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曾问过我,明明你是财经媒体记者出身,为什么要离开媒体,为什么要独立做公众号?为什么还只做一个关注小人物的公众号?
在做显微故事之前,我做过7年科技财经报道,以旁观者和记录者的身份参与了2013年至2020年互联网行业的兴衰变化。
但我始终有一些疑问:报道中那些振奋人心的数字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它们是否真实存在?这些数字背后又有哪些没被这些“大佬”所感知到的故事?
聚光灯下的“大人物”似乎带着面具,无论这张面具多精美,见久了,你自然对那些面具的微笑也有些乏了。相比之下,那些藏在数据背后的小人物反而更真实得多。
怎么才能记录这些真实?没有比故事更好的载体了,如果没有故事,所有的数字是能是数字,所有的情感必然在时代浪潮里飘散。
我尝试的发了第一篇小人物的故事。没想到获得了许多喜欢。在那以后,我意识到,原来每个人都和我一样,关心身边的小人物们。
无论这些人是不是公司创始人、行业专家,真实的故事本身就存在影响力,我要找到那些藏在数字背后的人。见微知著,用数字背后的人和他们的故事,记录时代。
最开始这个尝试被许多人质疑:你们专注小人物,能坚持几个月呢?
现在时间给了答案:如今显微故事已经坚持了2年了,并且市面上有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记录小人物。
大家记录的方式不同,或是图文、或是短视频、或是纪录片,或是形成书册。
而今天,我们将要讲述的则是一本讲述普通人的是数字生活纪实书籍《有数:普通人的数字生活纪实》。
文 | 方园婧
我是带着疑问翻开《有数》的。这本书由科技公司、青年学者、特稿作者等不同群体联合发起与组成的数字原野工作室编撰,扉页上写着“普通人的数字生活纪实” ,一共381页,有36个独立故事。
我很好奇,36个故事怎么去描绘“数字生活”这个庞大的命题,尤其是“普通人”这个没有边际、大众又熟悉的群体。
作为一个关注小人物的公众号,我知道这个命题的难度,同时我也知道这个命题的价值所在——数字生活作为趋势,已然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一部分。
图 | 骑手,是城市生活最不可或缺的小人物
当你拿出手机点外卖时,收到信息取快递时,数字都会通过网络传递到终端然后提供相应服务……
便捷的生活背后必定有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运转,而维持这个系统运转的,除了技术,离不开普通人,了解了这群普通人,也就是了解了数字生活的底层逻辑。
不过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面前:数字生活是属于大众的产物,所有人都被网络纳入了这个生态中,个中关系复杂、又充满了冲突,我们倾尽全力,也只能看到冰山一角。
看哪一角、怎么看很重要。
幸运的是,《有数》交出的答案不错:书籍从数字平台参与的数字化切口出发,通过个体、地域、代际关系、新场景、世界看待中国数字生活的五个维度、用36个故事,尽可能徐徐描述了最为普通的人群在这个浪潮中的生活。
图 | 《有数》的部分故事
当你翻开这本书时,你会发现每个人物都那么熟悉,生活中就能对应上的;也会发现那些故事很平凡,每天都在上演。
同时你也会承认,这本看上去创意平平、缺乏跌宕起伏,没有“大明星”站台的书,又那么吸引人:它用平铺直叙的语气,缓缓掀起了生活中最为常见地一角。
这也是为数不多,用非虚构地手法,将一群普通人推到台前地纪实文学。
在聚光灯汇聚在“普通人”身上时候,我们也会不自觉思考:技术是什么,带来了什么,还能做什么。
正是这些思考,让这本书的现实价值不止于纪实。
写人物是一件困难的事,写普通的小人物更是难中之难。
难在题材普通、人物过于平凡,难在经历各异,捕捉个人情感变化,难在要通过个体的经历去展现时代变化时,被采访的对象着实朴素,难以被以往的媒体语境捕捉:他们的身份“不够量级”、他们的故事“不太有代表性”、他们对市场的看法“不具备参考意义”。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报道出来的“小人物”故事总是有来自高处的审判目光,杂揉进了许多重任与赞歌,与现实生活充满着隔阂。
但在《有数》这本书中不一样。同以往的采访纪实不同,这本书的作者一部分并非写作“科班”出生,他们是来自各个学校不同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本科生。
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媒体训练,也没有被流量荼毒、取悦市场,所以在阅读他们的文字时时候,你会感觉到“野”——既是观察上的野,也是写作上的野。
在《当一个女博士决定去送外卖》这篇文章,作者周南是一名无法返校的女博士。
和其他诸如《xxx博士》送外卖的新闻稿件采用猎奇、三方视角浮光掠影集中在“女博士”送外卖这个新奇点,最后深化主题“骑手太累”、“职业无贵贱”等流水线记录不一样,周南选择加入骑士,用亲身经历的方式来观察。
图 | 在华强北,一名女骑手走过奢侈品广告牌
在成文中,周南没有选择虚与委蛇的暗示,而是用最朴素的语言将她在这个行业看到残酷一面记录:老实人会被欺负、人变成螺丝钉没有思维、来自底层之间的歧视、以及属于骑士们“日言日语”的阿Q精神;但同时骑士们漂泊在城市之间的温情,也同样存在。
也是因为大家是“野路子”,不拘一格的方式观察、写作,勾勒了《有数》最为触动人心的细节。
此外在人物题材上,《有数》也进行了创新,并不止于故事或者人物经历的本身,还提出了思考,上升到了“道”的层面。
以往媒体报道的“小人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人物——大多是被时代顶上热搜的普通人,本身就具备话题性,对大众的遭遇缺乏关注。
图 | 留守农村的女人,在书中成了主角
但《有数》真正的选择了“小人物”,就是那些描述了你瞬间能在脑海里对应出一个熟悉人名的小人物,比如用二维码收费的小商户、每天入门管理登记防疫的网格员、执拗的要把老人机换成智能机的奶奶,疫情不得不上网课的学生,以及因为孩子玩手机而濒临崩溃的家长。
在关注老年人使用手机上,《老人摆摊卖菜,子女家中收钱?》中提到的一个细节让我感受特别深:大妈对着拿出手机要支付的年轻人说,能不能给现金,网络支付钱落不到自己手里,没安全感,像是在给孩子打工的,随后年轻人奔波去换钞票。
这个细节打动我的地方在于,这个小场景背后蕴含的中国传统情感和当下社会的冲突:
在传统观念中,大家戏谑儿女是来讨债的,老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孩子的,是无私奉献的。
但社会结构和观念的变化,更强调“个人”意识的情况下,让老人们变的有“私心”开始为自己盘算,两种思想的冲突被支付方式这个导火索点燃,普通人的担心、小心翼翼、与惶恐尽在不言中。
相反在大众认知里怕麻烦、“自我"的年轻人,则在这一刻无私,愿意为了一个老人的请求,四处换钱。
这种细节情感的冲突,不仅让小人物的感情更加具体,同时也让大众开始反思,原来焦虑不止是一代人的专利,而是每一代人都有,需要倾听。
再者,《有数》不是单一的维度在记录普通人的生活变化,选择了更开阔的视野,从不同身份的普通人的网络生活出发,这些生活平铺在城市、县城、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构成了完整的切片一脚——既厚重,又充满多样性,没有统一的角度。
图 | 老年班里学习用智能机的老人们
你在书中可以看见大城市奔波的众生,也会看见“精英”面对文化冲突时候的迷茫;会看见县城的滞后与局限,也会发掘嗅觉灵敏的先锋将创新砸进生活的过程;会看见在朴素的乡村里,当地人通过“互联网”和城市抢人,也会看见游子徘徊不定的选择。
身份、性别、年轻、民族……种种不同,交织成了一个庞大的现实社会,在各方利益的角逐下,个体选择凸显的人性又是那么相似且温暖——总是有那么一些瞬间,是顺应人性,而非商业属性的。
比如被认定为“传统弱势"群体的盲人程序员王孟琦,拒绝走成为按摩师这条平稳又保守的道路,孤身从河南小城来到深圳,像看天书一样的学完代码,然后加入腾讯无障碍项目,就是为了让其他的盲人兄弟摸到另一种可能。
图 | 盲人程序员王孟琦
而在凉山彝族村落,村子里的主播们在面对"卖惨"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时,选择了牺牲小我,保全大我——这背后固然有当地的大局考虑,也有个人的妥协无奈。
有血有肉、情绪起伏,思维的冲突,布满曲折的道路,以及娓娓叙来不经修饰的文字,才构成了最真实的大众生活。
作为一个专注于小人物的公众号创始人,如何创作价值,同时兼顾和商业价值,总是被追问的最多的。
我相信在《有数》这本书面世之时,也面临许多这样的质疑。
我将这个质疑抛给了《有数》的团队,他们也很坦然的告诉我:从一开始大家并没有想着要出一本书,而是想去思考“一家科技企业到底能给社会带来什么价值,这些价值是如何发生的”——作为科技公司和青年学者、特稿作者联合搭建起来的团队,社会对他们的期待总是更多一点。
图 | 团队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掉队的人”
在思考的过程中,大家通过超40万字的手稿,看见了不同人眼中的数字中国,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了复杂社会中人性的多样性,也发现了数字生活局限的一面,觉得应该有所记录,才有了这本“不是标准答案”的书。
我想,这也许是这本书的意义:真诚且真实。
真实体现在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发生过,真诚在于没有多加修饰就展现在了大众面前。双重的“真",让每个人都有了不同答案与思考,建立起了对“数字社会”的链接。
在这个过程里,有一些东西在被重构。
大家都在倡导“科技向善”,但科技只是一个工具,且日新月异,已经很难有人能具体说出这个向善的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只当作一个坦然的结果。
过度的坦然接受,也带来了许多弊端——虚拟经济的发达,让大家丧失了“实感”,以至于患上了都市病,总是在虚无之中寻找寄托。
《有数》团队则从虚拟恋人的角度去阐述了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并且这种原因在乡镇中更为明显:父母要和手机抢夺孩子的关注、留守儿童与城市的教育问题。
缺乏实感的另一面,则是信息茧室筑起的鸿沟。而当《有数》将步伐迈进不同群体时,这个原本建立在算法、喜好、流量上的娱乐虚拟世界,开始呈现出严肃的一面,由此引发大众的思考。
在《有数》里,许多故事不完美。不完美在于没有 Happy Ending,凉山的主播们依旧贫困,湖北县城里的主播依旧人气寥寥,普通人经历实在是缺乏跌宕起伏没有能拿到逆天剧本……不完美还在于,步伐不够远,玉门关外的黄沙没有到访,世界屋脊上的纯净之地,尚未涉及,以及科技发展不均衡,城乡、代际之间,依旧有明显差距。
图 | 张伟和吕帅霞(右)正在直播
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有数》36个故事能涉及的还是太少,或者说仅靠一家公司力量也太为微薄。
但这也是《有数》最大的意义所在:《有数》没有忽视那些冰山下的问题,它选择直面了那些不完美,并愿意去呈现不完美。
不完美在呈现的过程中 ,也衍生出另一重意义:真实、和平。
以往的历史总是属于少数人,永远不会分普通人半点笔墨,总是少数人替大众决定,并撰写史书阐释这些决定的必要性,可以说,那时候的社会是自上而下的在发生改变,高效却缺乏温度和包容。
在社会崇尚尊重的当下,这种由上而下的凝视带着批判意味,意味着脱节。
相反《有数》这本书,由一群非虚构写作者、青年学者、科技领域从业者等自发组成,他们视角更微观,也更倾向于记录每个人的生活如何数据上的变化,而这些数据又是如何为科技所用,进一步服务到更多的人。
图 | 网格员欧梦婕在帮居民解决扫码问题
这些人物纪实,将顺着文字传递回数字平台,再传递给每一个业务线,最终再传递给市场,形成浪潮,最终自下而上的改变历史潮水的方向。
可以说,这种“观察”角度的改变,对于在数字化生活中充当主力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意义更为深远——当我们放下脚步去关注掉队的弱势群体需求时,科技才能真正成为普惠大众的工具。
而对于社会来说,真实记录、坦然面对,多种角度去接纳不同声音时,愤怒必将被思考替代,争执将被客观取代,不同人群之间的误会则会被理解消弭。
这也是数字化生活最重要的意义:每个人都能发生、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