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已经成为日本电池产业最后的救命稻草,丰田和松下等企业手握大量的专利,希望借此实现对中国的逆袭。
实际上日本对于固态电池的重视很早之前就有了。
2016年,日本电池专家吉野彰来中国参加世界电池大会,他做出了大胆预测说:“固态电池将成为下一代电池的方向,有可能取代传统锂电池。”
(资料图)
当时日本的锂电池产业在全球还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拥有诸多的专利,松下汽车电池全球出货量还处于第一位。
因此吉野彰的预测掀起了固态电池的热潮,中日韩乃至欧美都在提前布局这项技术。
果然7年之后这个预言成真了。
中国宁德时代、比亚迪、日本丰田、松下、韩国LG等企业都公布了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其中有一部分企业就在2023年,实现半固态电池上车,而大部分企业将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定在了2025年,到2030将正式实现大规模量产。
可以说:在下一代电池中,全固态锂电池被认为是革命性技术,未来有可能完全取代传统锂电池,而接下来的十年就将是固态电池的破壁期。
其中对固态电池执念最深的就是日本。
2021年,日本最出名的财经网站刊登一篇为《日本要借助全固态电池谋求逆转》的文章,详细介绍了日本固态电池的专利优势,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日本可以凭借这项技术实现对中国的弯道超车。
同年6月份,他们又刊登一则名为《全固态电池将是日德“决战”》的文章,详细介绍日本和德国对于固态电池的布局,以及他们的领先性。
2022年4月,日经网再出了一篇《日本手握逆袭王牌》的文章,介绍了日本电池拥有能够逆袭的技术,其中的一个还是固态电池。
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这个网上有80多篇文章和固态电池有关,其中有79条是最近四年写的,内容都是日本专利占比最多,哪个企业又突破了关键技术等等。
从这些文章里,你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日本企业对于固态电池抱以多大的期望。
他们为啥这么热衷固态电池?
答案非常简单,其实就是意难平,在21世纪初期,日本的电池占据全球90%的市场份额,然而仅仅20年时间,中韩就完成了反超。
尤其是中国更是完成对日本电池地位逆转。
原本日本掌握大部分的专利技术,以及垄断了电池的关键材料,中国汽车或者电池企业只能向日本缴纳专利费以及进口关键材料。
但是日本电池的这些优势完全被中国取代。
根据韩国电池调研机构SNER的数据:2022年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前十的企业中,有六家都是中国企业,合计市场份额60.4%。
中国占有绝对领先的优势。
这还没完,中国锂电池话语权还体现在技术和材料上。
2021年时,全球总共申请了1.9万多件的锂电池专利,其中中国独占1.5万件,其他国家全加起来只占4300件,日本更是只有960件,不到中国的零头。
而材料方面,中国也拥有绝对主导权。
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有锂、镍、钴和锰等金属,中国供应全球了60-90%的份额,而负极材料中的石墨更是100%由中国生产。
可以说中国在锂电池的全产业链都占据绝对的主导优势,日韩电池企业都得看中国脸色。
而日本则更惨,不仅被中国全方面超过,甚至连韩国也跑到日本前面,在全球前十的电池企业中,韩国有三家、而日本却只有一家。
欧美虽然比较少,但是凭借市场的优势拉拢了包括中日韩三国的电池企业去建厂,也准备实现电池本土化生产。
反观日本从绝对的领先到绝对的落后,既没有建立技术优势,也没有产业的优势,甚至连传统材料强项也被超越,无疑是一次非常惨痛的教训。
而这种惨痛的教训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期的家电,中期的屏幕、现在的电池,日本产业总是在拿到一手好牌后,打的稀烂。
后来他们经过深刻的复盘总结出自己失败的主要原因,它们认为:美国靠竞争取胜、欧洲靠制定规则生存,中国靠产业崛起,而日本却一味的谈技术。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日本企业非常看重技术,重视到不允许任何国家分享他们研发的技术
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日本拿着专利谋取巨额利润,然后他们还设置各种的障碍,阻止后来者参与竞争。
其实这种做法非常短视。
比如稀土,早期他们就利用技术专利卡中国的脖子,后来又用精加工卡脖子,中国的确没啥好办法,只能被迫研发属于自己的稀土技术,最终将日本淘汰出局。
还有发动机专利、屏幕专利等等,日本总是想谋取更多的利益,结果短期内的确挣到钱了,但是长期上反而激发其他国家弯道超车的欲望,最终失去行业话语权。
比如新能源汽车也是如此,他们掌握有大量的氢能专利,中美想在这方面突围难度很大,所以干脆就选择纯电动汽车的赛道,这直接导致氢能汽车规划破产,连锂电池都被反超。
因此日本深刻反思后,觉得自己不能下代电池上再错过机会,必须在技术、产业、材料上均衡发展,这样才能重回电池巅峰。
而全固态电池就是下代电池的头号选择,日本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因此他们非常重视固态电池的发展。
2018年时,日本经济产业省提出了汽车电动化发展的长期目标,明确将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的技术开发方向。
2020年,日本借助2050年碳中和战略为固态电池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2021年提出了《下一代电池和下一代汽车的发展》,为电池研发、材料、回收等等制定相关发展指导。
2022年8月,日本经济产业省牵头建立强大的电池制造产业带,并且借助产业带培养3万名电池制造方面的人才。
这项投资共计3.4万亿日元(约245.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将用于固态电池领域。
在这样的产业政策刺激下,日本锂电池材料联盟(LIBTEC)筹建了固态电池研发团队,其中包括丰田、日产、松下等企业。
2021年,日产在神奈川县的工厂内,设置了固态电池实验设备,计划在2024年建立试点工厂,在2028年正式推出全固态电池汽车
2022年,本田宣布投资430亿日元研发固态电池,预计2024年春季启动固态电池的验证生产线。
丰田则在固态电池上布局最久,也是世界上固态电池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企业,达到480项,占比超过13%,他们还与松下成立了固态电池合资公司;计划在2025年小规模量产。
可以说,日本举全国之力研发固态电池,希望能借此弯道超车。
其实不只是日本,欧美也同样对固态电池报以很大的期待。
2017年,欧盟成立了欧洲电池联盟,目的是组建属于欧盟自己的电池产业,其中成员包括德国大众、宝马以及国际电池巨头。
2019年,欧盟批准了“欧洲固态电池投资专项计划”,由欧盟牵头出资82亿欧元,用于发展固态电池。
2021年,欧盟推出2030电池创新路线图,再次加大在电池创新上的投入,其中固态电池也处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除此之外,欧盟还制定了锂电池材料的碳足迹图,通过最终锂电池原材料的来源和用途,这样可以确保欧盟对锂电池产业链的掌控。
因此欧盟各国非常积极的发展固态电池,尤其是德国。
2018年时,德国在欧盟的基础上,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动力电池研究联盟,集结了巴斯夫、大众等一系列国际巨头参与,整个投资高达10亿欧元。
可见欧盟各国对于固态电池的重视,引用德国大众的电池开发负责人弗兰克的话说: “全固态电池是锂离子电池开发的最终章” 。
然后是美国:
美国虽然在电池领域落后中日韩,但是他们对于电池的布局丝毫没有轻视。
2021年6月份,美国先进联盟(FCAB)发布了《国家锂电蓝图2021-2030》,其中最长期的目标就是在2030年研发出固态电池和锂金属电池。
先进联盟(FCAB)是美国能源部、国防部等四个部门组建,集齐了美国汽车企业和研究机构,目的是指导国内企业在电池上的发展,并且借此争夺电池话语权。
2021年10月,美国能源部提供了一笔为2.09亿美元的研究经费,这笔经费就是用来支持26个实验室开发固态电池及快充技术,其中通用、福特等美国车企也获得能源部的支持。
当然还有韩国情况也和其他国家相似。
反而中国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晚了很多,2019年时,我们才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首次将固态电池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但是也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组建专门的固态电池联盟,而是提出一个长期目标和政策,然后由大部分由企业完成。
那么问题来了,固态电池到底好在哪里?真能取代中国的液态锂电池吗?我们会不会被弯道超车呢?
固态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原理非常相似,但是它是 固态 的。
正常充放电时,离子是从电池的正负极脱落,然后在电解质中横移,再附着在正负极上从而达到充放电的效果。
也就是说电解质的最大作用就是给离子提供一个特殊的通道,但是由于固态电池的电解质是固体的,离子游离的速度就比液态电池慢,导致离子迁移速率慢,会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充放电速度。
其次由于电解质是直接和正负极接触的,固态电解质和正负极材料的接触面不可避免的存在缝隙,这个缝隙里充满气体,会再次影响到充电效率以及能量密度。
所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适合固态电池的电解质。
比如:1950年固态电池其实就已经出现了,不过当时的固态电池采用硫化银作为电解质,而且比较粗糙,电阻很高,但是 能量密度 和电压却比较低,根本无法商用。
1970年代,Scrosati B.首次报道了碘化锂(ILi)固态电池,1990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用磷酸锂作为电解质,造出了一种高性能固态电池,它的能量密度达到 700Wh/kg,充电上万次也不会出现衰退,然而因为成本和工艺问题,这些材料并没有得到推广。
相反由于液态锂电池就没有这种困扰,科学家们只要解决好正负极的材料就可以,因此液态锂电池率先得到发展,逐渐成为主流路线。
中国也借此实现了弯道超车。
然而几十年的发展,液态锂离子电池的弊端暴露无遗。
首先是能量密度已经做到了极限。
根据中国工信部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对电池的规定:2025年时,单体电池的能量密度应该达到400Wh/kg、2030年时,这个数值应该达到500Wh/kg。
而锂电池由于隔膜和电解液的存在,导致它的能量密度上限只能达到300Wh/kg,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能量密度还是其次,锂电池的安全性才是最大的诟病。
三元锂电池在180℃左右,正极材料就会与电解液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导致电池自燃,所以锂电池非常害怕遭到外界撞击,因为这样很容易导致热失控。
而且即使不自燃,电池用久用久了负极上也会长出晶枝,刺破隔膜与电池正极接触发生短路。
也就是说传统锂电池不能用的太久,否则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此,发展下代电池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需求,中国企业希望通过它达到指导的要求,国外企业则希望找到另外一个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而固态电池就是头号选择。
在安全性上,固态电解质的热稳定性更好,比如,氧化物电解质能够耐受600℃的高温,不易自燃,而且有固态电解质隔着,可以有效地限制锂晶枝的生长,降低短路的风险。
在能量密度上,固态电池没有隔膜和电解液,可以承受高压以及正极材料多样化多种叠加下,单体能量密度大大增加,可以轻易做到300-700Wh/kg。
其次固态电池在寿命上、充电速率上都比传统锂电池更有优势,几乎可以满足人类对下代电池的大部分需求。
更关键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学家已经找到三种非常适合当做电解质的材料,分别是:聚合物电解质、氧化物电解质、硫化物电解质。
它们各有各的优缺点,但是在未来可以通过工艺来解决。
因此,固态电池就成为替代品的头号选择,这也是各个国家 将希望寄托在固态电池上的主要原因。
那么中国在固态电池上会不会被反超?
我不能说完全没问题,但是中国固态电池发展也非常强劲,这还要说说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陈立泉。
我们上面说过日本锂电池之父在2016年就预测了固态电池的重要性,但实际上早在他之前陈立泉就做过同样的预测,他说: “下代电池将是固态电池,中国一定要提早布局。”
为了让产业界重视固态电池,他还说“如果我们将固态锂电池问题攻克,再去做其他电池,相关技术就会迎刃而解。”
陈立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中国锂电池的开创者,不仅搭建了中国第一条锂电池生产线,而且培养了诸多锂电池人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锂电第一人。
所以他的话引起了一部分人的重视,但是还有一些人表示不理解。
当时中国才刚刚建立锂电池产业,不是应该认真经营吗?为何要主动去变革?直到数年后才证明他的话是对的。
中国固态电池的发展几乎是陈立泉一手促成的。
早在1976年,陈立泉就接触过固态电池,当时他被中国科学院派到德国马普研究所学习和交流。
在研究所里,他从事的是晶体生长的科研工作。
当时德国研究员拿着一块拇指大小的材料说:“别看它小,但是它可以做成固态电池,能量比铅酸电池要大的多”。
这句话引起了陈立泉的格外关注,因为固态电池正是当时研究所的重点研究方向,而且中国也有研究电池,但是一直无法突破。
出于专业性的敏感,陈立泉认识到这项技术很可能是改变中国 乃至世界的技术。
1970年代末,国外开始研究锂电池时,陈立泉已经回国。
陈立泉申请转战固体离子学,在中科院的支持下,他创办了国内第一个固体离子学实验室,研究固态离子和固态锂电池。
在他的建议下,中科院也一直将固态锂电池作为重大项目。
1987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其中聚合物电池被列为“七五规划”重点项目,聚合物正式固态电池的一种,而陈立泉就是这个项目的带头人。
他带领团队研究锂电池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关键技术,为中国锂电池储备了诸多的技术和人才,也为我国电动汽车和电池日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997年,陈立泉凭借自己深厚的技术,建成国内第一条锂电池生产线,当然,这条生产线还只是处于试验阶段。
2000年,中国在863计划中设立了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但是锂离子电池却意外被排除在外,当时陈立泉非常着急,专门找到专项负责人,希望他能给锂电池一个机会,最终锂离子电子也被列为专项项目之一。
正是陈立泉的坚持,中国才走上了浩浩荡荡的锂离子狂飙道路。
为啥要介绍陈立泉院士的经历?
因为他不仅推动力锂离子的发展,还在液态锂离子发展最迅猛的时候,依旧保持对固态电池的前瞻性布局。
2015年1月,高工锂电年会开幕,陈立泉当时受邀进行演讲,他的题目就是“锂电池生存法则: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这篇演讲介绍了下一代锂电池的发展前景,以及美国和日韩企业试图在锂硫、锂空等下代电池弯道超车,并且给国内厂家介绍了他们的研发成果,而锂硫、锂空电池就是固态电池和空气电池。
空气电池可能大家不知道,但是它的能量密度比固态电池还要大,被认为是固态电池的下代技术。
也就是说:当国内电池企业布局还局限于 液态电池的时候,陈立泉的眼光已经眼神到下代电池 甚至下下代电池。
然后他还呼吁国内企业应该尽早布局固态电池。
事实上,后来的电池发展正如陈立泉所预料那样,固态电池和空气电池都成为未来电池的首选方案。
然而当时中国锂电池还处于大快上的热潮里,并没有太多的企业愿意投入到这项技术的研究。
于是陈立泉决定自己干。
首先中科院一直在研究固态电池,专利数量仅次于日本丰田汽车,是国内最多的机构。
除了自己研究外,陈立泉还非常重视固态电池产业化。
2016年,陈立泉携手中科院两位同事成立了北京卫蓝新能源,专门研究固体锂电池。
如今卫蓝新能源拥有400多项电池专利,承担20多个国家和省级研发项目,是固态电池领域名副其实的独角兽。
而早在十几年前,陈立泉牵头组建了北京星恒电池公司,星恒以锰酸锂电池作为主要的研发对象。
2014年后,星恒电池也逐渐完成 锰酸锂液态电池 到半固态电池的转型,而全固态电池也在研发中,星恒电池接连获得十多家企业的投资,成为中国固态电池领域的另外一个隐形冠军。
2022年,陈立泉参加汽车大会呼吁一定要重视固态电池,而且要大干快干,才能引领引领电动中国。像这样的呼吁陈立泉已经坚持了数年,几乎每一次大会他都会谈及这些事情。
可以说陈立泉不仅自己研究固态电池,还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甚至通过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影响了一个又一个电池人。
比如宁德时代的创始人曾毓群就是陈立泉的学生,他创办宁德时代就是受到他的影响。
在陈立泉的推荐下,宁德时代也从未停止对固态电池的研究,而且成果很不错已经可以做出高性能的样品了,只剩下如何量产的问题,属于全球第一阵营。
所以纵观固态电池竞争,中国虽然没有太多的固态电池政策,但是在这些人的领导下,我们已经形成产学研等领域非常强大的阵容。
这个阵容包含了固态电池独角兽卫蓝、清陶、万向和星恒等企业、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比亚迪、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还有中科院、清华大学、哈工大等高校机构。
可以说,我们的电池企业在研究固态电池上并不弱,加上已经完整的锂电产业链,可以承接固态电池的正负极等材料,我们并没有太多被卡脖子的地方。
当然没有卡脖子还不够,我们要想保持锂电池的优势,固态电池必须加大布局和产业化,这才能延续锂电池的辉煌。
好了,我是熊猫,如果您觉得本期内容做的还不错的话,请记得点赞加关注,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我们下期见!
关键词: 能量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