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正月初五,对我来说,也就正式进入新一年中的工作循环中了。原本昨天就要到办公室,着手一些心理测试软件仪式性的启动工作,但电视剧《三体》让人着迷,趁着孩子不在家,没人跟我抢电视,已将上映的十几集都追完了。
今早到办公室,翻开了年后第一读:《中国心理测试技术》。将该书纳入新年阅读的第一部书籍,是通过梳理中国心理测试技术的发展,期望看到对心理测试软件开发与研发有启发的东西。
【资料图】
虽然本书内容累赘,编撰不到位,重复之处太多,但对我来说,本是不需要细读之书,只需快速翻阅即可。书中透露的一些信息还是很有启发性的。翻过1半后,发现有以下几点:
1)心理测试技术,特别是中国的心理测试技术,是国外“测谎仪”的学习模仿、推翻与重建的历史。
2)心理测试是科学的,但由于生硬模仿与赚钱效应等原因,指导冤假错案,反倒给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性带来质疑。
3)心理测试技术需要发展适用华语民情的理论与方法,但至今60年过去了,依然还处于探索中。
与此对照,应用于教育与医疗领域的心理测评技术,表面看,要好得多。可是本质上,依然存有类似的问题。
任何技术的发展,包括心理测试技术或心理测评技术,可能都遵循两个发展阶段:
1)理论学研阶段;
2)设备研制与市场化阶段。
当然这两者不是隔开的,而是相互促进的。作为心理测评技术的工具——心理测试软件,如果从场景心理测验范畴看,更应该是软件、硬件与场景搭建相结合的。这里面确实有不少有价值的东西。
今年是需要更加强调“大心理测评系统”,研发与开发阶段。读《中国心理测试技术》这类历史类书籍,能让人抽取其中的一些线索。读史明智、鉴往知来,技术的发展,都有大概相似的英雄之旅。
https://weibo.com/u/5978213840?tabtype=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