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路板、机器人中混合水彩、素描的元素,跳跃而不违和,一件件既“美”又“好”的作品会令人感受到,科技与艺术交叉融合的创新魅力。这是不久前在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开幕的“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CDIE”)专业首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的精彩呈现。
今年2月10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及《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1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新专业“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那么,为何要在高校新增这个专业;在专业设置上如何平衡工科与艺术的关系;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在相关学科架构上有何异同;未来这个专业将迎来怎样的发展?
“交叉和创新”将是学生发展的关键
“当今世界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而优秀产品的诞生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好产品不仅好用也是‘美’的,进而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要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家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是,吴家骥指出,“现在国内高校中大多数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对艺术相关领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往往缺乏比较广泛和深度的培养内容,导致理工科做技术的大学生不懂产品设计,不了解什么是美的,什么是符合大众需求的,形成技术与设计的完全脱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业或创业时,就会出现产品设计没有美感,没有创意,不符合大多数人审美要求和使用习惯,甚至大量照搬或模仿现有优秀产品的情况,严重禁锢了创新思维。”
清华大学在国内高校的学科交叉融合方面可谓先行探索者。据了解,自2016年起,国内最早设置“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交叉专业的是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其依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自动化系、机械系的强大师资,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既有扎实的工程基础和设计功底,又有专业审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CDIE有两个核心:交叉和创新。今后的几十年,交叉和创新仍将是学生们发展的关键。”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张长水表示。该校机械工程系季林红谈到,“从现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来看,学科交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CDIE专业的设立十分具有前瞻性,也有着无穷的未来可能性。”
吴家骥表示,“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旨在培养一批懂技术、懂产品、懂设计艺术的π型人才,其对产品项目既有理性的技术把握,同时对设计也有感性的想象力。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执行创业项目或就业时,与团队其他领域队员合作时,因技术和设计的优势,沟通也会快很多,也会更方便与协作者互相的理解,少走很多弯路。该专业的出现体现在智能化时代,培养智能科技与创意艺术跨界人才的紧迫性与趋势性,相关人才也是加速创新推动实践的重要驱动力。”
例如,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短暂的大学时代沉迷于书法,在书法课上学到衬线与非衬线字体,以及如何改变字母间距使其好看,他后来从事IT行业,把在书法课上学习到的艺术理念带入苹果的产品设计中,正是这些艺术标准的设计让苹果系统迅速收获大量的忠实爱好者。乔布斯通过艺术设计的学习培养了跨界知识背景,进而更加准确地了解到产品的需求和问题。
应以工学为核心的专业融合
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隶属工学的自动化类,但艺术培养也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大跨度的专业融合是否会有困难;专业交叉融合中在侧重点上应如何平衡,还是就侧重工学?
吴家骥答道,“工学和艺术不是互相对立的,专业融合不会出现鸿沟。的确,工科的同学不可避免地在艺术基础方面薄弱,但是当其修完一些基础的艺术相关理论和专业课后,会燃起对艺术领域的兴趣,而兴趣的学习会具有原生的自驱力。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还需要将理工科知识与创意艺术理论应用于实践,目的是产生‘技术’与‘创意’交叉点的认知,而不完全是一个人执行工科与艺术的全部工作,在这样的过程中,最终实现专业的融合并不是非常困难的。”
据了解,新雅书院的CDIE专业依托清华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多学科融合的综合优势,培养学生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能力、以智能工程为中心的创新设计能力、以及结合信息产业和社会需求设计与开发智能产品的创新能力。强调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相结合,鼓励同学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全球范围内的世界知名企业实习项目。清华大学副校长、新雅书院首任院长郑力表示,CDIE的理念是既“美”又“好”,希望学生们用科学与艺术的交叉才能,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做贡献。
“这个专业应该先培养学生具备科学观,既逻辑思维能力,然后是理工科技能力、实践能力,有能做出产品的技术能力,然后让这些学生通过艺术领域的培养与自我艺术兴趣的延展学习,懂得艺术,将艺术与设计引入科技产品或作品的设计,并反复实践训练,最终让学生具备‘科技美学’的跨界认知、掌握跨界方法论。”吴家骥说。
在培养过程中需注意什么呢?吴家骥提出:首先培养合格的理工科学生。专业应以工学为核心,因为工科是实现科技产品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科技产品的关键一环。学生需要能做产品,还要打破学科壁垒和条框,完成课程融合,关键就在于多样化的课程和知识体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接收多样化的知识和信息,同时实现文理艺体分科招生背景下的融合性人才培养。其次,注重艺术实践化产品化,采用实用主义艺术学习,减少艺术史等领域背景知识的培养,让课程变成课题,增强理论培养和设计实践。并且,提升任选课深度与专业性,增加选课的宽容度和包容性,增加艺术类课程的深度、专业性和实践性,从跨界通识变为跨界知识,最终实现跨界实践。
未来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动力
那么,目前国内各大高校的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在学科架构上有何异同?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后,未来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将迎来怎样的发展?
吴家骥介绍说,“世界一流院校已开始践行融合工科与创意设计专业的教育改革,如斯坦福大学的哈索普莱特纳设计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帝国理工学院合办的创新设计工程专业等。此外国外高水平大学对选课弹性比较宽松,可以通过选修不同类型的课程,掌握学科交叉和跨学科融合的知识体系。”
虽然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首次在本科生阶段开设,但国内在工科结合艺术创意已经有一定的实践探索。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双创团队极创工作室,针对音乐教育与短视频智能配乐的行业痛点,开发出人工智能作曲,让生成视频配乐更快捷,此外也开发了智能钢琴陪练系统,通过对视觉、听觉、曲谱的三维多模态信息反馈,将人工智能赋能钢琴教育行业,在大幅提高琴童的钢琴练习效率的同时,提高老师的授课效率。
吴家骥强调:“在这样的实践背景下,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将在高校综合育人、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将最终带来更多新技术、新设计、新功能、新形式,且具备科技美学的创新产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教育部新增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体现了国家对于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的重视,说明了国家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如今的设计行业更加需要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加入,让传统工业焕发新的活力。我国当前已经成为科技强国,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院校跟进设立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我国也会成为创意设计的强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