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观焦点:江苏专精特新“小巨人”:碳纤维产量突破万吨,打破美日40年垄断

如果你是新朋友,请点击上方的蓝色字 关注 “高科技爱好者”,保证不会让你失望的.

3月21日,国内碳纤维行业龙头中复神鹰财报披露,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95亿元,净利润6.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和117.09%。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专业从事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成立于06年。


(相关资料图)

旗下拥有1个研发基地(上海)和2个生产基地(江苏连云港、青海西宁)。去年碳纤维销量9374吨,生产量首次突破万吨大关(10640吨);产品毛利率达到47.85%,同比提升6.7个百分点。

碳纤维被视作“新材料之王”、“黑黄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压力容器、体育休闲、汽车轻量化、建筑工程等领域。从球拍、钓鱼竿、自行车到汽车的侧翼子板、侧裙、后包围、大尾翼,从歼20、C919到拥有全球最大碳纤维独立屋顶的Apple Park,都有其参与的身影。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领域轻量化趋势越发明朗。与传统车用金属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堪称“最为理想”的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可设计性、耐腐蚀性等特点。随着成本的降低,到2025年全球汽车碳纤维需求量预计将达到19.81万吨,汽车碳纤维占比增至5%。

我国碳纤维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但困难重重,始终无法实现产业化。又由于掌握这项技术的日、美等少数国家长期实行技术封锁和垄断。导致碳纤维在我国市场始终供不应求、且价格高昂。年近50岁的张国良(中复神鹰董事长)下定决心,要“做出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

05年的时候,这个门外汉带着7000多万元现金,在连云港郊区一片长满芦苇的盐碱地里开始产业化攻关。同年9月29日,碳纤维项目(“九二九工程”)正式启动。张国良几乎查遍有关碳纤维的所有资料、找遍国内研究过、试验过、接触过碳纤维的人,从零搭建起一条年产500吨碳纤维原丝生产线。

接下来的76天里,张国良和技术人员、工人们一起在生产线旁吃住,不断进行安装、调试,“到一个工序,卡一个工序”“每一次开机,多则几十万,少说十几万的材料费是少不了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5月3日,成功生产出第一批碳纤维。次年研发湿法碳纤维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并建成湿法千吨级T300级(T值表示碳纤维拉伸强度,数量越大代表强度越高)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打破了外国在该领域长期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的局面。

十年前,中复神鹰自主突破生产高性能碳纤维所必需的干喷湿纺产业化技术,成为国内第一家、世界第三家攻克这一工艺难题的企业。建成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并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时至今日,中复神鹰系统掌握T700级、T800级、M30级(M值代表碳纤维拉伸模量,数值越大代表模量越高)、M35级千吨级技术以及T1000级、M40级百吨级技术,基本覆盖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强高模型各类型碳纤维品种。

2021年9月8日,由中复神鹰主导的我国首个万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在西宁投产,首次实现单线年产3000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设计和高端成套技术自主可控。

去年4月,中复神鹰成功上市,同年8月获批国家级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T700级以上产品国内市占率超过一半,光伏领域市占率约60%,储氢气瓶领域市占率超80%,是风电领域碳纤维领域的佼佼者。

最后:当前,日本的东丽、帝人、三菱化学仍掌握着全球碳纤维市场六成份额。在尖端碳纤维技术上,中复神鹰与头部企业仍有数十年的差距。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风电、光伏、氢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国内碳纤维企业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坚持研发投入,弯道超车并非不可能。正如张国良所言:“创新是硬道理,企业只有苦练内功,才能取得发展的‘定海神针’,不惧市场起落。”

关键词:

推荐DIY文章
主机存在磨损或划痕风险 PICO4便携包宣布召回
穿越湖海!特斯拉Cybertruck电动皮卡可以当“船”用
vivoXFold+折叠旗舰开售 配备蔡司全焦段旗舰四摄
飞凡R7正式上市 全系标配换电架构
中兴Axon30S开售 拥有黑色蓝色两款配色
荣耀MagicBookV14 2022正式开售 搭载TOF传感器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