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丢11000元手机仅赔1000”“寄丢20克黄金保价八千只赔两千”……
近日,顺丰因保价赔偿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有网友直陈“1万变1千,谁能接受”,也有人质疑消费者“不舍得出保价金额还想多赔”。
如19日冲上热搜的是一个#顺丰保价1.8万的单子只赔500#。
(资料图片)
客户王先生反映自己在顺丰寄了一件价值17000元的手办,因为价值昂贵就花108元做了18000元的保价,在寄的过程中手办有破损,导致手办贬值,随后要求顺丰按照保价赔付或者赔付无损全新的手办,顺丰方面称只能赔偿500元。
对此,顺丰客服回应称:保价不是保多少赔多少,是综合快件实际损耗和保价金额按一定比例赔偿的。
而在此前,顺丰更因“寄丢20克黄金保价八千只赔两千”而被诟病。当时是杭州的一位用户在顺丰下单了同城急送的订单,将20克黄金寄送到客户住处。这位用户在寄送时特意进行了保价,价值大约为8000元。随后,快递员告知黄金丢了,并报警。
随后顺丰客服提出赔付2000元的方案,该用户无法接受。
顺丰同城方面回复有关媒体,表示此事发生以后,进入客服全额理赔流程。目前已按照8000元的保价金额全额先行赔付到账,遗失的黄金已经找到。
对此,《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孟倩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同城配送的“货”,也是“祸”,顺丰赔不起。
纵观整个市场,电商都在做物流,快递物流往往依附在强大的上游资源中,作为“终端”,较难独立存在。
这使得顺丰这样的快递公司,为了快速找到新的夹缝,进入到自己不熟悉、开发也不成熟,还会有诸多事故的领域,如同城配送。
同时,顺丰前些年的优势会显得不那么明显,现阶段顺丰要通过服务体验和时效物流打出差异性,发力综合物流,增强品牌。
结果,焦虑之下,就问题更多、出错更频繁。
此外,快递物流行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小件化趋势愈加明显,很难实现标准化,因此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售后问题。
此次保价赔偿争议也发生在同城配送中,是有深刻根源的。
这和传统快件有很大的区别,同城配送的物品往往没有商家或第三方参与,价值认定规则更加不清晰。
说的更通俗点,传统快递往往是来自B端,也就是商家发货,快递公司承运,总能找到一个负责的节点。
同时,大多数快递由于涉及电商,其商品价格也相对清晰。
反而,同城配送就不同了,除了少部分电商需求(外卖、生鲜或线上线下超市送货),也有很多是用户不得不借用的“刚需”。
例如忘记带车钥匙了,同城配送车钥匙,如果出了问题,怎么算价格。
给亲爱的Ta送一份生日礼物,可能是小摆件,也可能是鹅卵石大的钻戒,这时候问题来了:
如果是钻戒,快递员查验货品的时候怎么知道价格,如何确定哪怕是带着发票和鉴定证书的物品又是同一件?
如果是手机,送过去开不了机,到底是货主故意的,还是路上碰了,又或者是突然之间自己坏了……
如此种种,都无法在验视环节完成,在签收环节也容易出现问题,更多的同城配送场景或许还会出现更多的问题,例如更难以估算价值的玉石、古玩和其他。
于是,对很多消费者而言,刚需性极强的情况下,很多寄送物品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得到妥善的解决方案。
当然,对于同城配送公司而言,尽管此类事件只是偶发,但一次就足以让它信用扫地。
同城配送涉及到的潜在纠纷可能更多,顺丰如果想占领这个市场,必须将服务细化,不能再粗放经营,可以通过给出分类配套方案消除风险。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