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开箱蛮有乐趣,Studio的包装盒内部设计还蛮合理的
写剧本用的电脑,买之前的需求很清晰,一是屏幕要大要好,二是稳定,三是最好是一体机,这样桌子上比较干净。初步的使用感受,屏幕很赞。屏幕大小和生产力成正比,这话信。至于触摸屏……目前的作用主要是显摆,有客户来的时候就用手在屏幕上划来划去,一般总能唬住人。平常倒不怎么用得上。但从surface pro开始,触摸屏其实是在渐渐改变使用习惯的,以前要点屏幕上的东西,总是第一时间找鼠标,但现在已经会下意识用手指左点点右划划了,没有鼠标也能很淡定的使用,这大概是surface独有的优势吧。
背后的零重力铰链,实际使用感受不错,丝滑升降。但代价是没办法升得太高。以及不知道为什么铰链系统用的是亮闪闪的材料,塑料感还挺强的。日常需要搬动studio的时候,一般就是两手抓住铰链两侧。Studio的配重不是特别好,屏幕大而重,底座反而偏轻,升降屏幕用力太大的话,有时会导致不稳。
硬件配置方面,相对价格来说,用的东西也算不上太好,软肋依然是显卡,980M……打过几局守望,就算全画质设置最低,显卡依然分分钟飙到80度以上,而且跑不满60帧。不过这货玩炉石倒是挺爽……
虽然玩游戏很烫,但Studio日常温度控制还是不错的。日常工作和娱乐,一般底座摸上去就是温温的。出风口在底座右侧,平时运转的时候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虽然吹出来的风一直挺热的……
接口不多,不过应该也不需要再外接显示器了。毕竟Studio的显示屏还是够用的。usb口有四个,问题是都在后面,插拔的时候不是很方便。
自带的键盘鼠标,见仁见智吧,反正是完全用不惯,尤其蓝牙鼠标,就是鼠标界的A罩杯,握在手里一点感觉没有。
底座里自带音响,但音质非常渣。有一种城乡结合部动次打次的cheap感,完全不能听,虽然底座上也有耳机接口,但为了桌面上干净,还是走了蓝牙连接。
还有一个冷发现,word文档缩放到100%时,屏幕上显示的大小和一张真的A4纸是一模一样大的!以前用别的屏幕好像总有偏差的
原来用Surface Pro 4总有强迫症,写字的时候总是需要把键盘拆下来才写得舒服,甚至有一段时间键盘都不往上安,到公司连无线键鼠,路上就无键盘对付或干脆平板模式。
Studio治好了强迫症,因为它没有键盘
首先不画画,但很需要写字,OneNote是常备,自带工作区中的白板也常用(不能翻页很纠结),偶尔干脆用PPT去写东西,因为OneNote虽然非常灵活,但不是固定页面,打印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很多时候就直接用PPT了
顺便吐槽一下Windows生态圈,很多热门常用软件的功能是非常完善的,比Mac强不少,但是一旦上升到专业的级别,就感觉总是找不出Mac系统中那么经典的软件。
系统是通病,建议没有做系统能力的知友们买Studio后,直接去个靠谱的电脑修理店,把硬盘全格,也别分什么CDEF盘,分完超恶心,360QQ什么的自动加一万个文件夹,什么都找不到
就用一块C盘,装正版Win10专业版(某宝激活20元),日常东西放桌面,重要东西云备份到用户文档云盘,重要且隐私东西备份移动硬盘,视频就放用户视频,音乐、文档、图片、下载都这么处理,重做系统非常容易(用Win系统不重做系统几乎是不可能的),把用户文件夹一整体复制到移动硬盘,直接恢复系统或干脆全格重装,然后把用户文件夹覆盖回去。
因为重做系统所有非绿色版软件的残留都没用了(所以反对有人说把软件不安装到C盘,认为这种建议都是误导),PS、Pr、AE什么的项目在桌面上建了个“项目”的文件夹,里面建子文件夹PS等,找起来也非常方便还不乱,桌面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加起来不到20个,还是把回收站、控制面板、网络都调出来的情况下。
说了很多废话,回归主题,大体上的意思就是,对个人来讲,手写是刚需,越大的屏幕写字越多,SP4能写下的字太少,压吧压吧也是一页,打印出来跟毛笔字似的,所以Studio对来说基本上是刚需,相信有画画需求的知友也是同样看法,目前就屏幕大小来说,Apple线没有同级别的竞争产品,非主流牌子不讨论,这个是唯一选择,再加上dial的话就更牛了(dial用着很舒服),如果对手写手画不是特别依赖的话,严重建议配台兼容机算了,一半的价格能配出完全秒杀它的电脑,显示器触屏也已经很完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