同一天,以一种颇有戏剧感的形式,再次上演了人生无常。
有朋友问老亮,说老胡进A股和吴晓波被禁言之间,有啥关系不?老亮认为,关系肯定是有的,最起码的关系就是:二者发生在同一天嘛。老亮作为一个老的文字工作者,对于禁言这种事情不陌生,被禁言的原因有很多,但无论哪一种,底层逻辑都是: 你的话有点刺耳,不利于社会和谐。 它无关对错,只与情绪有关。老胡每日摇摆,逻辑也在于此: 他说话的动机不是出于对错,而是出于老百姓听见这话能否安心。
老亮认为,凡是对老胡颇有微词之人,都是将其误以为心理医生,医生负责病根上开方配药,但实际上老胡是社会心理的一号技师,只负责物理手段按部就班,只见丫眼神如炬,手指带电,唇舌共振,就像《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敲足底”:老爷晚上睡哪院儿,婆子就给哪院儿的姨太敲足底,老胡的地位就相当于婆子——手里的那俩清脆悦耳的小棒槌。
听到此处,朋友慨然:老亮中肯。
好了言归正传, 胡进吴禁,这两件事、两个人,到底矛盾统一在何处呢? 搞清楚这个问题,也就明白了我们所处的时代,看懂了发展的趋势,知道了接下来何以为、何不为。
在我看来,老胡与老吴,矛盾统一在三处。
第一,二人都是顶级知识自媒体,此为身份统一;一个走官方总编路线,一个走良心记者路线,此为人设矛盾。
胡总编已不在其位,却仍是老领导老总编,说话自然是有分量的。但有分量不等于值钱,有时候足斤足两的东西大家反而不稀罕。比如足斤足两的“废话”。
反观老吴就好玩多了,一个浑身反骨的良心记者形象,其实也没那么“反骨”啦,总体而言还是在讲中国企业很厉害、进步很明显,虽然成名作是《大败局》,但大局观还是有的,只不过他知道大家有“看别人倒霉”的刚性需求,所以时不时地讲一讲那些“倒霉”的故事,其实跟胡总编在本质上一样,满足的都是大家的情绪价值。包括“被禁言”,也是给这种情绪价值+1。
第二,二人都是社会高级精英,此为地位统一;一个走退休高级老干部路线,一个走民营企业高级调研员路线,此为方向矛盾。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老吴有这句话在心底,底气就硬硬的。因为他常年走在各大民营企业一线,观察企业,深入企业,听企业说他们的难处,或他们的进步。吴晓波被很多商业圈子里的人奉为恩师,最大的价值也正在于此,他数十年如一日在做一件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实事,他用颇为文艺的方式温暖又冷酷地讲述着发生在中国企业界、企业家群体里面的悲欢离合,这样的调研员形象,深得某些标榜“独立思考”“社会精英”之群体喜爱。
老胡相比起来就逊色一些,他的发声方向更像是“自上而下”,从客观来讲,他确实是一位退休老干部,并且级别还不低,这就让很多人下意识地认为他看待问题的内核是官方授意,老胡当然也乐在其中。
就拿此次A股来说,一个是因为“抹黑”而禁言,一个则是大方宣告“我也是股民啦”,貌似与普通人站在一起,一起接受A股之洗礼……孰高孰低呢?
第三,二人都在为普通人代言,此为出发点统一;一个是顺毛儿掩盖,一个是逆毛儿抓挠,此为代言技术之矛盾。
老胡之谜,常令普通人尴尬不已。其实大可不必,只因今日之你,并非昨日之你。 就像今天的股价,不是昨天的股价,但都是A股的股价。
而老胡之代言对象,是一个动态吐纳之“普通人”整体。假若你将自己放入社会公众之整体,你将会发现,哇塞,你还真特娘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股民何其多也。昨天的你与老胡站在一起,今天的另一个你依然与老胡站在一起,问题不在老胡亦不在你,而在于大家始终是一个“动态稳定”之生态体,3000点嘛。又如社会保险箱每日皆有动态密码,老胡每日都能第一时间拿到这个密码,而你未必。
老胡如此顺势而为,说的皆是真话,而真话对应的是利益,这无可厚非。
吴老师抓心挠肺为了啥?为民请命?当然不是,在我看来,是在用社会文艺学的技术手段尽量揭示时代下的蛋,他的利益在于为“民营企业”这个改开四十年以来“最有金钱色彩的”生产者发声,努力贴近“一个阶层的生意与生活”(中国企业家杂志slogan)。他不会直接为某个普通打工人发声,他的发声格局每一次都会更高一些,但这不妨碍普通打工人因此而获益,因为替老板发声,也就替打工人发声了嘛。
无论为谁代言,背后都是利益。从商业角度来理解,这件事就通了。世上哪有什么无缘无故的爱恨?说穿了都是利益驱动。
这没什么可指摘的,吃饭嘛,不寒碜。何况还经常不让吃。那这件事就显得更难能可贵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