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还有必要出海吗?印度的生意还能做吗?
事实上,小米被没收48亿后,中企就已经好好思考这一问题了。毕竟,小米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印度的营商环境对中企向来不友好。稍不注意,就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值得强调的是,在小米被印度打压后,针对中国手机厂商,印度又颁布了5大新规,这就是赤裸裸的“挑衅”了,每一条新规都尽显印度的“霸道”,危险信号传来!
【资料图】
第一条新规:印度资本必须持股超51%;
第二条新规:CEO、CFO等重要职务,必须由印度人担任;
第三条新规:供应链必须是指定的印度本土企业;
第四条新规:必须同本土企业合资,最终实现100%印度出口;
第五条新规:分销商也必须是印度本地企业。
这五条新规读下来,是不是就差明说,赴印发展的中国手机厂商都被“印化”,这和明抢有啥区别?相当于,只要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发展,有任何让印度本土不满的行为,公司都可能改名换姓,多年的深耕化为乌有,小米就是个很好的例子,10年的努力打了白工,好一招“空手套白狼”。
当然,任何国家都有当地不同的法律要求,但印度的奇葩之处就在于,其法律是可以随意变化的,基本上,隔个两三年,其法律就会变更一次,且最终的解释权也在他们手里,这相当于“我想怎样就怎样”,还能再嚣张一点吗?
不可否认,印度的营商环境并不友好,但对中企不友好的国家也并非印度一个,因此,印度的霸道也并不能影响中企出海,这件事情终究是要做的,只是“怎么做”是需要好好反思的问题。只有做到了更好的保护自身在海外市场的利益,出海发展才有意义。
在华为被“卡脖”后,人民日报就对中企发出了警告,必须要彻底抛弃幻想。很多中企都天真的以为,以诚待人,就能收获真诚。但现实却是残酷的,西方国家对中企并没有那么友好,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敌意。
因此,任何一家中企出海,都必须要有技术支持,且谨慎一些,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懂得审时度势,不要被暂时的安全和友善蒙蔽了双眼。中国科技产业正处于崛起的关键时期,西方国家对中企的打压是不会停止的,唯有手握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有“武器”保护自己。
还是那句话,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科研。这也是华为、小米等中企用牺牲自身利益而换来的血淋淋的教训。希望中企能够引以为戒,不要再天真的认为,核心技术可以买得来!科技不仅有国界,还是“卡脖”的武器,花钱买别人的武器来保护自己,这才是最大的笑话!
总的来说,海外市场的危险信号已经传来,不止印度市场,希望中国科技企业能够重视这一“警钟”,海外布局能够更加谨慎,别走了别人的老路,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