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来,我国不少地方“异常模式”还真是不少,既有气候模式的波动,也有一些奇怪的现象,像2021/2022年冷冬刚刚结束我国就迎来大面积的升温,并且局地升温幅度甚至超过常年同期6度以上,紧接着又在北极涡旋和暖潮的交替影响下又相继遭遇降温和升温,华北、东北等地出现“一夜速冻”,而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还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强的回南天,这就是气候方面的异常模式。
实际上,3月以来我国受大范围回暖和强冷空气南下交替影响,有人推测可能是气候大变的影响,实际上这里面也有“自然现象”,毕竟冬春交替之际,气温大起大落属于“正常”现象。
对此,国家气候中心也发布了最新的“说明”,主要结论为:在降雨方面今年汛期我国旱涝并重,不排除北方多雨的可能;在气温方面,今年夏季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偏高,华东、华中、新疆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在台风方面,全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接近常年到偏多,所以这是一个大概的情况。
而对于四川来说奇怪的现象也是不少,像四川乐山仁寿、内江资中等多地出现疑似不明原因的巨响,有居民家中的窗户被震裂,但当地应急、消防等部门经过排查之后表示未接到警情,也未发现相关紧急情况,中国地震台网也未监测到当地有地震发生。
所以针对这种疑似不明原因的“巨响”,笔者也从爆炸、地震、卫星坠毁、音爆等角度进行了分析,通过排除法最后得出了“不排除音爆的可能”,也就是不排除当时可能有超音速飞机正在这一区域上空以1224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超音速飞行。
只不过由于飞行器比较“隐蔽”,不容易直接看到。这主要是因为眉山、内江等地靠近四川盆地南部,而四川盆地四周被高山高原环绕地形较为封闭,气温较同纬度的武汉、南京、上海等地要高一些,因此气候较为湿润,空气湿度较大云层较低,如果超音速飞机在上空超音速飞行时,在地面上的人几乎很难看到它的踪影,所以如果真的是“音爆”,对于地面上的人来说可能就真的是“来无踪去无影”。
并且“音爆”只是许多引起巨响的一种可能性的分析,大家仅仅当成一种科学探讨就行,不必过多的猜测,因为当地相关部门都没有公布“巨响”的真正原因,大家静静等待就行。
当这些现象还没有发出具体原因时,成都市崇州市也出现一架滑翔机坠毁的事故,相关原因还在调查之中。所以当一些罕见的或者奇怪的现象出现后,还是要以有关方面的“通报”为准,切不可盲目猜测,更不可能造谣、信谣传谣言。
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的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4月4日21时58分32秒,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发生3.0级地震,震中地理坐标为北纬29.36度、东经104.07度,震源深度13千米,属于浅层地震。
而就在乐山犍为县发生3.0级地震前,乐山就出现了罕见的一种现象,成群结队的燕子在空中盘旋乱飞,看得人头皮发麻,当地居民表示活了几十年没见过这种现象。
大量燕子盘旋乱飞,有人怀疑这会不会是地震来临前的征兆,因为此前乐也出现过青蛙满地爬的现象,这些与民间“地震顺口溜”里描述动物的一些反应“非常相似”,尤其是动物“反常表现”: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哄哄,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那么,此次乐山出现的一些动物反常表现与此次3.0级地震之间究竟有无关联呢?我们来分析看看。
我们都知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自然界中生存的动物除了会受到天敌的制约,还与自然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所以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动物就要根据“需求”不断进化自己,这样才能不被自然所淘汰。
动物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像蛇类虽然没有外耳廓,只有听骨和内耳,不能直接听到空气传播的声音,但是却能感受到极为微弱的震动,所以稍微有点震动就会“打草惊蛇”,还有一些动物如、猫、狗等动物的听觉非常灵敏。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或者说在一部分地震发生前,有一些动物确实有可能出现反常的表现,像民间流传的“地震顺口溜”就属于这种情况。
但是,地震属于自然现象,它是地球内部积累到能量超过岩层所承受的极限时,岩层突然发生错位或断裂,能量快速释放过程中造成的震动并产生地震波。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按照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预测地震的发生。而那些所谓动物预测地震“成功”的例子,只不过是一种巧合,国外也曾有地震学家用动物来进行预测地震的试验,其中包括鸡爷鹅等常见的动物,大量试验后得出结论:动物的异常表现不能作为预测地震的科学依据。
所以防震减灾方面,关键是要做好地震预防,包括提高建筑物抗震等级、学习地震逃生及自救方法,以及提高地震预警系统预警的能力等,将地震灾害降至最低。
而对于此次乐山出现燕子盘旋乱飞的异常情况之后,没过几天犍为县就发生3.0级地震,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巧合。
燕子属于一种候鸟,每年秋季气温下降之后开始向南方迁徙,最远可南徙到南半球的非洲南部、澳大利亚等国或地区,而到了来年春暖花开的时节再度返回。现在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正是燕子“回家”的时候。
但是燕子盘旋乱飞之后,“紧接着”犍为县就发生3.0级地震,为何又说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呢?
实际上打开地图就知道,四川的地震主要发生在西部,其次是南部。从地形上来看,这里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相衔接的部分,海拔从4000-5000米的高原地形陡降而下,到四川盆地的“盆底”海拔只有约500米。
这种如此大的海拔高差是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大陆板块相撞形成的,当青藏高原向北偏东方向移动时碰到坚硬古老的四川盆地,所以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衔接处形成一个较大的地层断裂带,这边就是著名的龙门山断裂带。
并且四川发育的并非龙门山断裂带一个,还有鲜水河地震带、康定-甘孜地震带、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金沙江地震带、松潘-较场地震带、理塘地震带、木里-盐源地震带、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8个小的地震带(断裂带),而乐山就处在荣县-威远断裂带上地质较为活跃。
既然大量燕子聚集不是地质灾害的征兆,为何当地人表示几十年没见过这种场景呢?而且既然是“反常现象”,这其中必然有一些异常情况出现才对。的确,燕子大量盘旋乱飞是有原因的,这主要是与它的食性有关。
燕子属于食肉类鸟类,主要捕食蚊子、苍蝇等昆虫,而蚊蝇这类昆虫当气压发生改变或降雨前空气变得潮湿时,飞行高度就会降低,这就为燕子捕食创造了“条件”,并且乐山有青衣江、大渡河、岷江三江交汇,水资源较为丰富,加上靠近有着“华西雨屏”之称的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的过渡地带,气候湿润,在部分山区年最多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
总之,动物能不能预测地震,以上就是大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