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路威玻尔兹曼是19世纪奥地利著名的物理学家,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所做的贡献,在玻尔兹曼去世后后人特地为他建立一个墓碑,墓碑顶部刻着一道精确的方程式“S=K LOG W”,这是一个极具影响力概念的数学公式,叫做熵。
熵是某种我们熟悉事物的度量,无序或无规则性,这个概念很重要,因为宇宙中的一切,都倾向于从有序变成无序。有个方法可说明这个观念,拿一本书来说,这本书共有569页,十分井然有序,第一页之后是第二页,然后是第三页等等,但如果我们把书页撕下来,然后交给熵来处置,书页就会变得杂乱无序。原因很简单,要让书页有序地落地,方法只有一个,但让书页凌乱落地的方法有很多,因此书页凌乱落地的可能性较高,这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事物是从有序变成无序。
我们放眼望去,处处可见熵或无序,随着时间的流逝增加的例子:鸡蛋破了之后四处飞溅,冰块在融化成水后失去整齐的形状,滚滚浓烟变得越来越无序。有序状态变成无序状态,时间之箭似乎是朝这样的方向前进。我们看到杂乱的程度,无序的范围往往会随着单一事件流动方向扩大。玻尔兹曼认为那促使时间之箭形成,这或许就是答案,或许时间之箭源于大自然有朝更混乱无序发展的倾向。
事物的变化确实看似如此,但这项理论有个小问题,由于物理定律无法辨别未来和过去,熵应该不只会朝未来增强,朝过去时也该会增强,但这有点不合理,比如说熵会朝过去和未来两个方向增强,我们回顾过去时,熵应该增强,我们若朝未来看,熵也应增强,那意味着刚才那本书的书页在过去式处于杂乱无序的,之后才会聚集在一起,形成那本井然有序的书!
日常生活经验和物理定律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我们肯定有哪一点没相同。我们若确定过去肯定比较有序,且一切往往是朝无序发展,熵的方程式是这么说的,是不是除了物理定律还有什么可解释这现象?
请想象打棒球的情景,物理定律可帮你预测球落地的位置,但你需要的不仅是那些定律,你还需要初始条件,例如击球的力道。同样地,物理定律若无法解释时间之箭,我们或许必须进一步去了解宇宙的初始条件,因而我们要回过头来讨论宇宙大爆炸。
假设宇宙史宛如一部电影,当你倒影片,你会看到时间越往前倒转,事物越井然有序,如今有数十亿星系遍布各处的宇宙,将来会慢慢变回气体云和尘云,因为所有一切皆会收缩,那些气体云和尘云会越来越接近彼此,因此当你回到够久远的过去,那些云的体积会越来越小,然后我们就来到一起皆停止变化的地方:奇点,如果这代表在每一瞬间的所有空间,那么我们会看到在这一瞬间之前是没有任何空间和时间,因此秩序和低熵的最源头肯定是刚形成的宇宙:大爆炸。
大爆炸是一种极有序的状态,有可能是最有序的物理事件,因此在大爆炸发生之后,一切变得越来越无序。大爆炸告诉我们,当我们回顾过去或展望未来,宇宙为什么会不一样。而且如果当我们回到古时候,宇宙不仅理所应当与现在不同,并且还十分井然有序。
熵为什么那么低?我们还不知道,但我们至少知道,熵在宇宙刚开始形成时十分低。所以我们最多只能知道是大爆炸发射出时间之箭,你也可以把这看成是一个发条钟,就如发条拉紧的钟在发条放松后释放之前储藏的能量,宇宙自大爆炸后就不断放松,变得越来越无序。
我们仍然不知道为何宇宙在刚成形时是处于高度有序状态,但由于这是事实,因此每次有玻璃杯碎裂,其实都是在推进一项于数十亿年前启动的程序,玻璃杯碎裂,但却无法复原,因为玻璃杯是遵循始于大爆炸从有序变成无序的自然驱向,我们只会不断从过去往未来移动,我们所见周围的一切,所有变化,从恒星的形成到我们的生命,只是小小的副现象,是乘着宇宙中越来越混乱波浪的冲浪客,那些波浪区隔了过去与未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