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密码”

[摘要]多项研究表明,当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已经不容忽视。但由于心理现象的隐蔽性,在面对中小学生时家长和教师经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较好地识别和干预他们身上的心理问题。本文从身体反应、行为表现、情绪表达、功能影响、时间长度等五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以期帮助成人及早识别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希望成人能够在涵容自己焦虑情绪的基础上,与青少年共同面对低落情绪,寻找造成心理困境的原因,以成长性的眼光看待他们的问题表现,最终通过家校合作帮助遇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渡过难关。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问题;识别

[作者简介] 许晶晶,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教授(北京100088)

一、引言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人难以逃过生活和工作的焦虑浪潮,而这种焦躁情绪的层层传递,势必对家庭和学校中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带来影响。据2021年10月10日“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高达17.5%(Li,Cui,Lietal.,2021)。在《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一文中,研究者指出,虽然全民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在逐步增强,但人们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的主动获取动力是不足的,特别是青少年还处在成长发展阶段,很多时候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心理困境,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很容易被家长或学校所忽视(傅小兰,张侃,2021)。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或者教育者,父母、家人或教师准确识别他们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找到识别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密码”呢?根据笔者十余年来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的经验,尽管心理现象具有隐蔽性,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考虑到任何心理问题的形成都有其过程和迹象,只要稍加注意,成人依然可以从身体反应、行为表现、情绪表达、功能影响、时间长度等五个方面来识别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帮助有需要的青少年在关键时刻渡过心理难关。

二、识别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五种“密码”

身体反应方面,主要指青少年在遇到心理困境时常常先表示出躯体化的反应,如经常性的头疼、头晕、胃痛、肩颈酸痛、胸闷等。之所以这些情况的出现不会让当事人与自己面临的发展困境联系起来,主要是由于青少年对自身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状况的认识还较少,不能很好地分析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此时教师和家长应主动介入,注意分析心理问题背后的产生原因。例如据媒体报道,一名12岁的孩子被家长送入外省某地最好的中学读书,然而蹊跷的是,一到晚上孩子就会胃疼、肚子疼,后经检查才得知孩子患上了轻度抑郁。在这一案例中,“胃疼”就是典型的心理疼痛,是抑郁的一种身体反应。另外,有的青少年在考试前会反复出现发烧等状况,但到考试之后这种情况有所好转;还有的青少年会在学习紧张时出现头疼头晕状况,但到医院检查后并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当出现类似的这些躯体反应,且在检查无任何器质性病变之后,成人很容易忽略或轻视青少年的病痛,认为过一段时间就会自然好转,而不将其作为心理或精神疾病的指征,这就会导致无法准确识别他们可能面临的问题。

行为表现方面,主要是指青少年在面对心理困境时多会采取出乎寻常的行为。从发展的角度而言,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虽然逐渐提高,但作为情绪与行为之间的桥梁——其认知调节能力还未完全成熟,这就致使青少年很容易用行为来表现自己的情绪。例如,某个学生在学校遇到霸凌时,会直接用哭闹不上学的方式来表达。近年来青少年多发的网络成瘾,部分原因也是由于青少年在学习或交友方面遇到困难,但无法清晰表达挫败、孤独、难过等情绪,从而选择了退缩到网络虚拟世界中去寻找补偿。甚至,某些青少年在情绪过于低落的时候还会出现自残或自杀的现象,觉得活着没有意义,只能通过伤害自己身体的方式才能解脱,这实际上都反映出他们正面临着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遗憾的是,很多成人在面对青少年的异常行为表现时,往往对这些迹象背后的真相视若无睹,反而经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略了其背后的复杂原因和情绪痛苦。

情绪表达方面,是指青少年在面对心理困境时会经常出现情绪低落的表现,特别是主要通过身体语言和口头语言来表达。面对自己心里不舒服的情况,有部分青少年可以用语言来清晰表达自己的沮丧,但是更多孩子只会用身体语言来表达不舒服或难过。例如,年龄较低的孩子在刚刚开始自己的学龄生涯时,晚上睡觉前黏着父母,甚至哭泣;而年龄稍大的孩子,尤其是青春期之后的个体,则多会采用发脾气、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愉快。面对这些情况,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需要理解和容忍青少年无法在短时间内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需要设身处地明了这是由于青少年对于自己情绪会产生羞耻或无措的感觉。

功能影响方面,是指青少年在面对心理困境时无法较好应对,从而已经影响到了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交友。在长期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过程中,笔者发现往往只有孩子出现了厌学或成绩下降的状况,才会引起家长和教师的关注。然而,学习只是青少年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成人还要注意他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如果在饮食方面常常表现出没有胃口、食欲不振、清晨匆匆忙忙不吃早餐,甚至出现暴饮暴食、催吐等状况;在睡眠方面常常表现出入睡困难、噩梦不断、极易惊醒等情况,那么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就需要开始提高警惕。此外,青少年时期恰逢青春期,正好处于同伴关系形成的关键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个体本应对融入群体有较大的热情,倘若孩子一反常态,出现了不愿意出门甚至没有较亲密的朋友等情况,家长和教师就应该给予充分关注。一般而言,功能方面受损说明青少年心理状况已经出现了较大的问题,需要引起成人的高度重视。

时间长度方面,是指青少年在面对心理困境时所受到困扰的时间长短程度。在精神病理学中,对不同的精神障碍的症状持续时间诊断是不同的,根据“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Li,Cui,Lietal.,2021)显示,我国青少年最高发的精神障碍分别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焦虑障碍、对立违抗障碍、重性抑郁障碍等四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0)发布的《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中,对四种障碍的诊断时间,除抑郁症为两周症状持续即可诊断外,其余全部为半年时间。所以当青少年出现情绪、行为、身体等异常情况的时候,如果持续时间超过两周,就需要引起成人的注意,探查他们是否遇到了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问题。

三、正确应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要准确识别青少年心理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和细致观察,二者缺一不可。通常,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反应在初期是非常隐蔽的,很容易被成人所忽略,因此这时的耐心、细致、敏感就显得至关重要。当家长和教师发现了青少年的异常,却对心理知识缺乏了解或不够重视,也很容易让这些异乎寻常的指征从手边溜走。所以,作为家长和教师能够认识和重视青少年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表现,这是解决其心理困境至关重要的一步。尤其是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在开始正视孩子所呈现出来的一个或多个心理问题表现时经常会感到万分焦虑,但是这种情绪并不能帮助我们协助孩子渡过难关,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导致他们胡思乱想,如产生“我是不是真的得病了”“我是怎么了”等念头。反之,成人如果能够在涵容自己焦虑情绪的同时与青少年一起寻找和面对产生的原因,对其解决心理问题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从一名心理咨询师的视角出发,教师和家长应如何行动才能正确应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呢?

首先,成人需要顶住来自外部世界的焦虑。2020年,“内卷”这个词语的出现形象描述了竞争激烈社会的一种状态。在内卷中,每个人都“万分焦虑”,而这种焦虑会不可避免地传递给孩子。比如,某班级中有一名学生报了补习班,其他家长因为担心自己孩子落后,则会蜂拥而至全部报上补习班,但这么做却并非真正考虑到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而仅仅是因为自己所感受到的焦虑。尤其是当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家长和教师的焦虑状况更是直接上升,都希望其能够尽快解决、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在这样的高压态势下,只会加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从保护孩子的角度,建议在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下,家长和教师更应该成为孩子情绪的一道屏障,缓解其由身体或行为所造成的功能损害,让学习和生活的节奏慢下来,帮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步调。

其次,成人需要协助青少年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心理问题的成因是非常复杂的,比如遗传因素、成长创伤、家庭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等。当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指征时,多为身体、行为、情绪等外显的反应,很难知道他们到底经历或感受到了什么。此时,作为家长和教师,需要运用适合孩子年龄段的语言、行为来帮助其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例如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或讲故事的方式来探查其心理问题的起因。具体来说,如果看到孩子回到家中总是闷闷不乐,睡觉时也出现了做噩梦的情况,家长可以邀请孩子利用毛绒玩具模拟学校的情况,比如上课、下课、上操等情形,而且在模拟情境中让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老师、同学、自己等,家长则可以一边扮演其他角色一边询问“这时候他在想什么,做什么,他有什么感受呢”等问题,来帮助其恢复到创伤情境,找出产生心理问题的真正原因。对年龄较大的青少年个体,成人可以直接用询问的方式,但并不是直接问“你怎么了,你的情绪怎么这么低落”,而是问具体的时间和事情,例如“你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吗”。青少年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表达或不会表达,而教师和家长此时要做的就是不要气馁,寻找合适的契机再继续询问,比如吃饭闲谈中、上学或放学回家的路上等。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培训等途径提示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青少年表现出心理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检视自己和家庭是否出现了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如长期打骂、与他人比较、家庭争吵、长期冷暴力等,及时纠正错误的做法和言行,必然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再次,成人要认识到青少年心理问题是动态变化的,禁止给孩子贴标签。由于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人格水平都在不断发展中,其心理问题的表现也在不断变化中,成人对于他们的状况需要采用动态的视角来看待。当教师或家长发现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尤其是达到了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时,要理解诊断的命名是为了更好用药和理解其发生了什么,而不应将这一情况简单标签化。例如对于抑郁症的诊断,可以让周围人了解青少年情绪处于抑郁状态甚至有自杀风险,说明需要进行规范用药。此时作为教师或家长千万不能说“你得了抑郁症,一辈子都好不了了”等不当的语言。要做好心理育人工作,教师和家长一定要认识到很多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碍是暂时的,与孩子共同面对是可以完全恢复的。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教师不应歧视有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的学生,而应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不以成绩作为唯一衡量的标准,关注、关心、关爱每一名学生,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而不至于厌学。

最后,成人需要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构建帮助青少年的系统体系。作为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场所,家庭和学校要形成合力重视心理健康,宣传心理知识,帮助已经出现心理障碍的青少年。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社会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深度是不够的,经常会出现青少年已经出现严重的行为表现时才进行心理咨询或到精神科就诊的情况,甚至有些时候是当事人由于太难受而通过网络了解到自己的心理出现了问题,于是主动要求家长陪同就医。为了能够及早识别出相关问题,笔者建议家长和教师能够学习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青少年多发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在发现青少年有问题表现时做到及时干预。例如,当青少年出现头晕时,及时排除器质性病变,将头晕与近期的学业或生活压力联系起来,家长和教师合力帮助其排解压力,这样就不至于让压力累积形成更严重的心理问题。此外,对于年级稍高的青少年还可以用课堂或团体教育的方式,让其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自我体察心理变化,当出现心理问题苗头的时候能够用言语化的方式报告出来。

今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出的主题为“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而言,这一主题就是希望青少年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主动表达自己的心声;也希望广大的家长和教师能够关注到青少年的心理表现,支持他们得到最适当和专业的帮助;同时,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形成尊重、理解、包容的社会环境。(许晶晶)

《人民教育》杂志2021年第23期

关键词: ​识别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密码”

推荐DIY文章
主机存在磨损或划痕风险 PICO4便携包宣布召回
穿越湖海!特斯拉Cybertruck电动皮卡可以当“船”用
vivoXFold+折叠旗舰开售 配备蔡司全焦段旗舰四摄
飞凡R7正式上市 全系标配换电架构
中兴Axon30S开售 拥有黑色蓝色两款配色
荣耀MagicBookV14 2022正式开售 搭载TOF传感器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