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具有广泛需求,为技工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扩大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对加快构建技能型社会、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日,人社部印发《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技工教育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明确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三五”时期,我国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规模逐步扩大。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有技工院校2423所(其中技师学院496所),在校生395万人,每年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超过400万人次。脱贫攻坚期间,全国技工院校累计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超36万人。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技工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技工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办学模式更加成熟、办学特色更加凸显,得到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的高度认可。
据悉,2016年,人社部印发《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技工教育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明确了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都对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提出更高要求。”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对技工教育工作提出新任务。同时,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实施、职业技能竞赛影响力快速提升等对技工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技工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布局更加合理、特色更加突出、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更加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良好局面。在校生规模保持在360万人以上,累计培养培训高技能人才200万人以上,面向企业职工和就业重点群体开展职业培训2000万人次以上。
技工教育仍然面临挑战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技工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具有广泛需求,为技工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广阔空间。
与此同时,技工教育仍面临困难挑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需要进一步加强,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技工教育必须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瞄准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促进就业需求,从已有条件和自身特点出发,科学规划、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
业内专家认为,我国技术工人的现状是,一方面部分工业发达地区出现“技工荒”;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扩招和普遍存在的观念问题,导致技工教育仍面临严峻挑战。今年2月,国新办召开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技术工人普遍短缺,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以上。技术人才短缺的另一面则是技能教育的困境。
当前,技校针对产业端的课程依旧落后于产业需求也是一个问题,比如大量汽车职业技术学校中汽车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是基于燃油汽车的产业线,这其实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生产情况。
有专家表示,技能教育发展面临桎梏,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明显的当数供给落后、学产脱节。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技术教育整体依旧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无论是课程供给,还是师资培养、市场化运营等方面基础都比较薄弱。
打造技工教育特色品牌
按照规划要求,要推动形成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技工学校梯次发展、有序衔接、布局合理的技工教育体系,重点培养技师、预备技师、高级工等高技能人才。要以技师学院为重点,在全国遴选300所左右优质技工院校、500个左右优质专业,发挥优质院校和优质专业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技工教育特色品牌。
为解决生源问题,规划提出,在招生上要面向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企业职工等各类群体组织开展招生工作。积极推进技工院校纳入职业教育统一招生平台,多举措多渠道扩大技工院校招收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组织有技能提升需求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读技工院校。
规划还提出,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技工教育,发挥龙头企业、大型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积极推动企业和优质技工院校多元主体组建技工教育集团。同时,大力支持民办技工院校发展,鼓励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民办技工院校。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技工院校。在校企合作上,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紧密结合。鼓励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带动各类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此外,在“十四五”期间,要积极探索组建区域性、行业性等多类型技工教育联盟,打造100个左右技工教育联盟(集团)。聚焦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综合考虑大型特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技能培训需求,支持生源数量较充足、具备发展技工教育条件地区,依托现有资源,新建、改(扩)建100个左右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
在专业建设方面,规划明确,要支持和引导各地技工院校建设一批符合国家战略需要、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特色专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
同时,要加快建设护理、康养、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改造升级钢铁冶金、化工医药、建筑工程、轻纺制造等一批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鼓励学校开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记者 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