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的赚钱能力让很多供应商动心,都希望与苹果公司展开合作,然后在千亿美元的产值中获得丰厚收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可是会发现苹果这些年不断转移产能,在印度,越南等国家地区修建生产线,这导致国内的部分供应商失去苹果合作。
这不禁让人好奇,供应商与苹果合作该注意什么呢?苹果多次转移产能,到底能不能离开中国?
苹果公司是全球科技巨头,不过旁人津津乐道的不是苹果有多强的科技实力,而是苹果公司的赚钱水平。
苹果公司究竟有多赚钱?作为有史以来首个突破3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用富可敌国来形容苹果也不为过,市值赶得上很多国家一年的GDP了。
而且苹果创下过一个季度营收1200亿美元的纪录,相当于每天收入1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就是100亿元,苹果一天的收入就抵得上多少上市公司一年的营收了。
这样的营收数据摆在许多供应商面前,就很少有不动心的。所以当苹果试图合作时,供应商几乎都会争取订单机会,哪怕被苹果压价。
不过进入苹果产业链也不意味着能高枕无忧,苹果随时都可以调整产业链供应商合作,只要不符合苹果的合作要求,或者没有合作的必要了,就会被踢出果链。再加上苹果这些年多次将产能从中国大陆转移至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地区,使苹果的产业链持续变局。
而站在供应商的角度,失去苹果合作之后很有可能面临巨额的营收,利润亏损,就像欧菲光去年净亏损27亿元人民币,苹果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因为有别的供应商顶替了原来产业链的位置。
那么供应商与苹果合作该注意什么呢?最该注意的是综合审视自己在产业链中的实力表现,如果综合实力比竞争对手更出色,被终止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只需要按合约保障供货即可。
可如果实力一般,凭借价格策略赢得订单,就需要考虑加强多元化业务布局了。
毕竟苹果公司对果链的管理十分严格,虽然能进入果链也代表实力的不俗,可国内同类的供应商非常多,其它厂商同样出色的情况下,就看谁能脱颖而出了。
因此供应商与苹果合作时,不能松懈,实力突出的则继续努力,实力一般的则多做几手准备。以便在苹果转移产能,调整产业链的过程中出现意外。
苹果不会就此停手产能转移,目前苹果已经将iPhone、Mac、AirPods等产品放在国外生产线制造了。
尤其是占营收比重最大的iPhone,苹果不仅分配更多的产能到富士康印度工厂,而且还提前安排iPhone14的生产。
这说明苹果对国外产业链的生产状态越发重视,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苹果将来还会在国外生产线做更多的投资。既然苹果多次转移产能,又能否离开中国市场呢?先说结论,答案是不能,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苹果产业链在中国市场占比最大,不可能轻易离开
苹果的产业链遍布全球,零部件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等,其中论产业链供应商占比,中国大陆的份额是最大的。
根据一份苹果供应商分布区域名单显示,中国大陆的供应商数量达到了380家,位居第一,日本排名第二,供应商数量为128家。中国大陆就占到了大约一半的数量,所以苹果不可能轻易离开。
第二:苹果在中国大陆可以自产自销,需要大陆的消费市场支持
大陆有完善,庞大的制造产业链,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屏幕制造,都可以放在中国大陆生产。苹果几乎所有的消费电子产品在中国大陆都建有代工厂,或者由大陆供应商参与供货。
不仅能自产,还能投入消费市场,这种自产自销的模式让苹果可以更好地得到消费市场的支持,省去了进出口环节还能节约成本。
第三:完全转移产能成本非常大,时间长,不符合苹果追求利润
苹果在东南亚地区建厂造设备,本质上是为了寻求廉价劳动力支持,从而提高利润。不符合利润追求的局面不是苹果希望看见的,就像苹果一旦完全转移产能的话,会导致设备的成本大幅度增加,而且耗费的时间也会非常长。
大陆生产的iPhone占苹果产业链98%的产能,若苹果想在大陆降低至90%的产能比重,至少需要8年时间。可想而知苹果完全转走产能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也因此不可能离开中国。
苹果在终止一些大陆供应商合作的同时,也将其它的大陆供应商纳入产业链,由此可见,苹果的产业链需要全球化的支持,尽管苹果想要让产业链多元化,可中国大陆的重要性依旧是难以替代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