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小时!国产航空发动机又实现新突破,但意义不仅限于发动机

说起发动机,过去我们总是有口气憋着,不吐不快。因为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还是海里游的,只要复杂一些的发动机,我们就总是被海外卡脖子。这也使得我们的同类产品总是落后一节,时常拖累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但随着我们不断研发投入,在发动机领域我们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正在减少。越来越多的突破也让我们变得更有自信,相关行业也随之慢慢摆脱卡脖子。比如说航空发动机领域,最近我们就又实现了一项重大突破,实现了关键构件抗疲劳寿命试验突破5万小时!


【资料图】

航空发动机关键构件抗疲劳寿命大大增长

根据官方消息显示,由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进行的航空发动机关键构件抗疲劳寿命试验已经突破了5万小时,这一重大突破代表着我国相关领域高端装备的制造技术已经来到了一个新层次。

这一实现关键突破的关键为自主研发的国产航空发动机主轴承。据悉,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是轴承行业“皇冠上的明珠”,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其都需要具备轴承行业最顶尖技术的支持,有时候更是需要一些少数国家在掌握的“独门绝活”。

而根据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汤春峰的话来说就是,飞机要飞几千小时上万小时,如果轴承出了故障,发动机就不能使用了,它是发动机的中枢。

“疲劳”,则指构件的材料在力的作用下,最终产生裂纹,扩展,乃至出现脱落和断裂的过程。而构件因为“疲劳”的原因而导致失去原本的性能就被叫做疲劳失效。显而易见,关键构件的抗疲劳寿命长短直接影响这个装备的寿命长短和性能。

了解了上述概念之后,相信你自然会了解“国产航空发动机关键构件的抗疲劳试验突破5万小时”这一消息代表了什么。事实上,航空发动机的自主化,高端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每一次突破都尤为难得。

再者,航空发动机的自主化需要强大的高端制造业综合实力才能的得以实现。所以,国产航空发动机的每一次突破,其实也意味着背后的产业链也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高端制造技术的全面提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业表示,国产抗疲劳制造技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几乎所有的关键构件都不是问题。而关键部件又是像航空发动机这样的高端装备能够保持高性能运转的关键,所以这一领域的突破,使得我们制造高端设备变得更加从容简单了。

总体上来看,我们的制造技术实现了三大极限,即极限寿命、极限可靠性、极限减重。这些成就并不是说在某一产品和装备实现了点的突破,而是从制造领域出发,实现了行业的跨步。好处在于,依靠制造能力的突破,我们今天实现了航空发动机关键构件的抗疲劳时长突破,很快就可以实现高铁发动机,轮船发动机等等高端设备关键构件的抗疲劳时长突破。

可以见得,国产高端制造业正如上午的红日一般,正冉冉升起。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制造技术 发动机的

推荐DIY文章
主机存在磨损或划痕风险 PICO4便携包宣布召回
穿越湖海!特斯拉Cybertruck电动皮卡可以当“船”用
vivoXFold+折叠旗舰开售 配备蔡司全焦段旗舰四摄
飞凡R7正式上市 全系标配换电架构
中兴Axon30S开售 拥有黑色蓝色两款配色
荣耀MagicBookV14 2022正式开售 搭载TOF传感器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