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看热讯:【动物界全系列】珊瑚纲—石珊瑚目

珊瑚纲—石珊瑚目

真核生物域


(相关资料图)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刺胞动物门

珊瑚纲

六放珊瑚亚纲

石珊瑚目

石珊瑚目(学名:Scleractinia)是珊瑚纲六放珊瑚亚纲的一个目,是一类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曾被称为像是植物的动物(Zoophytes),能分泌碳酸钙骨骼形成坚硬的礁体,以便将他们固定在光线充足、海水流动快速的地方。它们最早于三叠纪中期出现,取代了于二叠纪末灭绝的床板珊瑚及四射珊瑚。和海葵、拟珊瑚海葵(拟珊瑚海葵)、黑角珊瑚、沙葵(Ceriantharia)是近亲,皆同为六放珊瑚(六放珊瑚)各目的物种。

由于大部分珊瑚礁的骨架都是由石珊瑚目所形成,对人类和其他生物而言,珊瑚礁生态圈是主要的渔场所在地,可以说在沿岸的海洋生物生存空间,是珊瑚在造礁作用下所提供的,因此珊瑚在浅水的近海中具有基本与极重要的价值,部分种类能分布在温带、极地水域或透光带以下6000米水深处。

1.演化历史

有关石珊瑚目的起源,现时有两个不同的假说。第一个是指古生代不同的四射珊瑚科直接(可能是多系群)演化出不同的石珊瑚目亚目;第二个则指石珊瑚目与四射珊瑚的相似性是源自古生代初期没有骨骼的共同祖先。近年发现古生代的珊瑚化石却拥有石珊瑚目的两个重要特征:霰石骨骼及隔壁的成形,故此增强了石珊瑚目是独自演化的假说。

2.解剖

石珊瑚目可以是群体或单体的。最普遍的形态包括锥体及角状的。群体的石珊瑚目,珊瑚虫重复的无性分裂令珊瑚石互相连接,形成一个个的群体。亦有发生毗连的群体融合成为单一的群体。

现今石珊瑚目的骨骼是由霰石所组成。但是史前的石珊瑚目则没有霰石的骨骼结构。

石珊瑚目珊瑚虫的骨骼称为珊瑚石。个围绕在珊瑚周边的称为隔壁。骨骼源自于一块薄板,板上有直立的隔壁。石珊瑚目的结构都是轻巧及有孔的,而不像四射珊瑚般坚实。

隔壁是从肠系膜分泌出来。不同年龄的隔壁是互相邻接的,而石珊瑚目骨骼是辐射或双辐射对称。相反,一些化石珊瑚,邻接的隔壁是以年龄来排列,形成了一种两侧对称。石珊瑚目与四射珊瑚的分别亦在于其隔壁生长形式,它们会分泌出霰石外骨骼,隔壁会在每隔6个肠系膜生长出来。

石珊瑚目有两个主要的次级结构:

坚实组织:是一层附接的次级组织,由隔壁所覆盖。它是由横向的霰石触手所组成,并保护着石珊瑚目本身。但是它的功能会因隔壁的厚化而消失。

共骨:是一种多孔及复杂的组织,将个别的珊瑚石区分开来。

3.生态

石珊瑚目可以是含有虫黄藻或不含虫黄藻的。但在含有虫黄藻的珊瑚中,其内皮层细胞充满了共生藻类。这类共生可以将接近95%虫黄藻所产生有机物转化为珊瑚虫的食物。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及虫黄藻所制造多余的能量可以帮助石珊瑚生长快达3倍之多,因而有共生藻类有相当大的帮助。这类石珊瑚目因为对光线的严格要求,被限制在浅水(约60米水深)、有光、温暖却不过热、适度至快速流动的干净海水、充满氧气的地方,较喜欢坚实及非泥泞的表面。

不含虫黄藻的珊瑚一般都不是形成礁的,大量分布在约水深500米的地方。它们可以生活在更寒冷及完全黑暗的地方,以吃浮游生物及悬浮有机粒子来产生能量。大部分不含虫黄藻的珊瑚的生长率都较为慢,而典型的结构都是含较少钙质的,故较易受到机械性破坏,例如海底拖网等破坏性鱼法,一次就会摧毁掉花费上万年形成的珊瑚群。

4.生长

石珊瑚目可以分芽及相对生长率来控制群体的形状。分芽可以再分为内触手芽及外触手芽。珊瑚虫在口道简单的分裂,每一颗芽则保有部分原有的口道,并重新发展余下的部分,这称为内触手芽。外触手芽则是在主体的触手环以外发生,分芽不会享有主体的功能。

5.分类

石珊瑚目可以分为两类:

浅海珊瑚: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的浅水地区,有共生藻,是主要的构成礁的主要部分,大多为群体型,少数为单体型(例如:蕈珊瑚Fungiidae)。

深海珊瑚:分布全球海域水深大于50米的地区,无共生藻,造礁速度缓慢,主要为单体型,少数为群体型(例如:筛孔珊瑚Medrepora)。

石珊瑚的分类主要依据外骨骼的外部形态和骨骼的附属结构。古珊瑚(六射珊瑚)的分类依据骨骼磨片的微细结构。

浅水造礁石珊瑚在印度-太平洋区约有86属1000余种,其中8~9个是地方属,16个属只有1~2种,余下的属在整个印度-太平洋区普遍分布。鹿角珊瑚属已知325种,蔷薇珊瑚属约100种,滨珊瑚属和陀螺珊瑚属各约50种,杯形珊瑚属和石芝珊瑚属各25种。大西洋-加勒比海区只有26属68种。

深水石珊瑚在大陆架外缘和大陆坡上部种类很多,估计其种、属数不会小于浅水石珊瑚。大西洋-加勒比海区掌状鹿角珊瑚是大西洋珊瑚礁的骨架生物;印度-太平洋区的美丽鹿角珊瑚是优势种。石珊瑚除可作石灰的原料和充作建筑材料外,还可作为经济藻类(麒麟菜和凹顶藻)的养殖基石。此外,石珊瑚中还含有甾醇类、萜类和多肽等,可作药用的天然化合物。

6.下属

普星亚目(星珊瑚亚目)(Astrocoeiina)

轴孔珊瑚科(Acroporidae)

星珊瑚科(Astrocoeniidae)

鹿角珊瑚科(Pocilloporidae)

核叶亚目(葵珊瑚亚目)(Caryophylliina)

葵珊瑚科(Caryophylliidae)

树叶亚目(树珊瑚亚目)(Dendrophylliina)

树珊瑚科(木珊瑚科)(Dendrophylliidae)

菊石亚目(菊珊瑚亚目)(Faviina)

根珊瑚科(Rhizangiidae)

菊珊瑚科(Faviidae)

蜂巢珊瑚科(Favositidae)

绳纹珊瑚科(裸肋珊瑚科)(Merulinidae)

苔珊瑚科(褶叶珊瑚科)(Mussidae)

目珊瑚科(Oculinidae)

目珊瑚亚目(Oculina)

梳状珊瑚科(Pectiniidae)

粗叶珊瑚科(Trachyphyllidae)

蕈石亚目(石芝珊瑚亚目)(Fungiina)

莲珊瑚科(菌珊瑚科)(Agariciidae)

蕈珊瑚科(石芝珊瑚科)(Fungiidae)

孔珊瑚科(微孔珊瑚科)(Poritidae)

铁星珊瑚科(Siderastreidae)

联星珊瑚科(Thamnasteriidae)

柱珊瑚亚目(Stylophyllina)

厚鞘珊瑚亚目(Pachythecalina)

古石芝亚目(Archaeofungiina)

准柱珊瑚亚目(Stylinina)

7.轴孔珊瑚科

轴孔珊瑚科(学名:Acroporidae),石珊瑚目普星亚目的一个科。

轴孔珊瑚属(学名:Acropora),有超过150个品种,占全世界已有记录的石珊瑚品种数目的20%,于印度洋-太平洋一带水域生长的珊瑚礁,轴孔珊瑚是数量多的珊瑚品种。

(1)桌形轴孔珊瑚

桌形轴孔珊瑚(学名:Acroporahyacinthus)属腔肠动物门珊瑚纲轴孔珊瑚属生物。

①特征

成熟群体呈辐射状,有不规则且互相愈合的分枝,通常形成水平伸展的板叶,边缘还有向上突起的分枝,少见垂直向下的分枝。生活群体为褐色、黄色或绿色。

②向北迁移

日本和歌山县串本町近海是喜温暖的“桌形轴孔珊瑚”生长的全球最北部区域,但研究人员却在这处栖息地以北的另一海域发现了桌形轴孔珊瑚群落。专家认为,是海水温度上升导致这种珊瑚生长的北方边界向北推进。

串本町从纬度上看是日本本州岛的最南部地区。在1989年的调查中,人们确认串本町和与其相邻的周参见町附近海域是全球桌形轴孔珊瑚生长的最北部区域,国际《湿地公约》曾在2005年将串本町海域的珊瑚记录为“世界最北部的大规模珊瑚群落”。

然而在2010年6月至12月实施的调查中,和歌山县相关部门在串本町西北约40公里的海域发现了新的桌形轴孔珊瑚和少量其他珊瑚的群落。

据和歌山县统计,近10年来,该县南部海域的平均海水温度为21.8摄氏度,比上世纪80年代升高了1摄氏度。专家认为,海水温度上升是导致桌形轴孔珊瑚栖息地向北推进的主要原因之一。

(2)尖锐轴孔珊瑚

尖锐轴孔珊瑚(学名:Acroporaaculeus)集群生活,个体辐射生长,群体呈丛状分枝,常长成大型群体,分枝不规则没有固定形态,但单一分之很少弯曲。周围的缘珊瑚石,呈突出的细管状或嵌入骨骼中,开口均为圆形或卵圆形。生活群体呈褐、蓝、黄色,各分枝顶端白色或淡蓝色。

主要生活在热带海洋水深6m~24m的平坦的海底,礁坪和泻湖等地区常见,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地区,我国见于西沙、南沙。

(3)方格轴孔珊瑚

方格轴孔珊瑚(学名:AcroporaClathrata),轴珊瑚石,成熟群体呈辐射状,有不规则且互相愈合的分枝,通常形成水平伸展的板叶,边缘还有向上突起的分枝,少见垂直向下的分枝。

轴珊瑚石不明显,缘珊瑚石具有多种形态,隔片有规则的齿突。生活群体为褐色或绿色,边缘的颜色较淡。

常见印度洋/太平洋珊瑚水域。

(4)黍轴孔珊瑚

黍轴孔珊瑚(学名:AcroporaCerealis),轴珊瑚石,群体呈繖丛形或形成繖形板叶,分枝的高度和大小相当均等,且分布均匀。缘珊瑚石呈鼻形,具有一环隔片;轴珊瑚石呈管状,突出1至2公分,隔片为一或二环。共体也有肋片,分布均匀。生活群体为褐色或乳黄色,分枝呈红、紫或黄色。栖息地 :习惯栖息在水深5至15公尺的礁斜坡上段部份。

(5)篱枝轴孔珊瑚

篱枝轴孔珊瑚(学名:Acroporapalifera),栖息於3公尺以内,海流较强的浅海海域。

群体呈粗厚的表覆板叶或团块形,具有粗大脊柱,或不规则的大分枝。轴珊瑚石不明显,仅在边缘的分枝尖端略可分辨;缘珊瑚石大小相近,呈管状,长约1至5公分,共体含有紧密相连的小棘刺。群体呈淡黄淡绿或褐色,但因为不同部位的生长速率不相同,顶端虽无共生藻直接提供养分,仍是生长最快速的部位,因此顶端颜色泛白,活体体色为深棕色或咖啡色。

8.菊珊瑚科

菊珊瑚科(学名:Faviidae)为石珊瑚目的一个科。此科的模式属为菊珊瑚属(Favia)。

菊珊瑚属(学名:Favia)为菊珊瑚科的一个属。

(1)正菊珊瑚

正菊珊瑚(学名:Favia favus)为菊珊瑚科菊珊瑚属下的一个种。

特性:群体呈团块形、半球形或扁平板叶形。珊瑚石呈突出的盘形直径约15厘米,群体中的珊瑚石常具有不规则的形态,骨片的排列也不规则,近中柱可能形成篱片,中柱小,呈膜状;肋片分布均匀;生活群体为深绿、褐色或青灰色。

繁殖方式:卵生。

习性:常出现在各种珊瑚礁环境中。

地理分布:西起红海,东至太平洋的珊瑚礁区均有分布。

(2)环菊珊瑚

环菊珊瑚(学名:Faviaspeciosa)为菊珊瑚科菊珊瑚属下的一个种。其种加词“speciosa”意为“外表美丽的”。

特性:群体通常呈团块形或圆球形,珊瑚虫骨骼直径约7—8 mm;向内凹入约4—5mm。分布在群体表面的珊瑚虫在夜间会尽情伸展,形似一丛盛开的菊花.颜色为绿色或淡褐色。

习性:可生长在许多不同的珊瑚礁环境中,尤其是海流较强的海底平台下。

食性:滤食浮游性生物。

分布:台湾、菲律实、红海海域。

9.蜂巢珊瑚科

蜂巢珊瑚科(学名:Favositidae)为已灭绝的蜂巢珊瑚目的一个科。此科的模式属为蜂巢珊瑚属(Favosites)。

蜂巢珊瑚属(学名:Favosites)是一属已灭绝的珊瑚,生存于奥陶纪至二叠纪的浅海中。

(1)特征

蜂巢珊瑚的呈扁平的半球状。单体为多边形至微圆形,大小不一,互相紧密连接使群体呈蜂窝状,因而得名。萼是凹陷的,有不到12个短小且等长的隔膜。壁很薄,四个或更少的气孔呈纵向排列,在壁上留下孔眼。横板数目众多,皆为扁平状。

(2)生存年代

蜂巢珊瑚是从奥陶纪开始出现的,一直繁衍到中泥盆世,是奥陶纪、志留纪和泥盆纪地层中的常见分子。

(3)分布区域

中国、欧洲,美国,东南亚,澳大利亚。

(4)生存环境

蜂巢珊瑚属于造礁石珊瑚,只能生长在温暖、清澈、低营养盐和正常盐度的海水中。

(5)大小

单个蜂巢珊瑚的大小约1.5毫米,但它们以群落形式出现,可以组成直径1.5-1.8米的大型群落。

(6)灭绝原因

蜂巢珊瑚为什么会消亡?很可能是由于它们的外壁和体壁都太薄、容易破碎、经不起海浪的冲刷。或者是个体之间连接的壁孔少,容易造成食物营养互通的困难等。因为晚艾菲尔期、吉维特期和弗拉期的床板珊瑚大都是一些外壁和体壁都比较厚实的属,能抵抗浪强烈冲刷。

10.绳纹珊瑚科

绳纹珊瑚科(学名:Merulinidae)为石珊瑚目的一个科。此科的模式属为绳纹珊瑚属(Merulina)。

碓珊瑚属(学名:Hydnophora),也称刺柄珊瑚属,为绳纹珊瑚科的一个属。

(1)大碓珊瑚

大碓珊瑚(学名:Hydnophoraexesa)为绳纹珊瑚科碓珊瑚属下的一个种。

体形特征:珊瑚体通常呈表覆形或团块形,少数呈柱形或分枝形,表面具有许多碓形的突起,这些碓突是由珊瑚石的鞘壁联合形成的,高度可达8厘米,基部宽约5厘米;生活群体为绿色或棕褐色。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至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

繁殖方式:卵生。

习性:常见於海流较平缓的珊瑚礁平台或遮蔽处。

(2)细枝碓珊瑚

细枝碓珊瑚(学名:Hydnophorarigida),又名细枝刺柄珊瑚,为绳纹珊瑚科碓珊瑚属/刺柄珊瑚属下的一个种。

其种加词“rigida”来源于拉丁文“rigidus”,意为“坚硬的,僵硬的”。

体形特征:群体为纯粹的分枝形 ,没有表覆形或团块形的基底。分枝的大小变异非常大,通常在6至20厘米之间,顶端呈钝形或稍尖;每一碓突具有8至14枚隔片,排列成辐射状;生活群体为绿色或土黄色。

地理分布:西起马来半岛,东至斐济群岛,均为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卵生。

习性:栖息于海流平缓或混浊度较高的珊瑚礁海域。

关键词: 蜂巢珊瑚 桌形轴孔珊瑚

推荐DIY文章
主机存在磨损或划痕风险 PICO4便携包宣布召回
穿越湖海!特斯拉Cybertruck电动皮卡可以当“船”用
vivoXFold+折叠旗舰开售 配备蔡司全焦段旗舰四摄
飞凡R7正式上市 全系标配换电架构
中兴Axon30S开售 拥有黑色蓝色两款配色
荣耀MagicBookV14 2022正式开售 搭载TOF传感器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