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重点行业。我们常听到说,教育是立国之本,更是一个民族崛起之关键。在中国,百姓对于教育的重视自然也让其行业具有特殊性,国家对其的政策监管以及指导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而“双减”政策就是在近一两年里影响最大的决策。
“双减”对于课后校外培训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实际上老百姓家庭里,家长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并未减少。这时候,以教育智能硬件等为主的产品服务模式将得到强化。
(资料图)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而在过去的20 年里,数字转型的大趋势之下,传统学习方式也在向智能化不断变革,并且我国智能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整个万物智能时代的到来。
就如玩瞳科技CEO黄勇所说,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教育智能硬件不再是信息孤岛,各式各样的智能终端正在构建一个全新的数字化学习空间。松鼠Ai 合伙人/ 智能硬件 CEO马刚也认为“在万物智能时代,未来教育智能硬件会逐渐成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标配”。
2022年是教育行业重塑的一年,经历了更严苛的后“双减”时代,在过去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转型、放弃、精进在教育行业里同时发生。整体来说,从投融资事件数量上来看,教育行业近六年是持续下降的。
根据黑板洞察数据显示,经过 2016 年这个融资高峰年后,教育行业投融资逐渐降温,尤其在2022年,更是减少至 121 起(月均仅10起左右),仅仅为2017年的15%左右,相较于顶峰期的2016年的886起可以说是下降了高达86.34%。整个资本市场对于教育行业的投资可以说是十分的理性与谨慎。
而与整体教育市场疲软相反的是,教育智能硬件成为了2022年教育行业最大的一个亮点。
那什么是教育智能硬件呢?首先说智能硬件,智能硬件就是基于互联网连接硬件和软件的平台,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处理等信息技术,来实现不同程度的传感互联和人机交互,以满足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场景的新型智能终端产品。而教育智能硬件简单来说,就是指在教育领域可以应用的智能硬件产品。
整个教育智能硬件产业上、中、下游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其上游主要为基础软、硬件供应商,中游为教育智能硬件的品牌商,下游主要为售货渠道商。相信很多家长和学生常见的更多是中下游产品。
在过去,“中华学习机”曾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几年后的“小霸王”却是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后来,“哪里不会点哪里”的步步高点读机广告语更是火爆出圈。
如今,依托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通过人机协同、软硬件一体化,无数新形式的产品层出不穷,从可打印错题、自动组卷的学习打印机,到扫描学习的智能手表,再到语音百科问答、定时提醒等AI伴学功能的AI学习桌。这些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的黑科技因为其便捷性、交互性、智能性强,在2022年广受消费者欢迎。
除了消费者外,作为教育智能硬件的玩家也是多元而竞争性十足。从专注教育的消费电子公司,到教育培训公司,甚至还有很多是如今知名的互联网科技公司,都参与其中。例如步步高、优学派、读书郎、网易有道、作业帮、好未来、新东方、猿辅导、百度、腾讯、字节跳动、小米、科大讯飞等等,相信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想必也是十分激烈。
既然竞争者如此众多,市场规模太小的话,蛋糕就不够分。 但反过来看,正是因为万家多,行业潜力大,也就有了共同做大蛋糕的可能。
教育智能硬件产业正是如此,在2022年教育智能硬件总体市场规模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其中,传统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增长稳定,表现更卓越的新型教育智能硬件市场更是扩张迅速。
可以说,作为教育行业的新品类,教育智能硬件空间广大,是个人电子产品市场里少有的增长亮点。其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413亿元,快速增长到2021年的654亿元,并且预计在接下来三年里,预计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318亿元,实现千亿市场规模这般质的飞跃。
教育智能硬件一般也可以按照目标覆盖用户的年龄阶段和具体应用场景两种模式进行分类。我们这里将主要按照前者来看,那么基本上可细分为学前教育、K12 教育和成人教育。
学前教育,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是老百姓成长中接受的第一个教育阶段,主要针对的就是7 岁以下儿童。在这个阶段,主要以各类智能早教机以及点读笔等为代表产品。
早教机器人一般是指具备语音交互能力,同时有一定知识启蒙的教育类电子产品。这类机器人,由于具有标配的语音交互功能,包含了语音唤醒、简单问答以及复杂一些的附带点播、智能语音评测等功能,因此对于幼儿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能够更好地引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其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学校都是可以作为辅助教学的好帮手。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早教机器人沉浸式的互动教学方式更加有趣和生动,更能通过亲身体会的方式加深对学习成果的理解,并且能让从感官上带来更强的刺激,提升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K12这一词,相信在“双减”之后大家一定都不再陌生了。尤其是教培行业中的K12可以说是重点监管对象,对于K12整个来说也算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但是,在2021 年国家推出“双减”政策后,教育智能硬件成为K12教育公司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得益于K12学生规模的稳定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预测,2022年K12阶段学生数将突破 2 亿,2023年更是将持续上升至2.04亿人,),中国K12教育智能硬件市场也增速迅猛。
根据《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K12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240亿元预计将飞跃至2024年的953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更是达到了25.8%。可以说K12对于教育智能硬件的需求极大地得益于K12学生规模的成长。
但是,K12教育智能硬件赛道也有着自己的痛点:
首先是跟整体教育智能硬件产业一样,缺乏供应链把控能力并对硬件的理解不成熟。 毕竟其在个人电子产品行业属于小众赛道,总体出货量占比小,大多数市场主体没有自建工厂,面对上下游产业链议价能力有限,供应链韧性不足; 其次,不同智能硬件领域对于技术要求门槛不同。 虽然相较于其他智能技术在其他领域的运用,对于操作系统和传感器要求更高,但是在机器视觉、情境感知,以及高等级交互方面仍然存在需要攻克或者提升的地方。
更为艰难的是,国内很多教育硬件厂商缺乏原创性和技术含量。换句话说,就是同质化非常严重。当一款教育智能硬件爆款面世后,类似的同质化产品便会被大量复制和模仿,最后就演变为价格竞争。更甚至说,山寨品倍出,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双减”之后,原K12赛道玩家除了少数坚守阵地拓宽自身赛道的以外,大多在纷纷转向其他领域。其中,成人教育就是他们重点新布局的一块领地。举例来说,最典型的就是作业帮推出的成人教育“不凡课堂”。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虽然说成人教育成为了新的教育智能硬件产业新战场,然而当前教育智能硬件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还是相对较少的。基本上,目前教育智能硬件在成人教育的应用可以说,仅仅只在翻译笔以及手写板等基础效率提升工具发力。
另一个痛点则在于教育智能硬件在我国的用户群体巨大但渗透难度较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成人教育供给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在2019年时,我国成人教育行业规模拥有约 4.3 亿潜在用户,随着成人教育普及,到2023年预计有近7亿潜在用户。
但是多鲸资本根据中国19-54岁人口现状及预期增长,及不同年龄段教育智能硬件的渗透率和年消费金额,预计出我国2025年成人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仅仅只有184亿人民币,相较于K12来说可以说是差距巨大。
这主要就是因为有别于K12教育智能硬件市场,消费者对于其买单行为有明确的结果导向,终端用户的使用场景也更加明确。
了解了各细分领域的现状与痛点后,未来教育智能硬件行业又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主要有三个方面:
· 一是相关投融资趋向于稳定冷静,资本更关注新技术与创新性内容;
· 二是市场更将催生“产品—资源—数据—服务”一体化智能模式,顺势打造更加泛在化、多样化的产品应用场景;
· 三则是产品与厂商主体均呈现多元化趋势。
第一点来说,教育智能硬件市场相关投融资趋于稳定。 根据市场公开数据显示,202年教育智能硬件市场共发生44笔融资事件,相较于2020年在融资数量和融资整体规模上均小幅收缩。
虽然说投融资上有所下降,但是在“政策+ 疫情”双重作用下,相对于教育行业的其他细分市场,教育智能硬件的投融资态势还是相对稳健的。
这主要是受到大环境影响造成,而资本对于有更多技术积累的厂商会更加青睐。同时,对于教育的内容大方向也有一定倾向上的变化。在过去,更为注重学科教育,“双减”后则开始转向素质教育等其他领域的学科。所以预估在未来,资本将更关注一些头部领头羊,行业“聚光灯”效应明显。
第二点则是,将会催化新的一体化服务解决方案。 当前,教育智能硬件多通过“数据+服务+内容+硬件”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产品服务。但在未来,或许将催生“产品+资源+数据+服务”新形态一体化智能模式。教育智能硬件将向不同终端设备、不同系统平台、不同应用场景的互融互通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将打造更加泛在化、多样化的产品应用场景。 最后第三点,则是产品与厂商主体均呈现多元化趋势。
一方面,正如前面所说的政策导致的教育赛道变更,因此一些教育公司依托于自身的用户基础和内容优势,选择开始踏足硬件领域;
另一方面,则是一些传统教育智能硬件公司开始更多向软件、内容方向探索,向一体化集成商转型;
最后则是在产品上,随着科技和技术的发展,教育智能硬件产品的种类也将开始趋向于多样化。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类别的教育智能硬件产品诞生。
总的来说,教育智能硬件拥有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教育智能硬件市场将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在万物智能的时代,孩子的学习将变得更加多样与便捷,教育智能硬件甚至会逐渐成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