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12月21日讯(见习记者 张欣 张赟芳)教育部今天召开“办实事见实效”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围绕“双减”工作情况介绍“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发布会上,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陈立华就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如何丰富课后服务问题作经验介绍。
“减轻学生负担并不意味着质量下降。”陈立华表示,学校着力打造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系统梳理小学六年的教学内容,提取学科核心知识点,整体构建贯穿六年的关键课,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学科整体的知识网络,形成学科系统认知,掌握思维方法,切实提高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以小学数学学习为例,学生之所以出现数学学习困难问题,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真正理解概念、法则,找不到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学校梳理小学六年的数学教材,提取出58节关键课,囊括了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核心知识。”陈立华说,通过关键课,教师在教学中把握住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学习中也实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效减轻了学生数学学习负担,真正实现了减负增效。此外,学校还将课时进行统筹安排,设置了数学游戏、数学文化、数学思维等三大类拓展课程,从而让学生在游戏中爱上数学学习,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内驱力。
在丰富课后服务供给方面,陈立华表示:学校一是要做好课业辅导,在保证课内作业在学校完成的基础上,引导教师精准把握知识重难点,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有意思”的学科课程,为学生提供配音、演说家等可选择的“作业超市”,让学生依据自身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同时注重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引领作用,采取“集中+个性”辅导答疑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导师制”辅导,学生可以在本年级或者跨年级走班,和“导师”一起探究不懂的、有趣的问题,课业辅导的有效实施,缓解了“双减”之后家长的焦虑,吸引学生学习回归校园;二是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挥本校教师优势,依据学生成长需要申报课后服务项目,开设了艺术、体育、科技、劳动教育等多个方面的课后活动,引入优质社会资源,变学校单一的供给为多元供给,加强与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北京服装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合作。
“‘双减’政策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缓解了家长们的教育焦虑。面对学生和家长新的需求,我们将继续探索优化学校教育供给的举措,提供更有品质的校内教育。”陈立华说。
关键词: 北京朝阳区实验小学:设置“有意思”的学科课程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