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入冬,倒春寒攻入江南,究竟有多冷?预报:暴雪、暴雨齐上阵

倒春寒来势汹汹,影响范围到底有多广?

经过了3月上旬以来全国大范围“超前偏暖”的过程,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区域外普遍较常年同期升温4-6度,西北、华北、长江流域等局部地区升温幅度甚至超过同期6度以上。

然而,在3月即将过半的时候,两股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上线启程南下,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因此我国除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省等少数几个省区外,大部分都将有明显的降温出现,所以这波降温太迅猛、太冷了。

并且,强冷空气南下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交汇,也将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过程,所以这一次是南北都下,北方以降雪或雨夹雪为主局地有大到暴雪,南方则以降雨为主局地有强对流天气出现。

而在冷空气和雨雪等共同作用下,不少地方也出现气温骤降的情况,局地降温达20度,如省会城市中的杭州,3月16日的最高气温达29度,但是到下周二(3月22日)的时候最高气温将可能会降到9度,看到没有妥妥的大降20度,大有“穿越式一夜入冬”的节奏。

问题来了:今年倒春寒为什么这么强?

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展开分析,也就是全球气候变暖状态下的气候波动、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极地涡旋强度和位置发生变化。

1、全球气候变暖

受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超量排放的影响,地球温室效应在不断增强,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波动有所增强,所带来的极端气候或天气事件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致灾性也会增强,我国气候是全球气候的一部分,大的气候环境存在波动,局部也将会受到影响,而局部的气候变化也会对全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根据2021年《中国气候公报》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的年平均气温是10.5度(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年平均气温),较常年(1981年至2010年)偏高1.0度,属于1951年以来最高,而区域性高温过程全国共有9次,比常年偏多5次,属于1961年以来最多。

而相比来说雨量较为丰富的珠江流域,2021年降水量却偏少,而位置偏北或位于北方的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以及松花江雨量均偏多,这些都说明气候存在波动,而从数据来看似乎降水线也有北抬的趋势。

并且我国2021年冬季(1月和2月)气候方面还呈现出寒潮过程多、极端性强、影响范围广的特点,不少地方降温幅度达12~16度,尤其是中东部地区多地最低气温达到或突破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例如北京南郊最低气温达-19.6度,所以说气候真的变了,而且变得更为极端。

2、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拉尼娜是大气和热带海洋共同作用的产物,它是赤道中东部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通常来讲就是这一区域的海面温度要连续6个月低于常年0.5度以上才能确定拉尼娜形成或“回归”。

而贯穿于2021/2022年冬季的拉尼娜现象还在继续发展,根据NOAA的观测数据显示,Nio-3.4的关键指数区已经达到了-1度左右,而这个指数是拉尼娜现象增强的表现。

所以拉尼娜的增强,这就意味着由此造成的沃克环流也在增强,进而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而相关数据表明,拉尼娜的回归对于我国来说可能会出现“冷冬热夏”的情况,由此来看拉尼娜的“降温效应”还是存在的,拉尼娜的持续发展可能会导致我国冬天“更冷”

3、极地涡旋强度和位置发生变化

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其“老家”主要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至蒙古一带,也就是我国冬季会受到亚洲高压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冬季风强度处于中等值,但是当极地涡旋的位置和活动范围、强度出现变化时,对于我国就会出现“冷”或“暖”的情况,例如当极地涡旋偏离极地向南移动时,往往会导致寒潮活动增多增强。

“晴带雨伞,饱带干粮”,正值冬春交替季节,气候波动较大,天气也是反复无常,大家要注意保暖,及时增减衣物,谨防感冒。

关键词: 拉尼娜现象 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

推荐DIY文章
主机存在磨损或划痕风险 PICO4便携包宣布召回
穿越湖海!特斯拉Cybertruck电动皮卡可以当“船”用
vivoXFold+折叠旗舰开售 配备蔡司全焦段旗舰四摄
飞凡R7正式上市 全系标配换电架构
中兴Axon30S开售 拥有黑色蓝色两款配色
荣耀MagicBookV14 2022正式开售 搭载TOF传感器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