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个月在香港低调过春节后,马云最近现身澳大利亚墨尔本。
近日,有网友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酒店里偶遇马云,马云一身休闲装,穿着布鞋,喝着可乐在玩手机,看起来十分悠闲。
(资料图片)
2月18日,马云与外国友人的合照也出现在社交平台,从照片中看到,马云站在中间,笑得十分灿烂。
值得一提的是,与马云合照的人并不是普通网友,而是马云43年前在杭州西湖认识的老朋友莫利。
西湖边建立的深厚友谊
这段持续了43年的友谊还得回到马云的15岁。
15岁的马云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马云每天早上都会骑40多分钟的自行车到达西湖旁的酒店,找一些外国的游客交流。
1980年7月,马云遇见了来杭州旅游的澳大利亚游客——莫利一家。
他们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友好协会组织,父亲肯•莫利是一位刚刚退休的电气工程师,在1970年代加入了澳中友好协会;母亲叫朱迪,他们还有三个孩子:戴维、斯蒂芬和苏珊。
晚上,在西湖边游逛的时候,一个和戴维年纪相仿的中国男孩走上前来,微笑着,用略显稚嫩的英语和他们打招呼,这个男孩正是马云。
"晚上自由活动的时候,我们在公园里玩火柴,一个男孩走过来和我们打招呼,他想锻炼一下自己新学的英语口语技能。他介绍了自己,我们互相寒暄了几句,约定之后再来这个公园碰面。"很多年后,戴维这样回忆道。
马云的可爱和热情给莫利一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们非常喜欢这个骑着自行车带着他们跑遍杭州城的中国少年,同时欣赏马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韧劲、乐观和刻苦的品质。
在之后的几天,老莫利经常带着儿子戴维找马云聊天,马云和戴维年纪相仿,很快就“打成一片”,一个教打乒乓球,一个学习英语。他们还在西湖边留下了第一张合照。
当他们回国之后,还保持着书信往来,几乎每个礼拜就要写一次信来告诉对方自己的日常生活。在当时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代,这样的跨国笔友真的十分难得。
而马云也遇到自己的导师,莫利在与马云书信时,还经常纠正马云的语法错误。
就这样,双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七次签证,赴澳
21岁的马云,经历了三次高考,最后因为英语成绩突出,破格被杭州师范学院外语专业录取,成为一名大学生。
远在澳大利亚的莫利一家替马云开心,还邀请马云到澳大利亚看看。
正是这段旅程,使得马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在当时,中国到澳大利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时赴澳签证只办给政府公务、出差或者留学的人,旅游这个还真的挺罕见的。马云连续7次签证都被拒绝了,独自一人在北京,钱几乎要花光了。
而莫利那边为了让马云顺利出国,也做了大量工作,还向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发电报说明情况,马云也向签证官讲述了他和莫利一家的故事。经过几番交涉,马云最终拿到了签证。
1985年7月份,马云如愿坐上了飞往澳大利亚的飞机。而热情好客的莫利一家,带他去参观游玩了悉尼的一些风土人情,所见所闻让他大开眼界。
肯•莫利的家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纽卡斯尔市郊区的新莱姆顿地区。这是马云第一次出国。一个月后,当马云回到杭州时,他好像已经变了一个人。
马云后来回忆:“(1985年)在纽卡斯尔的29天,在我的生命中至关重要。我出生在中国,100%是中国制造,也从未离开过中国。但来澳大利亚改变了太多过去的认知,我开始觉得必须得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去思考。在那接下来的10年,我都在想中国需要改变,我们需要更开放的思想,我们要用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事物。”
延续了43年的友谊
回国后,马云的大学生活并不轻松,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于是,莫利再一次施以援手,又做了一个影响马云人生的决定——资助马云读大学。
两年多的时间里,莫利随信给马云寄支票,总计大概有200澳元。
据说马云大学毕业后与大学校友张英结婚,当时结婚的第一套房也是莫利资助的,他们结婚时莫利送去2.2万澳元,约合13万元人民币。
马云后来说,莫利为他所有的付出,“已经无法用任何言语来形容”。
2004年,淘宝诞生,但老莫利去世。马云悲痛不已,在唁电中,马云称呼老莫利为“澳大利亚‘父亲’和导师”。
2017年,马云走访澳大利亚,向当地的纽卡斯尔大学捐赠了2000万美元(约合1.3亿元人民币),纽卡斯尔正是莫利的家乡。
这是纽卡斯尔大学有史以来获得的最大规模捐赠。这件事曾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一次采访时被问及缘由,马云就回复了两个字:“报恩。”
而这笔钱也被命名为Ma-Morley(马-莫利)奖学金。马云称,“纽卡斯尔那29天,在我的生命中至关重要。没有那29天,我永远也不会像今天这样思考”。
他还表示这项奖学金将用于“支持那些想自己看看这个世界,经历它、用自己的脑袋思考它的人们”。
可以看出,马云十分感激莫利一家。
结语
莫利一家是马云的贵人,而马云也是一个感恩的人。有网友表示马云现身澳洲原来是去“走亲戚”了。
目前尚不知马云在澳大利亚的具体行程,但据公开报道,近一年来,马云先后前往荷兰、日本、泰国,其行程种种都与农业、渔业相关。
老马退休时,曾拱手道别:“我希望换个江湖,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
此后,他果然如金庸武侠小说里的风清扬一般,从台前隐退,行踪不定,即使偶有其消息传出,也多是关于其四处游历的只言片语。
但可以看出,他仍在关心教师与农业。不知下次再露面,是否会结束考察,返回中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