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伊评科技
【资料图】
目前再数码评测圈有很多知名度很高的续航测试排行榜,譬如 「 小白测评 」 旗下的续航排行榜就是目前知名度最高的,其他还包括 「 WHYLAB 」 , 「 请不要叫我测评君 」 的续航数据等等。
这些数据库的存在可以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能够大概了解手机续航情况的参考建议。
不过,有些消费者在买了手机之后却发现,为什么我买的手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续航表现和预期有很大的差异,明明在数据库中排名很靠前。
举一个例子,如下图所示,这是来自小白测评数据库中 五小时重度续航测试 的数据。
小白测评数据库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排行榜排名前四的机型在经过五小时重度使用测试后,都还能剩余20%左右的电量。如果按照测试环节“三小时综合测试”的耗电量来计算,它们都还能再坚持两个小时左右。
荣耀80GT目前榜首
换句话说,这些手机一共能坚持大约 七八个小时 ,而且还是在 全程亮屏 + 玩游戏 的重度用机的场景,按照这个成绩换算下来,坚持一天毫无压力,有些甚至能坚持两天。
对于这个成绩,我相信很多消费者都会有所怀疑, 这“瓜”保真吗,亮屏能坚持7个小时? 为什么我新买的手机就得一天两充呢?
作为手机行业从业者,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在消费者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一款搭载旗舰SOC的手机,在重度使用场景下, 能够坚持亮屏五小时就已经是胜利了,一天两充是逃不过的宿命。
那么这里面的误差究竟来自哪里?
手机评测机构以及手机品牌在测试手机续航的时候,为了能够保证测试的严谨性,都会排除很多变量因素,我来实际举几个例子:
例子1:后台程序。
「 测试场景 」
为了控制变量,测试方在测试游戏时会将所有的后台程序清空,保证游戏是唯一的活跃进程。
「 用户场景 」
很多时候都会有很多后台程序并存,并不会仅保留游戏一个进程,有些用户甚至会打开小窗模式进行双线操作,有些会开启录屏等。
小窗模式
例子2:网络选择。
「 测试场景 」
某些数据汇总机构在续航测试过程中甚至连SIM卡都不会插入,全程都是基于WIFI场景下的测试数据(小白测评也只是在最近一版才加入了5G游戏测试场景)
「 用户场景 」
在办公室连接公共WIFI得用户很多为了游戏过程的稳定性,很多都会关闭WIFI,打开蜂窝网络,并不存在单纯的无蜂窝网络状态。而蜂窝网络的平均耗电量要远高于WIFI网络。
例子3:蓝牙。
「 测试场景 」
大部分测试都不会连接蓝牙设备,有些甚至连声音都不会开启。
「 用户场景 」
在用户实际场景很多都可能会打开蓝牙网络并连接蓝牙耳机等设备。
蓝牙耳机
例子4:软件环境。
「 测试场景 」
媒体在测试手机续航所使用的手机基本都是非”生产状态“的准新机,其上基本不会装过多的软件,很多类似于串联启动,自启动的问题都不一定会出现。
「 测试场景 」
真实生产环境,安装的软件可能会很多,需要同时打开信息推送的软件也有很多,而信息推送就意味着有软件在内存驻留。
总之,根据上面的描述大家应该就很清楚了,实验室再怎么想要模拟实际用机场景,都不太可能能够完全贴合消费者日常使用的场景,因为它需要控制变量。
相比较而言,消费者的重度使用场景比实验室中的重度实验场景更加重度一些,平均耗电量一定会更高。
媒体发布的续航测试只是让大家有一个可以参考的基础标准,对于这个榜单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排名较低的产品的续航一定不咋地,但是排名靠前的产品的续航只是相对较好。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专门说过一句话——” 现阶段所有配备旗舰SOC的5G机型(特指安卓)的续航表现都不咋地 , 要做好新机一天两充的心理准备 “
在我所使用过的手机中,唯一能让我在实际使用场景中感到续航确实不错的高端机是iPhone14MAX以及13ProMAX(14ProMax没用过,不予评价,但是想来不会太差)。
苹果手机的电池容量相比于安卓要小很多,但是续航表现也并没有差太多,尤其是在实用场景中,表现很不错,这又是为什么呢?
造成这个的主要原因就是国内的安卓应用生态问题。
首先是新消息通知,目前安卓平台的应用通知,全部依赖于第三方软件在后台驻留推送进程,需要实时和网络进行交互,假设你开启了100个应用的推送权限,就会有 100个应用 在你的内存中保留推送进程,这谁遭得住?
其次就是国内安卓应用生态的混乱和无序,各种交叉启动,关联启动,读取用户在其他软件的使用信息等等都屡见不鲜,这些操作毫无疑问都会带来能量的消耗。
所以在安卓平台,软件装的越多,续航就越差,就是因为如此。
而反观苹果平台,由于生态的闭环,苹果对于应用的行为控制非常严格,绝对权完全属于用户。
而且IOS的信息推送完全是由苹果的服务器根据设备码进行推送,无需软件在后台驻留,这就减少了一定的耗电量。
1、关闭所有无关紧要的应用通知权限。
2、养成及时清理后台的习惯。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