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芒菊属(学名:Tridax)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匍匐、被毛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29种,分布于美洲热带及亚洲东南部。我国1种,产东南部及南部一些岛屿。生于低海拔旷野、荒地、坡地以及路旁阳处。也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及美洲热带地区。在我国广东、台湾已逸为野生。
【资料图】
属名Tridax源于拉丁语treis(三)和edax(口)的合成词,指三口就吃完了。
多年生草本,有毛或无毛。叶对生,有缺刻状齿或羽状分裂。头状花序较少,异型,放射状,单生于茎、枝顶端,具长柄,外围雌花1层,淡黄色,中央的两性花黄色或绿色,全部小花结实。
总苞卵形、钟形或近半球状,总苞片数层,覆瓦状排列,外层短宽,叶质,内层窄狭,较长,干膜质。花托扁平或凸起,托片干膜质。雌花花冠舌状或二唇形,外唇大,顶端3齿或3深裂,内唇小或极小,2深或浅裂或不裂,两性花花冠管状,檐部稍扩大,5浅裂。
花药顶端尖,基部矢状,有短尖小耳。两性花花柱分枝顶端钻形,被毛。瘦果陀螺状或圆柱状,被毛。冠毛短或长,芒状渐尖,羽状。
羽芒菊(学名:Tridaxprocumbens),又名长柄菊,为菊科羽芒菊属下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名procumbens意为平卧的。它原产于热带美洲,后来引种到其他地区,并在美国等地成为入侵物种。
分布于中国台湾至东南部沿海各省及其南部一些岛屿。印度、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及美洲热带地区也有分布。生于低海拔旷野、荒地、坡地以及路旁阳处。
羽芒菊属阳性植物,在耕作地、空旷的荒地上能很好地生长,在路边及成龄椰园也能生存。常与粗叶丰花草、龙爪茅、四年生臂形草等群生。在干燥或湿润的沙地上生长最盛,但也能在各类土壤上良好生长,极耐干旱。
羽芒菊草质柔嫩多汁,尤其是在冬春干旱季节,多数牧草枯黄老化时,羽芒菊仍青绿柔嫩,牛、羊采食较多。煮熟后可喂猪。嫩茎叶兔极喜食。从化学成分看,羽芒菊含量均属中等。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和粗纤维。
易蔓延成片,危害农作物,降低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
蟛蜞菊属(学名:Sphagneticola)也称南美蟛蜞菊属,是菊科下的一个属。约6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5种,产东南至西南部各省区。
一年生、多年生、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攀援藤本,被短糙毛。叶对生、具齿,稀全缘,不分裂。头状花序中等大,少数或较少数,放射状,单生或2-3个同出于叶腋或枝端,异型,外围雌花1层,黄色,中央两性花较多,黄色,全部结实。
总苞钟形或半球形;总苞片2层,覆瓦状,外层叶质,绿色,被短糙毛或柔毛,内层狭窄,鳞片状,与外层等长、稍长或较短。花托平或凸,托片折叠,包裹两性小花。雌花花冠舌状,舌片长,开展,顶端2-3齿裂,管部短;两性花花冠管状,管部圆筒形或向上渐扩大成狭钟状,稀有基部骤然紧缩似柄,檐部5浅裂。花药顶端卵状,钝或稍尖,基部戟形,具2钝小耳;两性花花柱分枝有多数乳头状突起,顶端有附属物,附属物锐尖或稍尖,背面有毛。
瘦果倒卵形或楔状长圆形,顶端截平或浑圆,压扁或舌状花瘦果3棱形,稜缘钝或少有成软骨质狭翅的。无冠毛或退化为1-3个刺芒或成有齿或无齿的冠毛环。
黄花蜜菜(学名:Sphagneticolacalendulacea)是菊目菊科向日葵族的一个物种。旧称蟛蜞菊,旧属蟛蜞菊属(Wedelia),今属南美蟛蜞菊属,是南美蟛蜞菊属五个物种唯一在亚洲发现的物种,分布于中国、日本、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印尼及菲律宾。在中国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部(辽宁)、东部和南部各省区及其沿海岛屿。
蟛蜞菊适应性广泛,侵占性强,能与多种杂草竞争。对光照反应不敏感。在各类瘦瘠土壤上均可生长。但以肥沃而湿润的土壤生长最盛。一般生长于道路、水沟、农田边缘、山沟和湿润草地上。
药用:蟛蜞菊痈全株可药用。微苦、甘,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感冒发热、 白喉、咽喉炎、扁桃体炎、气管炎、肺炎、肺脓肿、百日咳、鼻出血、咯血、尿血、痢疾、麻疹、肝炎、风湿性关节炎、痔疮、牙龈炎、疔疮痈肿、毒蛇咬伤。15-30克,水煎服,或捣烂绞汁服。孕妇慎服。
饲料:蟛蜞菊具有较高饲用价值,把蟛蜞菊调制成青干草、青于草粉,并添加于全价颗粒饲科中,可进步促进中国南方食草动物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
苍耳属(学名:Xanthium)是菊科向日葵族[1]下的一个属,为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30种,,中国南北均产之,主要分布于美洲的北部和中部、欧洲、亚洲及非洲北部。原产南美洲的刺苍耳Xanthium spinosum L.在我国河南郸城县也有栽培,并已归化。
一年生草本,粗壮。根纺锤状或分枝。茎直立,具糙伏毛,柔毛或近无毛,有时具刺,多分枝。
叶互生,全缘或多少分裂。有柄。头状花序单性,雌雄同株,无或近无花序梗,在叶腋单生或密集成穗状,或成束聚生于茎枝的顶端。雄头状花序着生于茎枝的上端,球形,具多数不结果实的两性花;总苞宽半球形,总苞片1-2层,分离,椭圆状披针形,革质;
花托柱状,托片披针形,无色,包围管状花;花冠管部上端有5宽裂片;花药分离,上端内弯,花丝结合成管状,包围花柱;花柱细小,不分裂,上端稍膨大。雌头状花序单生或密集于茎枝的下部,卵圆形,各有2结果实的小花;总苞片两层,外层小,椭圆状披针形,分离;内层总苞片结合成囊状,卵形,在果实成熟变硬,上端具1-2个坚硬的喙,外面具钩状的刺;2室,各具1小花;雌花无花冠;柱头2深裂,裂片线形,伸出总苞的喙外。瘦果2,倒卵形,藏于总苞内,无冠毛。
苍耳属植物富含具有抗肿瘤和细胞毒活性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在世界各地民间主要用于利尿,催吐,催泻,治疗前列腺疾病、发烧、淋巴结核、肝炎、癌症、皮肤瘙痒和麻风病等症。尤其是苍耳果实作为常用中药材(苍耳子)被历版《中国药典》收载,用于治疗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等。中外学者对多种苍耳属植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发现该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倍半萜内酯、苷类、脂肪油、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素(emodin)、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等。果实还富含不饱和脂肪油,其中倍半萜内酯类为主要活性成分,苷类、毒蛋白、氢醌为毒性成分。因此在对该属植物进行开发研究时,安全性评价应放在首位。
中药苍耳子为治疗鼻病的临床要药,苍耳草、苍耳虫在民间也常用来治疗各种疾病。现代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表明,苍耳草富含具有抗肿瘤及细胞毒活性的倍半萜内酯类成分,苍耳子油脂中不饱和脂肪油的含量也非常高。为开发抗癌新药及新食用油资源提供了思路,但苍耳类植物含有一定的毒性成分,因此在开发研究时,应首先把安全性评价放在首位。另外,作为常用中药苍耳子《中国药典》只收载了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的果实。
苍耳(学名:Xanthiumstrumarium)为一年生草本,属于菊科苍耳属。苍耳自然生长在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边、沟旁、田边、草地、村旁等处。苍耳喜生长在土质松软深厚、水源充足及肥沃的地块上,pH值5左右。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增强土壤的肥力,促进苍耳种子发芽及营养吸收。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俄罗斯、伊朗、印度、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
此植物的总苞具钩状的硬刺,常贴附于家畜和人体上,故易于散布。为一种常见的田间杂草。种子可榨油,苍耳子油与桐油的性质相仿,可掺和桐油制油漆,也可作油墨、肥皂、油毡的原料,又可制硬化油及润滑油,果实供药用。
百日菊属(学名:Zinnia)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或为亚灌木植物。该属共有约20种,分布于美洲。我国引入栽培的有百日菊Z.elegans Jacq. 等3种,供庭园观赏用。
百日菊属的百日菊、多花百日菊等是著名的观赏植物,有单瓣、重瓣、卷叶、皱叶和各种不同颜色的园艺品种。在我国各地栽培很广。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叶对生,全缘,无柄。头状花序小或大,单生于茎顶或二歧式分枝枝端。头状花序辐射状,有异型花;外围有1层雌花,中央有多数两性花,全结实。总苞钟状或狭钟状;总苞片3至多层,覆瓦状排列,宽大,干质或顶端膜质。花托圆锥状或柱状;托片对折,包围两性花。雌花舌状,舌片开展,有短管部;两性花管状,顶端5浅裂。花柱分枝顶端尖或近截形;花药基部全缘。雌花瘦果扁三棱形;雄花瘦果扁平或外层的三棱形,上部截形或有短齿。冠毛有1-3个芒或无冠毛。
百日菊(学名:Zinnia elegans),又称百日草,为菊科百日菊属下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它原产于墨西哥,后来作为观赏植物引种到世界其他地区。在中国各地栽培很广,有时成为野生。在云南(西双版纳、蒙自等)、四川西南部有引种。
喜温暖、不耐寒、喜阳光、怕酷暑、性强健、耐干旱、耐瘠薄、忌连作。根深茎硬不易倒伏。宜在肥沃深土层土壤中生长。生长期适温15-30°C。
百日草花大色艳,开花早,花期长,株型美观,可按高矮分别用于花坛、花境、花带。也常用于盆栽。
全草治上感发热,口腔炎,风火牙痛。
百日菊花期很长,从六月到九月,花朵陆续开放,长期保持鲜艳的色彩,象征友谊天长地久,更有趣的是百日菊第一朵花开在顶端,然后侧枝顶端开花比第一朵开的更高,所以又得名“步步高”。
百日菊花的颜色非常丰富,作盆栽欣赏,观其花朵,一朵更比一朵高,会激发人们的上进心。
花语:
百日菊(洋红色)——持续的爱
百日菊(混色)——纪念一个不在的友人
百日菊(绯红色)——恒久不变
百日菊(白色)——善良
百日菊(黄色)——每日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