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我国第五个中国医师节。
在我国庞大的医师群体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不在手术台上直接拯救患者的生命,但却通过系统化的训练帮助患者改善功能障碍,回归日常生活。在他们的工作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体力劳动,在医院、社区、家庭都有他们的身影。
【资料图】
可以说,从让患者活着到活得更好,康复治疗师的作用不可忽视。作为康复治疗师的“助手”,康复机器人的出现减轻了康复治疗师的工作负担、提高其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
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江苏省人民医院钟山康复分院医疗院长励建安,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毕胜,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管理与临床评价委员会常务委员、安杰莱科技创始人李鲁亚共聚一堂,就“医疗智能时代,康复机器人如何赋能临床医师「高战力」”主题展开讨论。
两位康复医学专家、一位康复机器人企业创始人,拉开了一场临床与产业的“交锋”。
健客交锋直播现场图 (从左到右依次为:健康界和星星、励建安、毕胜、李鲁亚)
中国4.6亿人有康复需求,康复师缺口却有30万
近年来,康复医学飞速发展,临床开始关注患者的全病程管理。
临床医学以疾病医治为主导,而康复医学是以功能障碍恢复为主导。患者在伤病后,如经医治仍达不到完全恢复,可通过康复实现最佳功能状态。励建安提到:“康复是让有功能障碍的人,能够与环境和谐共处,在无法治愈疾病的情况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国康复治疗需求巨大,慢性疾病患者就是康复的重要目标群体,我国有近3亿慢病患者,其造成的疾病负担约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据《柳叶刀》统计,中国是全球康复需求最大的国家,2022年康复需求总人数达到4.6亿人。但我国康复医疗资源紧缺,临床上康复治疗率不足。
据毕胜介绍, 中国康复治疗师缺口应该在30万左右,而且国内康复训练质量参差不齐 。励建安提到, 目前谈到康复治疗人才资源紧缺,还仅仅是医疗机构的服务人员,但还有很多康复治疗工作是在社区、家庭中进行的,这些场景的需求还未提及 。
康复机器人能在肢体行动、认知、交流等多方面帮助患者,成为康复治疗师的第三只手,甚至能在某些环节解放治疗师双手。而且,康复机器人可学习高水平康复师的经验,且工作过程不会受生理、心理影响,可提供优质、稳定的服务。康复机器人的出现,减轻康复治疗师工作负担,提高临床康复治疗效率,有利于推动康复治疗水平同质化。
而关于康复机器人是否取代康复医师的话题,三位嘉宾都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康复机器人主要是辅助康复医师,减少重复性的体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他们之间不是替代的关系。
神经康复市场需求巨大,基于脑科学和神经康复医学原理设计康复机器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升、康复医学发展、民众健康意识加强,临床对于康复机器人的需求呼之欲出。康复机器人的发展,离不开密切的医工合作,讲究“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产品研发和商业化逻辑。
励建安提到:“在智慧康复和机器人概念中间,最重要的是加强医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很多时候,临床没有意识到工程技术已提供了强大的‘武器’,而工程技术人员也并不清楚临床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李鲁亚提到:“医疗器械企业必须和临床的医生、护士、康复师甚至是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否则做出来的产品一定会有问题。一款医疗器械的研发,企业通常需要半年时间进行行业调研、收集临床需求,再用相当长的时间去研发迭代,根据临床反馈调整产品设计。”
神经康复是康复医学科的重要亚专科,主要针对神经系统疾病与损伤所致运动、感觉、言语、吞咽等功能障碍的康复,也是康复机器人的重要应用市场。
脑卒中、脑外伤、帕金森等脑损伤患者,其中枢神经系统无法正常调控运动神经,从而引发运动功能障碍。 其中,我国脑卒中患病总人数超2800万,带病生存的卒中患者在我国高达1700多万人,脑卒中致残致死率高,容易引发瘫痪,康复需求大。
励建安提到:“神经康复是将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作为主体对象,但其实它的价值还包括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神经康复,运动能力的衰退也会造成人体脑功能的衰退。”
针对脑损伤的偏瘫患者,康复的重点在于神经系统。脑损伤患者在发病前一秒,骨骼肌肉都是完好的,但脑神经的损伤障碍了患者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的联系,导致患者出现偏瘫,因此康复机器人应用的重点在基于脑科学中“脑可塑”理论的神经系统的重塑,而不仅仅是肢体运动的协助。
李鲁亚提到:“针对脑卒中等脑损伤患者, 临床已经证实‘运动想象’、‘镜像学习’、‘运动再学习’、‘双侧联合训练’等方法有效。但在临床一线应用中,这些方法的实施过程和效果主要是通过医师人为判断或跟患者交流获得。
如在‘运动想象’治疗中,医师告诉患者要想象自己在运动,但实际上患者是否完成了‘想象’,医师是无法知道的,需要利用技术手段把这些不确定、隐藏的路径显现出来。 康复机器人与患者的人机融合,即是将患者的想象通过身体运动呈现出来。 ”
覆盖全病程,康复机器人应具备自我学习、自适应能力
康复治疗提倡全周期、全流程、全覆盖。
从临床需求出发,神经康复机器人需要满足自我学习和自适应能力,根据患者康复的不同阶段和情况,自动调节康复节奏,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一款理想的康复机器人产品,从患者早期瘫痪卧床开始,到恢复步行能力均可使用。
励建安介绍:“智慧和智能的区别就是智慧指具有自我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康复机器人不仅是一个能自动执行任务的机器,还需通过不断的学习产生新的治疗方案。如患者的力量提升到一定程度时,康复机器人能自动提升训练的强度。”
目前,在康复机器人领域,双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居多,辅助截瘫患者的日常行动与康复。偏瘫的需求尚未满足,偏瘫患者可自主控制健肢,康复机器人应提供个性化、主动化的治疗。
李鲁亚提到:“ 单下肢机器人可通过传感器信息感知患者大脑的运动想象的结果输出,通过机器学习把健肢的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学习到患肢,控制患肢和健肢形成交互步态。 如此循环往复,脑损伤患者特别是急性脑损伤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重拾对肢体的控制。同时,康复机器人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可通过患者肢体、步态等反馈,调节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而 康复机器人的应用领域绝不限于患者行动层面,应用场景也不止于医院,临床还有很多康复需求待挖掘。
励建安提到:“目前我们聚焦在行动机器人、特别是下肢行动机器人范围内,希望未来康复机器人能拓展到所有涉及功能障碍的领域。同时,研发人员将康复机器人产品带入社区、家庭,功能障碍患者和健康人群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有些运动做得越早,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能会越小。”
李鲁亚提出:“在康复领域,从患者手腕肩到髋膝踝,心理学到认知学,全身各个部位、生理心理的康复需求都亟待满足。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满足临床刚需。”
康复机器人落地临床,需要厂商、临床、政府等多方协调
中国康复医学尚处于早期阶段,学科建设、临床教育等还需加强。面对国内医疗资源紧缺、康复治疗标准化程度较低的情况,康复机器人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但在临床落地方面,康复机器人的高价成为其推广的一大限制。
在医保尚未全面覆盖的情况下,患者的价格敏感度较高。但一方面,国内企业具有较大优势,通过本土化的研发、生产降低成本,而在此基础上的价格下调,需要厂商、医院、政府等多方沟通协作;另一方面,国家医保报销、医院收费政策会不断发展。
励建安提到:“我正在跟国家医保部门一起研究FRG付费模式,以患者功能是否进步来判断是否给予医保支持,目前在南京和无锡试点。当前的医保支付,以治疗项目、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为依据,只管了服务而没有管效果。我们看的是临床疗效, 以功能为轴心的价值医疗将成为康复医疗服务医保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向 。”
李鲁亚也提到:“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我们会将康复机器人定义为家庭版或机构版,相应地考量成本。 如针对机构版康复机器人,我们需考虑康复治疗效率、康复效果、病床周转率等。 未来医保发展的方向肯定是以最终的康复效果为依据,而不是过程。”
同时,在全球化趋势下,康复机器人的目标市场不仅限于中国。原创产品和专利布局,是康复机器人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敲门砖。毕胜提出:“创新、临床效果好、成本较低的康复机器人产品,在国际市场也是有优势的。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能够摊薄机器人的研发成本。但国内企业还需要注意,临床研究的规范性问题。”
康复机器人蓝海中,安杰莱推出全球领先的单下肢康复机器人
在本次直播活动中,李鲁亚从产业端分享了基于脑科学的神经康复医学和神经康复机器人的观点。作为其背后的公司,安杰莱以单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切入康复市场,此前 LiteStepper™单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产品已获药监局第二类创新医疗器械界定审批 。
LiteStepper™单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可智能判断患者的运动意图和特征,带动患者进行双侧联合的运动再学习康复训练,从而高效地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建,使患者逐步恢复其正常的神经-肢体控制,实现个性化、系统化、精准化的主动康复,且覆盖神经康复全周期。
安杰莱内部有一支由临床医学、医疗器械、机器人等多学科人才组成的团队,在无创脑机接口、人机智能交互、自主机器学习、冗余传感器融合、骨肌代谢信息无创传感、外骨骼仿生设计等创新技术方面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同时,安杰莱坚持医工结合的路径,与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浙江大学一附院、浙江大学二附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五附院等数十家国内外医疗机构建立临床研究/试验合作关系。
正确的方向、完善的团队、与临床的紧密结合,推动安杰莱开发出解决临床刚需的产品,并不断升级,公司的康复机器人产品已历经5次更新迭代。 在临床试验中,公司的LiteStepper™单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已被证明在脑损伤急性期患者步行康复中较现有临床路径“金标准”康复治疗方案的极显著优效性,在临床落地上有较大优势。
而在全球化方面,70多项知识产权和全球领先的康复机器人产品是安杰莱出海的底气。公司在美国西雅图设有海外事业部,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继而开拓全球市场和销售。
*参考资料
《健客交锋44期》——健康界
《安杰莱科技:凭借单下肢康复机器人切入,神经康复智能机器人领域杀出黑马》——动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