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我发现了一个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不少青年教师都非常热衷于使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甚至用课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我并不反对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如果课件制作精良,运用得当,多媒体就能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可以起到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但经过观察,我发现很多青年教师的多媒体课件不是自己构思创作的,他们没有经过系统思考,没有经过个性化的资料素材搜集过程,绝大部分是从网络上下载的其他教师的完整课件,然后稍加拼凑就变成了自己的课件,因为没有经过思考与构思,也就是没有自我消化的过程,把别人的东西搬来就用,教学不顾班情很容易出现问题。在具体的讲授过程中,他们也会比较呆板地跟着课件走,课件有什么就讲什么,毫无创新之意,由之前的“照本宣科”演变成了现在的“照课件宣科”。有些青年教师沉迷于现成课件的搜索,每堂课都会在网上搜索大量的课件,没有现成的课件他们就无法上课。
同一节课的内容,往往由于教师的设计、呈现不同,可能会异彩纷呈,也可能会平淡如水,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我们能非常清楚地看到这种区别究竟有多大。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基本的通病往往都是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呈现缺乏新意,他们求助于网络,求助于他人现成的成果,或者完全根据教材按部就班,教材写了什么就教什么,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青年教师对教材熟悉度不够,驾驭能力较为缺乏,又迫切地想让自己的课堂有一鸣惊人的效果,还有一点点懒惰,不是特别想耗费脑力,于是就在搜索现成的课件上下足了功夫。
青年教师的成长的确需要一个过程,对此我们要有耐心,要意识到任何教师的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躁。但另一方面,从一位青年教师走上岗位起,他马上就要面对自己的学生,要在教育、教学上独当一面,不能误人子弟,我们也要有紧迫感,尽快让他们成熟起来。
我们现在有一些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制度,比如让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结对的“青蓝工程”,让有一定水平的老教师专心地带一两名青年教师,这的确能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进入角色,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我们这边的中学里,入职时间不长的青年教师都要选择一个教学师傅,一般三年才可以“出师”,该项工程采取以老带新、结对帮扶的形式促进青年教师成长,非常类似于刚入职几年的医生要进行规培一样。能够担任这些青年教师师傅的,一般都是那些教龄较长、职称较高的资深老教师,学校也都非常强调青年教师要尊重老教师的经验和能力,要听从老教师的教诲,在青年教师的眼中,教学师傅就是教学上的权威。于是,我们也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在这种尊重的氛围下,一些老教师更愿意手把手地教自己的徒弟,从一堂课的开场白,到课堂提问环节的问题设计,再到课堂控制的特色做法,甚至到课堂语言的组织,事无巨细,都给出了自己的“标准答案”,很多青年教师在初登讲台的慌乱中,也非常愿意接受这样保姆式的引导,并且会虚心地按照老教师提供的模式开展自己的教学。
但仔细分析,这种做法跟青年教师自己去网上下载现成的课件也有相似之处,都是在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既定的、全过程护航式的教学模板,让他们有样学样。只不过这个“模板”是活的,可以随时从各个角度给青年教师提供“该如何去做”的答案。
我并不反对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成长模式,相反,在现有的各种制度下,这种方式也还是能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为数不多的手段之一,我也认同,在新入职教师走上讲台的初期,的确是可以给他们一些模板去参考,但我更想提醒老教师的是,要给青年教师自主成长的空间,自己更应该做一名引领者或点拨者。
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我更相信个人思考的力量,学校、老教师、相关科室还是要给青年教师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甚至不妨给他们一些压力,逼他们去思考,或者通过一些活动诱发他们的主动思考,在他们再三思考都没有结果的时候,可以适当点拨一下。经过独立思考后,他们才会有更坚实的成长。比如可以组织青年教师独立参加教学比赛、独立进行教学展示,在比赛和展示过程中,要强调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自主性,强调教学的独创性,这就会逼着青年教师进行独立思考,有过这样一两次经独立思考完成一次创新的经验,他们就能逐渐建立起对自己思考能力的信心,建立起经过思考来完成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较于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当前的学校教学发展平台给青年教师的机会并不多,比如校际、县际的教学比赛,地市级、省级的教学比赛,优质课展示,都是优中选优,参赛名额非常有限,非常优秀的教师才有资格去参加,大部分青年教师往往只能旁观。
因此,个人以为,每所学校都要为青年教师,尤其是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搭建更多的成长平台,让他们有更多反思自己教学的机会。比如,可以在青年教师中提倡“微创新”,组织相关的活动。
青年教师教学“微创新”就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鼓励他们对自己教学的某些局部环节做微小的革新。“微创新”提倡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微”,青年教师刚刚走上讲台,你让他们马上就开展有价值的教学改革是不现实的,他们在个人成长上的主要任务更多地体现为要在各个局部取得微小的进步,这些局部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包括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提问、课堂教学探究活动、课后作业点评、教学用具使用等方面,任何说得出来的微小进步都可以算数。二是“创新”,只要是创新就有一定的自主思考在其中,这里的创新并不是指要做那种前无古人的开创性工作,更多的是强调要在自己过往的教学行为上进行改进,有新变化,也就是说,要切实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某个领域内进行自我革新。这里,老教师可以观察青年教师的教学行为,帮他们找到更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者较易形成突破的领域,当然,最终的创新是需要青年教师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形成的。
为此,学校可以为青年教师建立长效的考评机制、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形成一个个有价值的微小突破。也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活动,长期坚持,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
就如同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内在的学习动机,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我们也要如此,一个人的真实成长一定是来自于他内在的需要,来自于他对自己行为的不断反思。
人的成长更多是思考能力的成长。
(钟显添 作者单位系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龙南中学)
《人民教育》2023年第12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