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农业部一则通告的发布,让23万渔民失去了工作,而且他们还说,这个决定可能会导致鱼类的再次进化。渔民们为何会失去工作?这样的观点又因何被提出呢?
禁渔通告
都知道香飘飘奶茶可以绕地球一圈的广告吧,其实按照地球的直径来算,我国长江也可以包裹住半个地球。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的长江是我国的母亲河,全长6397千米,跨越了11个省级行政区,其不管是流域面积、水流量还是其流经区域,都注定了长江水中有许多鱼类生活。
母亲河长江
沿江地区的人们也利用江中这些鱼儿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但长期的过度捕捞让长江流域中的许多鱼类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中,虽然国家设置了每年三四个月的禁渔期,但并没有多大的改善。看这些渔民这么不省心,于是农业部一跺脚,下达了禁渔十年的决定。
这可让渔民们坐不住了,抱怨的抱怨、抵制的抵制、转行的转行,最后甚至提出,十年禁渔会导致水里面鱼太多,它们没有足够的食物生存,这可能使得鱼类再次进化。
模拟鱼类进化
长江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一直以来为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尽心尽力”,能给的都给了,除了水资源其流域内的鱼儿们也为渔民们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但人类每年数以万吨的捕鱼量远远超过了鱼儿们的繁殖速度,于是长江流域的渔民们陷入了无鱼可捕,越捕越穷的境地。
长江整个水系中的鱼类大概有350种,其中淡水鱼占到了90%以上,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但人类的过度捕捞和不文明的捕捞方式使得一些鱼类濒临或已经灭绝,许多鱼类的数量大幅减少,体型也越来越小,这样的状况越来越严峻。
曾经生活在长江的白鲟也灭绝了
农业部为了改善局面,于2002年起规定长江流域分段分期设置禁渔期。
禁渔期一般设置在该地区温度比较高的时候,因为这时期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水底藻类和蕨类生物的繁殖,能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而且多数鱼类的产卵期也是在温度较高的时期,禁止在这个时期捕捞,能保护鱼类顺利生产和繁殖,能将禁渔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温度较高时禁渔效果明显
由于长江流域流经的范围和区域实在太大太长,其鱼类和水底生物的生长期也略有不同,于是农业部才将其分为多个阶段分开实施。
十多年过去,禁渔期究竟有效果吗?
数据显示:
仅长江江苏段存活的鱼类,就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61种锐减到110种左右。
曾经在长江流域中四处可见的江豚在2018年时也只剩了1000头左右。从2003年至今,人们也没有再发现过白鲟,直到2019年9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根据评估结果得出长江白鲟灭绝。
长江江豚
不仅如此,长江流域中的中华鲟、刀鱼、中华绒螯蟹都面临着消失的局面,白鳍豚在2007年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之后又在11年后被认定是极危等级,尚未灭绝。
物种的消失绝不是小事,自然生态中所有生物都处于同一个生态链中,环环相扣,即使某一个物种的消失暂时没有影响到人类自身,但如果任何物种消失,长时间下去,人类本身也必会受到反噬。
生物链不能缺任何一条
比如“长江鱼王”中华鲟,作为长江流域中最大的鱼类,体型巨大可达几百公斤,更有趣的是,它在漫长的进化中外貌却几乎没有变化,研究发现它与1.4亿年前白垩纪的祖先非常相似。中华鲟的存在,对人类了解远古时代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华鲟
无论如何,虽然这些物种的快速消失并不完全是因为人们的捕捞行为造成的,但肯定脱不了干系。在每年的禁渔期之后,爱财心切的渔民们更是变本加厉地开始了捕捞行为,就像是要把前几个月没捕到的鱼一次性全都抓回来一样。
并且还有许多人使用炸鱼、电鱼等破坏性捕捞方式,这些都使得短暂的禁渔期命令毫无效果。于是才有了十年禁渔令的决定,2020年,农业部发布通知,最迟从2021年1月起,长江流域开始全面禁渔,商业捕捞行为全面禁止,个人垂钓者也只能使用一根鱼竿。并且严令禁止使用电鱼、毒鱼等破坏性方式,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破坏性捕捞方式
2021年的2月10号,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
此次十年禁渔计划,共计有11.1万艘的渔船退捕上岸,涉及到的渔民人数也多达23.1万。
禁渔计划过去一年多,长江流域中的鱼儿们有什么变化呢?禁渔计划开始后,江中的许多鱼类数量逐渐回升,2021年4月还在长江流域中发现了濒于灭绝的达氏鳇,曾经数量骤减的江豚也时常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鱼儿们的兄弟姐妹们增多了,许多许久不见的亲戚朋友也回来团聚,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得以慢慢恢复,但却有渔民认为,这些成群结队的鱼类会由于没有控制其繁殖数量而在十年之后爆发到长江水中没有足够的食物可吃。甚至还提出,鱼儿们会因为数量太多没有食物而开始进化。
鱼泛滥会导致进化?
这些说法可能乍一听觉得有些道理,但真的经不住琢磨。首先人类大肆捕捞长江流域的鱼类也才几十年时间,在这之前,它们不就是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吗,种类数量甚至可能比十年后还更多,人家也没有被饿死的情况吧。
说到进化就更离谱了,人类从猿进化过来花了三百万年的时间,更不要说猿类之前的进化历程有多久了。
人类进化
短短十年,长江流域中的鱼类要怎么进化成新的物种,这个时间它们连基因都变异不了,况且物种的每一次进化都需要适应环境,这个适应过程也是非常长的,它们会判断这些进化适不适合继续下去。
禁渔期间虽然捕捞行为被禁止,但农业部对其的监测和科学家的相关研究并不会停止,如果真的有鱼类有异样,人们也不会完全处于被动。
时刻观察着
不仅如此,禁渔期间也不是只有鱼类会繁衍生息数量增加,水底的藻类、蕨类植物也同样会生长,少了人类的打扰,它们也许还会繁殖得更好,担心鱼类吃不饱这个问题倒是大可不必。况且就算水中的自有食物确实满足不了鱼类的生存,农业部也会在监测到这一情况后投入相应的饲料。
总之,长江流域的长期禁渔不管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是防止物种消失的措施都是有必要的,虽然十年禁渔让许多渔民失去了经济收入,但以长江流域当时的鱼类生存状况来看,渔民从中能获得的收益也非常多,并且与造成的损失完全不对等。
当初的渔业也是十分发达
好的总是值得等待,如果鱼类在禁渔期间重新恢复生机,种类和数量都回到从前,再加上人工投放的鱼苗,到时候只要将捕捞量和捕捞行为合理控制,就可以很好的兼顾生态和经济的关系。
如果还是有人担心鱼类会不会在禁渔期间进化,这些人不妨想一下。如果不禁渔,别说它们连进化的机会都没有,甚至连香火都延续不下去,想一想这也未免太残忍了。
要是失去了鱼类这一物种才是真的可悲
人类对动物的捕杀贯穿整个人类历史,早先人类也曾被恐猫等生物作为食物,但捕猎为生和贩卖盈利却完全不同。日本太地町有着多年捕杀海豚的历史,其残忍程度无法直视,而且当地人完全不觉得他们的行为有错。
可爱的海豚
海豚因其可爱的外貌和易驯服的性格深受人们喜爱,日本太地町人也是将其捕获之后贩卖给水族馆等机构获取利益,其实如果只是少数的海豚被捕获出售,虽然待在水族馆中没有自由,但至少留下了一条命,还算说得过去。
令人愤怒的是,当地人为了选择更好的海豚卖更高的价格,会利用声呐设备将成群的海豚吸引至一个海湾,然后将其堵住,在选择了他们需要的海豚之后,为了不让其余海豚回去报信,这些人会将所有剩下的海豚残忍的杀死,海豚的血则将整片海湾染红。
日本捕杀海豚
海豚湾的事情被一位环保学家记录下来并制作成了记录片,该影片还获得了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记录长片。#金猫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