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图像“图像处理有问题,或者是镜头有问题”,“感觉稍微渲染过度了点,整体还是OK的”等等。
中国卫星真的是技不如人,如此差劲吗?
(资料图片)
中国才在1月中旬执行了“一箭14星”的任务,将 14 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来自中国长征二号丁“共享火箭”的成就。
其中包含了“华水一号”、“沃福曼号”、“海河一号”、“吉林一号”高分 03D34 星、“吉林一号”MF02A03~04 等 6 颗卫星发射升空,并回传清晰首图。
不过,这一次很多人对吉林一号高分 03D34 星等卫星首图回传的画面感到很疑惑了,觉得这颗卫星的是不是人工处理之后才公布的,说渲染过度了,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我们来看看。
的确,在执行任务之后,我国首次就进行了在太空测试,这是卫星的常规性任务。当然,也是我国针对这次卫星发射成功之后的一个验证。
很多人应该对吉林一号的整个星座不奇怪了,这也是我们多次介绍过的卫星星座,整个“吉林一号”卫星星座是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在建的核心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光学遥感卫星星座。该卫星星座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实现60颗卫星在轨组网,具备全球热点地区30分钟内重访能力,每天可观测全世界范围内800多个目标区域 第二阶段:实现138颗卫星在轨组网,具备全球任意地点10分钟内重访能力。从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的布局来看,的确已经是完成了一期工程,而且工程也算是在进行之中,而2023年这一次的“一箭14星”任务,是将6颗“吉林一号”升空。
其中最大的亮点可能就是“华水一号”卫星(“吉林一号”MF02A07 星),这是我国首颗内陆水遥感卫星,也是“华水星座”的首颗光学卫星。
该卫星从公布的实力来看,可获取亚米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具有推扫、视频、夜光、立体等多模式成像能力,能够为我国内陆地表水资源普查、地表水精细化管理、水生态监测评估、水环境保护及水灾害应急提供高效的智能感知手段,所以,实力还是不可小觑。
还有就是“吉林一号”MF02A03、04、07 星是一款柔性卫星搭载平台,该系列卫星能够根据不同载荷的集成需求,进行灵活单机变换,具有集成度高、带载能力强、重量轻、成本低的特点,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但是在发射之后,吉林一号魔方02A04、吉林一号高分03D34星所拍摄的卫星照片,就让很多人不乐意了,进行了差评,难道真的就这么差吗?
我们就先来看看这两张卫星图像。
摩洛哥,奥卢兹,吉林一另高分03D34星
南非,布隆方丹,吉林一号魔方02A04,
从这两种卫星图来看,拍摄的画面可以说还是不错,地面上的树,房子,路线路等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虽然还没有达到看到人的级别,但是,这已经是相当不错了,结果也是让很多人不满意。
而如果存在一定的端倪的话,这是跟卫星的镜头存在一定的关系。那就是——光学卫星,上面我们也提到了,这一种光学卫星成像技术。
光学成像技术与我们雷达卫星成像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别。
雷达成像:主要使用合成孔径雷达来对地面进行成像,相较于光学成像,可以在多云和夜间完成成像任务。 光学成像:使用远摄镜头获取地面的影像。但是,光学成像最大的问题就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只要出现云层或者说较为极端化的气候条件,对光学镜头进行拍摄的干扰就加强。
如果完全是云层覆盖,那就会出现“什么都拍不到”的情况。所以,这次拍摄的两张图像整体上来说还不错,要是有云层,根本拍不出这样的效果,我们也没有看到干扰的东西,所以,也并不是说的“渲染过度”带来的,而是正常拍摄出来的。
大家要是看到雷达成像,可能更加懵了,黑色一大片,根本分不出来什么东西,这个就只有专业人才可能看到。下面这一组图像,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所以,大家看到这一张光学成像的图像,也可以想到,那都是这种状态,并不是大家说的“图像处理有问题,或者是镜头有问题”,“感觉稍微渲染过度了点,整体还是OK的”等问题,这真的没有那么差劲吧。
这就是正常现象,正常拍摄的画面,如果气候条件更加好一点,或许就可以看到地面的人走动。当然,在不同的需求之下,那么拍摄的画面也完全不一样。
所以,不要用一张图来进行定论怎么样,这完全不是一回事情。
吉林一号虽然属于光学卫星,但是,它在军用上也是非常强,曾经它拍摄美国军事基地,拍摄巴西航母,并且在航母上面的“线条”都可以清晰拍摄到,这也是它强悍的表现性。
而且,它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跟踪“隐形”战机,这是属于吉林一号视频卫星拍摄的。美国F22战机是以隐身性能著称,号称很难被雷达探测到,但是在中国吉林一号卫星面前,它也变得“不值一提”了,跟踪稳定,让F22都无处可藏。
所以,不要小看我国这些卫星,不要用一张图像就说明了它的实力,这两个完全不是在一个级别上,可以说各种卫星都有各自的用处。
虽然吉林一号属于商业卫星,并且它的最终建设是为了实现全国地表分类的精准化、自动化更新,可以在线完成建筑、道路、水体、林木以及不同类型农作物的自动识别,识别精度超过95%。
但是,在不同时刻,不同的卫星利用价值也完全不一样,这就是大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