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到安徽师范大学,2000多公里,孤儿杨浩(化名)正在为昂贵的机票发愁时,没想到随录取通知书一起寄来的还有一张银行卡,里面有3000元资助金。
“学校通过自主研发的智慧资助大数据平台,第一时间掌握了他的家庭情况,为他报销机票、免除学费、发放生活补助、提供生活用品……”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刘晓宇说。
作为安徽省唯一的资助育人探索试点高校,安徽师大结合多年的学生工作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经验,自主研发了智慧资助大数据平台,对所有学生进行全方位画像,并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该平台关联了校内学工、教务、研究生、总务等8个部门的11个业务系统,通过学生填报和系统抓取准确采集日常消费数据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设计了9个二级指标、79个观测点,构建数学模型,进行量化赋分,建立了量化认定指标体系。
“这个量化认定指标体系做到了既能区分是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能区分不同困难等级。”该平台主要研发人、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项家春介绍,以住房情况这一二级指标为例,有房还是无房、农村自建平房还是楼房、租房还是购买商品房、人均住房面积多少,7个观测点均有不同分值比重,再辅以家庭成员情况、收入负债等其他指标,便能准确地衡量出一个家庭的具体经济状况。
历史学院辅导员宫超认为,“线上量化测评+线下民主评议+实地回访验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式,既提高了认定的准确性,更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隐私,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更加自信阳光地学习、生活。
学生各有各的困难,大数据画像为针对性开展帮扶提供了基础。对老少边穷地区学生,平台定期发放路费和日常生活补助;对家庭突遭重病或自然灾害的学生,平台及时发放临时困难补助;对家庭困难短期内无法缓解的学生,平台会提示办理助学贷款并提示所需的材料和办理流程。
系统完善的“奖、贷、助、补、减”学生资助系统,外加应急微资助、隐形资助、“暖春、暖冬、暖学、暖途”四暖相伴资助……智慧资助大数据平台将温暖第一时间送到学生身边,仅2020年,全校就有23154人次获得各类资助3047万元。
“助困是基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更高境界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胡朝荣表示,受家庭经济背景、义务教育背景、社会交往背景等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更多的成长支持。
一方面,学校设立了11个大类成长型支持项目,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业导航、学习培训、科研创新、社会实践等方面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智慧资助大数据平台中的资助育人成效评估量化指标体系,找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自动推荐其参加相应的成长型支持项目。
“我的高数课程有点弱,正在为学不好而焦虑,平台分析了我的特点和不足,向我推荐了双扶资助育人项目。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考了83分。”该校2018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晨旭(化名)认为平台促进了自己的全面发展。
学校还创建了面向全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开放式”教学与实践活动平台——“苔花”励志班。区别于专业学习,“苔花”班更加注重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生涯规划、人际交往、心理健康、创新创业方面的困惑和难题,实现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层分类提升型教育的全覆盖。
学业、经济、心理……成长型资助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成长支持。该校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相比全校平均水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就业率要高出3.48个百分点,升学率高出9.33个百分点,奖学金获得率高出7.06个百分点。
《中国教育报》2021年12月16日第3版
关键词: 智慧资助“扶困”更“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