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0余年,省农科院培育出南京本土优质水稻
“江苏最好吃大米”种下了!
(资料图片)
“农时不等人呐。这个‘南粳46’水稻销路很好,现在就有订单上门了,这插秧肯定是万万不能耽误。”6月2日,江宁区湖熟街道的种粮大户倪清顶着日头,开着水稻插秧机,在水田里不停穿梭着。轰隆隆、轰隆隆,一株株秧苗伴随着马达轰鸣声,从插秧机苗盘上滑落,不一会儿水田便披上了“绿衣”。
这边秧苗正下田,那头订单就上门,这水稻凭什么如此得市场青睐?倪清介绍,他种植的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发的“南粳46”水稻,不光亩产高,口感还好。种出来的大米,一端出来,就是香喷喷的,吃起来香甜软糯又有嚼劲,层次口感很丰富。“吃过的都说好!”倪清捧着一碗大米特地放重音强调道。
“南粳46”从田野走上餐桌,花了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才林及其团队十多年时间,2008年通过审定,连续两年在江苏省粳稻优质米食味品尝会上拔得头筹,被誉为“江苏最好吃的大米”。2019年,“南粳46”和“南粳9108”获得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其中“南粳46”在粳稻组排名第一。
我市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江苏市场上销售的高端优质大米基本都是外来的,有东北大米、泰国香米、日本稻米,唯独没有江苏大米、南京大米。
为了培育出好吃又高产的本土优质水稻,王才林带着团队从南跑到北、从东跑到西,收集了数千种粳稻资源,不停播种、实验,每年要在数以万计的不稳定材料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需要的后代进行“加代”种植,经过7-8年的加代选育,才能将控制水稻食味品质的基因和农艺特性稳定下来。优质品种培育出来后,一般还需要在江苏不同区域进行适应性试种,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才培育出了适宜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质品种“南粳46”。
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南京综合试验站站长张亚东坦言,“南粳46”第一年推广其实进行得并不算顺利,由于是新品种,适宜推广区域狭窄,没有种子公司愿意来代理销售,农户也不是很信任,担心产量和销路。研究所只能自己布点,进行小范围示范种植。“酒香不怕巷子深”,当年丰收季,试种大户反映品质上乘,产量也不错,很多农户主动联系想要来年种植“南粳46”,种子公司自然也追逐上门了。
倪清也表示,“四年前第一次种只种了500亩,没想到卖得特别好,第二年就扩种了。这两年农场基本都种这个,面积有1300亩。”
瞅着一眼看不到头的翠绿小秧苗,倪清算着预期收益,“这两天秧苗就能全部下地,等到11月底收成,预计亩产能达到1100斤,关键还不愁卖,每斤价位要比普通稻谷价格高7毛左右。”
南粳系列的培育优化工作还在继续。“得不停地迭代更新,品种在保持优质食味特性的基础上,仍需不断改良提升。”张亚东表示,后续将重点改良稻瘟病抗性、外观品质和功能品质,培育一批综合抗性更强、外观品质更好、适宜机械化轻简化栽培的南粳系列品种,让南京市民在家门口吃上更好吃的本土大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