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3GPP的标准里面,5G通信有两段频率,一段是6GHz以下的一段频率,称之为Sub-6,也有人称厘米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还有一段是25GHz以上的频率,由于其波长是毫米级的,所以也被称之为毫米波。
全球绝大部分的运营,都是以Sub-6为主,建设5G网络,当然也有美国以毫米波为主建设5G网络。当然,网络上关于Sub-6好,还是毫米波好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过。
不过任何东西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毫米波的优势是方向性好,速度快,时延低。缺点是传播距离近,衰减快。而Sub-6就是传播距离远,衰减慢,但速度、时延要差些。
所以基于这两种频率的优、劣势,行业内基本有共识,那就是早期用Sub-6来组网,这样覆盖距离远,成本低,可以迅速的、低成本的实现大范围的5G覆盖。
而在后期做精细化运营时,再辅以毫米波进行精细覆盖,比如在隧道、体育馆等需要方向性、高速度、低时延的地方,加上毫米波。
所以很多国家,都是将Sub-6、以及毫米波等一起分给(或卖给)了运营商,希望他们能够利用两种频谱的特性,尽快推进5G建设。
不过,也有一些运营商,只想低成本、高收益,不愿意干高成本、低收益的事情。
比如在5G毫米波上面,就不太愿意去投入,因为毫米波前期看不到太多的利益,更多的是投入。因为毫米波传播距离近,衰减快,覆盖同样的距离,毫米波可能比Sub-6需要2倍以上的基站数量,所以很多运营商拿到毫米波频谱,却不建设。
近日,韩国就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一是取消了运营商KT和LG U+的5G 28GHz频段频率分配,因为这两大运营商基本没发展毫米波,所以取消了,不给他们用。
二是对另一家运营商SKT则被执行死缓,如果在明年5月底前无法建成15000台28GHz 5G基站设备,同样将被吊销28GHz频谱牌照。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接下来,可能从国家层面,都要鞭策运营商,赶紧将毫米波应用起来,而不是拿到频率之后不作为,毕竟Sub-6和毫米波互为补充,才是一个真正的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