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有骑自行车的经历,自行车构造非常简单,车架、轮胎、脚踏、链条、刹车,这些东西合理组装就足以让我们在骑行过程中保持平衡。 可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自行车在骑行的过程中能保持平衡而不是东倒西歪?
(相关资料图)
这或许是一个再常见不过的物理现象,但却始终没有人能解释其真正原因。别说普通人了, 早在200年前科学家就曾尝试解释过自行车平衡原因,但可惜直到现在都还是未解之谜。
作为近现代社会最常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大概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人力机械之一。它的各项零件都属于简单机械, 可就是这些简单机械经过技术组装,就能诞生成一部复杂机械,对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前人的智慧。 那你知道自行车最早是被谁发明出来的吗?
根据相关记载,自行车最早的雏形是由法国西夫拉克伯爵在1790年组建的“木马轮”。
木马轮实际上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据说是西夫拉克伯爵在看到达芬奇的手稿后突发灵感,将两个轮子装在木马上,然后由人骑在上面用脚蹬前行; 速度快,且轮子易磨损。
1816年,德国贵族冯德赖斯男爵在西夫拉克发明的基础上增加了可控车把, 严格意义上来说此时自行车已经不能被叫作“木马轮”,而是叫“木轮车” ,这其中的区别在于冯德赖斯男爵放弃了传统木马的造型,使得车身更轻便。
随后冯德赖斯男爵向相关机构申请专利,成功获批。
约23年后,苏格兰铁匠打麦克米兰看中了冯德赖斯男爵发明的“木轮车”,只是铁匠这份职业让他对木材并不感冒,在麦克米兰的心中, 自行车的材质如果是铁来制作,那在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上一定远超木材。
基于这份灵感,他制成了由曲柄连杆结构驱动后轮的铁自行车。
其实到那时为止, 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就已经被确定下来了,后人无非是在发明前辈的基础上缝缝补补。
如1861年法国肖米父子在自行车上加入能转动的踏板,前后装有曲柄;1874年英国人劳森在自行车上增加了链条传动结构; 1886年斯塔利首次使用了车闸和滚珠轴承;1888年邓洛普成功应用充气橡胶轮胎。
自此,自行车基本上已经趋向于完善。 从19世纪末期到21世纪初,自行车对人类生活的改变无疑是巨大的,往年大家出行穷人靠两条腿,富人有马车和轿车。
但自行车普及后,几乎家家户户都能买起这轻便且快速的交通工具, 直到现在仍然有不少人使用自行车,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发明。
与此同时,人们对自行车的喜爱也让科学家对其研究颇为重视。 当然,科学家研究的并非是自行车的组装与拆卸原理,这些东西经过百年发展早就没什么秘密了;
他们更在乎的是:自行车到底是如何保持平衡的呢? 咱们都知道,自行车本身没办法保持平衡,它需要有支架撑起来才能立起来。
可是当自行车被骑行起来后,它就能非常平稳的在道路上行走, 这看似生活中最常见的物理现象,但是经过几代科学家都没能解释清楚。
对此法国科学院还在1897年为自行车稳定运动问题设立了专门奖项,奖金还不菲; 往后的时间里,不断有科学家挑战这个奖项,但很可惜大家都失败了。
不过在学术界仍然诞生了不少理论,尽管这些理论经不起严谨的实验,仍然停留在猜想阶段。
例如部分科学家认为,能使自行车在移动中保持平衡的,大概是“陀螺效应” ,即:重力对高速旋转中的物体产生的对支撑点的力矩不会使其发生倾倒,而是小角度的进动。
当自行车开始移动后,所产生的角动量守恒可以让其产生长时间的稳定,即便没有人驾驶,只要那种动能还在,自行车仍然能保持一段时间。
不过后来这种观点被否定了, 因为在1970年有人制造出来一辆轮胎没有陀螺效应的自行车,但该车在行驶中仍然能保持平衡。
所以说或许陀螺效应对自行车的平衡起到一定的影响,但并非是最核心因素 。后来还有人提出一种“脚轮效应”,就是说当自行车出现倾斜时,其前轮会倾斜一侧产生偏转角, 后自行车就会因偏转角造成的离心力给扶正。但后来这种说法也被推翻了。
大家想过没有,明明是非常简单的运行原理, 为什么科学家至今为止都没找到使其平衡的真正原因呢? 那是因为自行车在设计之初本就不是遵循科学规律来的, 从自行车发展过程咱们也能看到,你添砖我加瓦,自行车就这样造出来了。
其本质是方便出行,让自行车使用能更长久,而不是根据理论设计让其科学运行,能跑不就行了吗!
现在自行车仍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被分割的一部分, 大家在闲暇之余也可以尝试着去研究一下,为何自行车能在骑行过程中保持平衡呢?
这困惑了物理界200多年的谜题,或许就掌握在你手中。研究出来了别忘了给法国相关机构报喜,到时候铁定名利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