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
最近茶颜悦色又又又道歉了……
原因是品牌在官方的公众号发了一篇推文,名字叫做:
《努力努力白努力》
我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再去看这篇稿子经被删掉了。
只剩下类似于学生趴在教室桌子上抹泪的封面——
而据了解,文章的内容似乎是关于:
对成年人心中无处安放的“少年气”的讨论
借此引出自家的“少年系列”茶饮
顺带点燃大家的少年热血
部分稿件内容如下:
可以上下滚动的图片
大概就是一篇围绕着“少年产品主题”延伸到“人皆有之的丧情绪”的,鸡汤式感慨促销稿子。
但这篇文章却因为 “标题过于消极” 被骂到删除了。直到现在大家还在争吵中。
有人觉得:
这标题起得触到自己的霉头了
听起来很刺耳
违背了马克思的理论
整体看来让人不知所云
但也有人觉得:
说得就是事实啊
有些人也太敏感了吧
人家文章写得挺好的
搞笑的是,还有人表示,这个标题疑似内涵某明星:
针对这些争议,茶颜悦色在评论区也做出了回应。
先阐述了自己的本意——
想说自家少年系列的产品3年来的跌宕起伏
核心是相信努力总会有收获
希望和大家一起面对未来也会保持热血
最后为给大家带来的不适而道歉
表示以后会更慎重
不知道大家觉得如何?
一路看下来,我觉得——
单纯一个标题,对那些正在努力喜欢正面支持的人来说,可能确实听着不吉利。
但对很多人自嘲惯了的人(比如圈佬)说,似乎这句话好像也没啥。
毕竟它也没有指着我鼻子骂。
更像所有煽情的文章一样,在说少年心这样一个鸡汤故事。
同时稍微熟悉的人,可能都知道茶颜悦色的风格。
一贯给人一种意料之外的,很有情绪色彩的感觉
比如说,前不久的一篇:
“有人说我们骗游客”
去年的一篇:
“有些新品自我介绍开始,就会垮掉”
因此,我觉得文案带来的感受差异,也相对会比较个人一点。
不过相比这句文案的争议,更重要的一点其实是——
这种风格,似乎让茶颜悦色陷入了“矫情”的漩涡
比如,
推文文风被称为 “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以前很圈粉的长长的小票文案,也被说 浪费,像围巾 :
话术变成一种打扰:
去年的新品起名“嫌弃”,评价也是有争议:
有人觉得有意思,但也有人觉得在强行策划,刻意矫情:
入驻武汉的时候没那么顺利,
写篇稿子表真心:
却也很难打动武汉人:
产品涨了一块钱,掏心掏肺写了一篇稿子,坦诚自己实在是 “抠不开了” ,渴望理解:
网友也是吵上热搜:
总之对于茶颜悦色来说,似乎——
之前很圈粉很温暖的内容,开始惹出来越来越多的厌烦
其实文字写的很真心,但又似乎总是会激起反效果
许多事情细看好像也不是坏事,但是就让人喜欢不起来了
不知道茶颜悦色会不会也为自己的尴尬处境和无尽争议而烦恼?
而如果你仔细回顾这些年的品牌舆论,这些变化其实也有迹可循——
文化负面频出,暖心人设遭质疑
前几年,茶颜悦色跟员工之间的矛盾一度在热搜上飙升。
事情无非就是员工抱怨工作强度和薪资。
而大家没想到的是,高层和老板娘的聊天截图流传出来,讽刺员工 “妈妈疼,婆婆爱”“天天蹦迪高消费” :
据说,一位疑似老板娘的人,还拿员工的名字做谐音消遣:
这样的态度和发言与品牌日常的暖心服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让人质疑,这样的领导层下的企业的格局和文化。
同时近几年,茶颜悦色还被质疑方言擦边,一度陷入“辱女”的争议:
“捡篓子”
意思是“得便宜,意外收获”
“来茶颜买奶茶的美女很多,如果你碰巧认识了一个,你可以小声告诉我们的小伙伴:我捡了个篓子”
“官人我要”茶包
“出来约,迟早这一套,嘴巴说不要,身体很诚实,因为这套,才不会开枝散叶,满地不堪。撩人从这一套开始吧”
“皇家马子”杯子
究竟是文化差异,还是恶俗擦边,至今都有争议。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些东西多多少少让茶颜悦色的完美形象,一次次蒙上俗气的阴影。
过多个人情绪,让消费者难以共情
茶颜悦色的文风,给人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期间掺杂着不少极具个人感受的内容。
这种风格不能说不好。
很多时候会给人感觉很细腻,耐心地看下去,会实现一种推心置腹的老朋友一样的深度交流,确实很戳一部分人。
而问题是,当品牌面对的人群多了, 消费者需要从大量的情绪内容中寻找你的真心,许多人都很难有那个耐心。
这时候的一些多愁善感,往往就成了拐弯抹角的负担。
甚至被看做是刻意地在抖机灵。
尤其是对于一些消费者本身就不喜欢的内容,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比如,涨价:
就像这次惹争议的标题一样,许多时候看着更像你在向消费者倒他们本该品牌自己承受的苦水。
说得太多,但消费体验苦不堪言
其实就在前几天,茶颜悦色刚上热搜。
因为—— #茶颜悦色不支持点单取单两人同时排队#
我猜测,是因为品牌想要消费者拿到最新鲜的,怕做好了叫号人不在,饮品质量会变差。
毕竟之前就有外送时间久了,“奶盖都化了,奶茶只剩一半”的新闻出现。
而显然,这样一直排着的体验并不好。
除了遍地都是茶颜悦色的长沙之外,类似的不好的排队体验,每扩张一个城市,就会频频出现。
比如什么“不能线上点单”“不建议跨城代购”之类的……
因此,就像武汉那篇推文的评论区一样,即便你公众号说的再好。
对消费者来说,还是行动和感受要大于言语。
有时候,多说反而招人厌烦。
对于茶颜悦色来说,如何走出长沙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从开始到现在,茶颜悦色一直处于争议中。
一件件的负面事件,就像是地区文化和个人意志很强的品牌在融入更大市场空间所面临的阵痛一样出现。
到如今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如果说比较难的是,这个品牌其实是在一直 以一种无比坚定甚至略显执拗的方式,即便面对许多“婆婆妈妈”和“饥饿营销”的不满和负面,也要告诉你她的每一份感触,要争取“产品到顾客口中的每一份的新鲜” 。
但我就是不知道,在当下奶茶无限内卷的时代——
它所坚持能那份 大排场龙新鲜口感 和 情感细腻的文字表现 ,是否能说服 更大市场的味蕾 ,以及 成功戳中消费者的心坎 ?
你怎么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