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要闻: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给小米自动驾驶汽车降降温

雷军有多火?


(资料图)

8月11日晚,约了几位朋友相聚于三里屯太古里。原定18点30开餐,有位朋友直到20点才姗姗来迟,我们问原因,答曰:“看雷军演讲入迷了,耽误了时候。”

当天晚上,2022雷军年度演讲登上了各大媒体热搜、热榜,引发广泛关注。

关于这场年度演讲,最火的还不是各种鸡汤和段子,而是遮遮掩掩的自动驾驶汽车。

雷军透露,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首期投入33亿元研发费用,已组建超500人规模的研发团队,第一期规划140辆测试车,目标是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雷军还表示,小米自动驾驶采用全栈自研算法,通过全资并购以及对上下游企业的产业投资等方式,推进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中长期产业布局。

雷军的演讲很具张力,“33亿首期投入”“超500人规模研发团队”“全栈自研算法”这些数字和目标也足够吸引眼球,但要想在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事实上不可能。

众所周知,自动驾驶被称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目前自动驾驶(辅助驾驶不算)领域能称得上明珠的只有两个选手,一个是谷歌(Waymo),一个是百度(Apollo),这两家企业也就是一线阵营唯二的两家企业。在中国市场,一线阵营则只有百度一家(Apollo)。

按照小米的目标,两年后进入行业第一阵营,必然要对标百度,达到与百度媲美的成绩。现在百度有超过500辆自动驾驶汽车上路,两年后很可能百度有1000辆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而小米至少要达到500辆上路车才能算进入一线。

这可能吗?我们先撇开资金、团队、技术、市场、行业标准等因素不谈,仅仅政策原因一条,就很难在两年内给小米颁发500张牌照。PS:科普一个常识,在中国每一辆上路的自动驾驶汽车,都需要单独获批牌照。牌照获取之难,百度和小马智行说起来都是眼泪。

雷军在行业以务实著称,我们无法理解,“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这个明显务虚的目标是怎么提出来的?

关于小米自动驾驶汽车,现在就好高骛远,将来的发展只会充满更多风险。在全民关注、全民热议小米自动驾驶背后,我们不得不有所冷思考。

尊重长期主义 尊重客观规律

前文提过,自动驾驶概念提出多年,但放眼全球,在这个领域只有两个一线选手,一个是谷歌(Waymo),一个是百度(Apollo)。

这两家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经历了10年以上的技术储备和相关积累,并且伴随政策和市场需求而发展,踩对了多个关键节点,填上了一个个大坑,熬垮了一批批竞争对手,才走到今天。

这些年来,国内虽然有很多家公司声称做自动驾驶,但真正能在社会化道路上规模化实现无人驾驶,且消费者可以直接下单使用的只有两家,一是百度,另外一家是小马智行。只有这两家公司的自动驾驶技术得到了公开检验,其他公司还没有经过检验,具体能不能实现无人上路我们很难来判断。

在这其中,小马智行源出百度。小马智行创始人&CEO彭军曾担任百度自动驾驶部门首席架构师,负责百度自动驾驶的整体战略规划与技术发展。另外,除了小马智行,地平线、中智行、毫末智行等自动驾驶领域的当红炸子鸡,均源自百度。

小米要想媲美百度进入一线阵营,也要经历百度所走过的路,也要有相当的技术积累。或许有人会说,小米可以弯道超车啊,小米当年做手机,也没有经历2G时代,直接从3G手机开始,不也取得领先吗?自动驾驶汽车不就是装了4个轮子的手机吗?

这种认知显然低估了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测试、运营难度,无人驾驶汽车上路,看起来简单,背后涉及到的工业种类多如牛毛,涉及到的技术科目也远非常人能够理解。我不懂技术,无法展开来分析,但至少涉及到计算机、人工智能、通信、导航定位、模式识别、机器视觉、智能控制等多门前沿学科,还包括环境感知、导航定位、路径规划、决策控制等技术应用。

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行业,半点不得取巧。

以滴滴为例,早在2020年就号称上路提供服务,并且官宣了一系列进程、2020年6月,滴滴自动驾驶在上海面向公众推出载人测试服务。次年3月,滴滴自动驾驶宣布与广州花都区达成汽车智能网联产业项目合作。4月,滴滴自动驾驶发布全球首支自动驾驶连续5小时无接管视频,在连续逆光行驶、狭窄路段超车,无保护左转,以及大型路口掉头等复杂场景表现稳定。

现在都已经2022年8月了,你们看到了多少滴滴的自动驾驶汽车上路?

宣示技术主权VS市场可用 哪个重要?

雷军说,自动驾驶是智能电动汽车决胜的关键点。

这话没错,好比奥运百米田径跑道是跑者决赛的关键点,但奥运百米田径跑道不适合大部分人,咱们普通人跑步也用不上。

同样,自动驾驶目前还不适合大部分人使用。造车仅仅官宣一年,就涉及大部分人用不上的“决胜”领域,小米的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谁给的小米勇气,梁静茹吗?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个刚进体校的小孩,跑了一年多后,就宣布要和苏炳添同台竞技,合理吗?

我们不禁要问:小米到底是要做一款宣示技术主权的汽车,还是做一款老百姓开得起、开得好的汽车呢?

有必要把历史的指针拨回一年前。2021年3月底,小米正式宣布进军智能电动车行业,雷军将亲自带队造车,表示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亲自带队的创业项目。雷军强调,小米将用高品质的智能电动汽车,让全球用户享受无所不在的智能生活。小米的公告显示,计划首期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生产电动汽车,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

按照当时我们的理解,小米涉足汽车产业,对标的是理想、蔚来、小鹏等汽车新势力,小米要做年轻人的第一款电动汽车。这是一个务实的目标,中国市场就可以容纳最少十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不差小米一个,哪吒汽车都能杀出了一片天,何况拥有资本优势、用户优势的小米。在当时,我认为,小米只要进入这个行业,有望取得一席之地,在多个市场和理想、蔚来、小鹏等一较高低。

现在没有想到,小米的野心不止于此,纯电动汽车满足不了小米胃口,还想在自动驾驶领域和百度相提并论。而小米给自己定的时间仅仅剩下两年,2024年很快就会到来,吃瓜群众的记忆还在,看看到时候小米怎么把这个“2024年进入一线阵营”的说法圆回来。

当然,届时如果小米玩文字游戏,比如“某些技术指标接近百度”“小米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影响力超过百度Apollo”,那么以上算我没说。

未雨绸缪安全问题 希望小米能放在第一位

自动驾驶最怕的是什么? 唯“安全”二字!任何企业做自动驾驶以及辅助自动驾驶,都永远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你追我赶竞争。某项科技技术和创新产品,参与者越多,越能迅速落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PC如此,手机如此,彩电冰箱洗衣机都是如此。

PC、手机等产品的多元竞争,一些差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最多是“不好用”。

自动驾驶的多元竞争,如果一些差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可能会“要你命”。

一段时间以来,技术实力比小米汽车更领先的特斯拉、蔚来、小鹏等企业,都出现严重安全事故,不得不给小米这个后来者敲响警钟。

上周,在宁波某高架桥上,一辆小鹏P7以80km/h的时速,与前方一辆检查车辆故障的人员发生碰撞,被撞人员抢救无效身亡。据悉,车主在行驶过程中开启了LCC辅助驾驶系统(版本2.5),但车辆在撞击前没有发出任何警告,也没有做出刹车动作。

几乎在同时,一辆理想ONE在某高速以77公里每小时行驶在最左侧车道,然后最左侧车道前方出现了一辆打着双闪停在路边的工程车,但理想ONE并没有减速径直撞了上去。

辅助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尚且如此严重,何况完全自动驾驶。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同行的悲惨事故也值得小米警醒。

只有先学会走,再学跑,一步步来,敬畏市场和客观规律,才能把产品做好,否则今日的安全提醒将来会成为必然的安全事故。

勿谓言之不预也!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电动汽车

推荐DIY文章
主机存在磨损或划痕风险 PICO4便携包宣布召回
穿越湖海!特斯拉Cybertruck电动皮卡可以当“船”用
vivoXFold+折叠旗舰开售 配备蔡司全焦段旗舰四摄
飞凡R7正式上市 全系标配换电架构
中兴Axon30S开售 拥有黑色蓝色两款配色
荣耀MagicBookV14 2022正式开售 搭载TOF传感器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