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完,你胖了几斤?
假期过完了,但流水席一样的好吃好喝还在继续,过年回来的体重焦虑成了近期的头等大事。
想减肥的人却已经先一步卷起来了。
(资料图片)
想减肥的人却已经先一步卷起来了。
至于具体操作,有的离谱到玄学博主都在吐槽的程度;
有的不走寻常路,呼吸减肥法、毛巾减肥法、耳朵套橡皮筋......一套动作下来,被路过的人问候有什么大病;
有人坚信一劳永逸的方法不靠谱,于是去找各种有氧燃脂HIT、无氧塑型训练课程。
训练课程有用吗?
有研究人员观察了学生BMI指数在一学期《燃脂塑形课》中的变化,发现燃脂塑形课具有比较明显的减肥效果,并且大部分学生的BMI指数都有一定下降。
但是网络课程五花八门,久坐不动也没有健身基础的新手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运动。
更危险的是,他们分不清“身体已经运动到极限状态了”和“我单方面不想坚持了”之间的区别。
于是因运动过度而导致的焦虑、失眠、食欲不振、运动机能下降让他们越来越抗拒运动,有的甚至会靠暴饮暴食来调节情绪,越减越重,越重越减,形成恶性循环。
当然很大一部分人对“运动过度”非常陌生,可能很多人确实判断到自己“累了”就停下了运动的步伐。
减肥有没有必要?爸妈说的“身材正好”、对象评价中的“微胖”到底算不算数?
01 关于肥胖的真相
无意冒犯,但肥胖确实是一种病。
早在1984年,国际疾病分类(ICD)就将其列为一类疾病。
不过直到1997年后,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等公共卫生权威机构才相继将肥胖重申为疾病。
肥胖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并称为“死亡四重奏”,即将成为“全球首要健康问题”。
每个人对环肥燕瘦的标准都不一样,胖不胖这件事,我说了就算吗?
国际上通常采用BMI体质指数以及腰围等指标数据进行衡量。
BMI数值由体重与身高平方之比计算而来。
我国WS/T 428-2013《成人体重判定》标准中,将24≤BMI<28 kg/㎡的定义为超重,BMI数值超过28的定义为全身型肥胖;
以腰围数据衡量腹部脂肪堆积的中心型肥胖(也称“腹型肥胖”)情况,将男性腰围超过85cm或女性腰围超过80cm定义为中心型肥胖前期,而男性腰围超过90cm或女性腰围超过85cm则为中心型肥胖。
一项对270万35-75 岁人群的调查显示,女性年龄标化腹型肥胖率为32.7%;男性则达到了36.6%,大约全国每3个人中就有1人为腹型肥胖。
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已经由1992年的16.4%提高至2018年的34.3%,肥胖率由3.6%提高至16.4%,也就是说,超过一半(51%)的国人有超重或肥胖的问题。
预计到2030年,中国成年人、7-17岁青少年和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肥胖率可能分别达到 65.3%、31.8% 和15.6%,而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可能分别达到 78995万、5892万和1819万。
不过肥胖的标准并非完全统一,WTO标准下超重和肥胖的BMI阈值就比我国更大。
但即使在标准更宽松的情况下,欧美国家的肥胖率还是比我国高。
2017年中疾控发表过一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全国肥胖率为11.9%。
肥胖和地域有关系吗?
在国内,南北方肥胖率也有明显差异。“你在南方的艳阳天,身材苗条!我在北方寒夜里,一身肥膘。”
从肥胖率看,北方地区肥胖率明显高于南方,北京肥胖率最高,为25.9%。而最南边,海南和广西的肥胖率都只有5.7%。
从超重率看,超重率位列前五的省市分别是天津市(40.9%)、辽宁省(38.2%)、并列第三的山西省和黑龙江(37.6%)以及河北省(37%),不过即使是超重率最低的福建省,超重率也达到了26.6%。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越来越胖了?
02 什么让我们越来越胖?
肥胖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是从连年上涨的肥胖率来看,环境因素的作用可能更大一点。
气候环境因素不能忽略,南方高温天气更多,高温流汗下新陈代谢更快不易堆积脂肪。
而北方冬天长天气寒冷,冬季雾霾重,比起在室外流汗,“猫冬”更为普遍。
生物学上,贝格曼定律指出“增大体重是为了适应寒冷环境”,我们民间也向来有“贴秋膘”的说法,越是天气冷越要多吃点,囤积脂肪来抵御严寒。
由此来看,饮食环境也很重要。
吃米饭和吃面食哪个更长胖?
北方种植小麦及杂粮、流行面食文化,南方种植水稻以米为食。两者都是精制碳水化合物,热量和GI指数的差别都不是太大。
但就算一份盒饭上桌也是一筷子配菜一筷子饭,面条里的青菜牛肉却不可能做到和面条同体积。
因此,面食爱好者吃下去的碳水比例可能确实更高一些。
肥胖问题成为全球困扰后越穷越胖不再是孤例,用印度看似不高的肥胖率乘以庞大人口基数,肥胖人口不容小觑。
我国随着农村地区城市化进程加速,肥胖风险也越来越大。
全球的超重肥胖分布有不同的类型。
一种西方发达国家为多,分布在在社会较低阶层,同一个国家,黑人、墨西哥裔人超重肥胖率较白人更高,因为他们常常消费便宜但不健康的食品。
健康食品和不健康食品,哪个更贵?
在《美国,原来如此!》中,作者举例了沃尔玛和有机食品超市的物价对比:
想要自制一份健康沙拉,有机超市一份有机小菠菜大约6美元,一盒有机新鲜草莓5美元,如果再搭配一瓶便宜的有机沙拉酱也需要4美元,而同期一份巨无霸套餐是6美元。
而另一种则是营养转型期的国家或地区,接触高脂肪、高糖的膳食不久加上体力活动强度减低,因此超重肥胖患病率上升。
其中较贫困的人群肥胖比例上升较富裕人群更快。部分国家或地区面临着营养不良和过剩的双重负担。
经济实力和社会资源往往能换来更科学有营养的饮食、锻炼计划以及及时的治疗体验,所以明星看似有效的减肥细节的参考价值只能仁者见仁了。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
图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官网
但是不管哪个国家,过度肥胖都是一种病,它会影响人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诱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并且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和心理疾病,影响人们的寿命。
预估2030年中国成人(≥18岁)超重肥胖患病率和超重肥胖引起的医疗费用
图源《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
按照CHNS中观察到的超重肥胖率及费用发展趋势,在没有考虑医疗保健服务费用长期增长的情况下,2030年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预计为4180亿元人民币。
03 产业链不止,肥胖率不停
父母嘴里的垃圾食品有多不健康我们早有耳闻,脂肪中有多少卡路里人尽皆知,哪些食品属于高热量食品大家也都心里有数,但是还是有饮食刺客肥人于无形。
肥胖的元凶到底是什么?
图源哔哩哔哩@Transylvaniaball《比较:最高热量的食物》
纪录片《我们为什么肥胖》中,超重并患有2型糖尿病的主持人西蒙·古尔特为了寻找肥胖的真相,与多位专家交流,在第一集中就告诉我们——“糖”有多可怕。
1994年,学界发现瘦素(Leptin)这一激素,它由脂肪细胞生成,向大脑传递你已经吃饱了的信号。
但是越来越胖的人们是因为瘦素太少吗?不是,是他们分泌了太多瘦素却被“胰岛素”阻挡,胰岛素的出现让“我吃饱了,可以不再进食”的信息无法传至大脑。
胰岛素越来越多正是因为“糖”。
据调查,商超中的食物有74%都含糖,营养谷物、麦片、玉米片、蛋黄酱......
哪怕是这些看上去健康营养的食品,含糖量同样惊人。工业化加工食品登场后,减肥变得更难了。
因为认知局限性,30年前,美国农业部创建的食品金字塔严格遵循“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思路来,简单粗暴的分类方法误导了一大批人。
直到“糖业研究丑闻”的曝光才让我们知道美国制糖业收买科学家控制舆论,弱化糖制品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的事实。
30年后的现在,了解什么是高GI食品低GI食品的区别后的我们,肥胖率却并不见得有所降低,因为加工食品已经无处不在。
含糖食物永远有市场。
甚至当“控糖”成为需求后,“无糖”成为了卖点,“糖”还是在伤害你。这场肥胖抵御战,终归是文字游戏的胜利 。
“无蔗糖”、“0蔗糖”和“0添加蔗糖”食品不一定等于“0糖”,不贴配料表的宣传都是浮云。
二选一法则下,去甜品店的顾客已经开始习惯性询问是动物奶油还是植物奶油了,仿佛不含反式脂肪酸的动物奶油就完全对得起身上多出来的脂肪。
还有部分消费者完全偏信营销宣传而无视背后原理,将商家宣传的减脂必备的“黑巧”、“牛油果”当作饭后甜点,无视这些食物“抑制食欲,增强饱腹感,从而减少吃主食”的减肥逻辑,黑巧没少吃,饭量也是一点也没减。
当然,一味把饮食真相暴露在镜头前没有人爱看。
不管健康饮食的观念有多深入人心,播放量更高的视频永远是“15天瘦十斤”、“21天练出马甲线”的打鸡血式激励型,不然就是看吃播博主吃高热量食物的望梅止渴型。
吃高热量食物已经成为能释放压力,又不伤害他人的最简单的行为。
对于社畜来说,为了工资,久坐能忍;为了释压,胖一点也能忍。加班加点赶报表的时候还是快餐最香,结束了一天的劳累后,还是快乐水更爽。累了一天如果回家还有余力钻进健身房那是真的勇士,回家只想躺着吃炸鸡好像也没什么好批判的。
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哪怕是学有建树的肺部医生,仍然有可能有吸烟的习惯,他们愿意为了现时的欢愉默认缩短生命的长度。
人人有知道肥胖不利健康,也希望因肥胖有健康问题的人们最后不是因为不了解肥胖的真相而痛苦。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22,37(06):553-578.
武阳丰,周北凡,陶寿淇,吴锡桂,杨军,李莹,赵连成,谢高强,我国人群心血管病发病趋势预测及21世纪预防策略研究协作组.我国中年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01):16-20+3.
刘国良.肥胖症[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09):513-524.
郝丽鑫,张兵,王惠君,王柳森,姜红如,王邵顺子,李惟怡,王志宏.1989—2018年我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35岁成年人超重和肥胖变化趋势及流行特征[J].环境与职业医学,2022,39(05):471-477.
麦锦城.1975—2016年全球体质量指数变化趋势[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0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