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没有意外状况的315。
两个多小时的315晚会,曝光了包括直播打赏骗局,翡翠直播的江湖骗术,被操纵的口碑,免费WiFi的信息安全隐患,小学生抽奖陷阱,“土坑”酸菜,变味粉条,软件捆绑下载乱象,骚扰电话,儿童智能手表安全隐患,失速的电动自行车,非标电线电缆,医美培训乱象等在内的共计13类问题。
与往届相比,被曝光的问题依然还是集中在几大领域:互联网平台经济、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等。其中,互联网平台经济依然是这届315关注的重点,被点出的13类问题中,关于互联网乱象的就占到7类。
虽然今年增加了对直播乱象的曝光,但无论是直播间刷单、控评的手段,还是软硬件产品隐藏的信息泄露风险,以及无孔不入的骚扰电话和令人头大的软件捆绑下载,都早已是横行网络多年的固疾。这些被曝光的问题,已经难以引起更多消费者的震惊。
这届315所点名的公司,大多是消费者很少听闻的中小公司。
如,男运营冒充女主播骗打赏的虚假直播,矛头指向的是行业链上的中小直播运营传媒公司聚享互娱、华亿播、亿泰传媒等。
又如雇佣水军、万词霸屏、篡改标题、负面消息网页404、删帖等被操纵的口碑营销,矛头指向的是英迈思、珍岛网络、上海牛推信息、四川刻羽云、上海顶匠、天津企航等公司。
今年315被点名的上市公司中稍有名气的算是容联云、新日和小牛电动,三家公司市值分别为2.4亿美元(约合15.3亿人民币)、25.93亿人民币和6.35亿美元(约合40.4亿人民币),它们距离百亿都还有着不小的距离,更别说与知名大公司之间的差距了。
今年的315,没有大鱼。
A
自1991年首届315开播以来,315晚会已经举办了31届。随着互联网深度影响人们的消费生活,互联网企业也逐渐成为315晚会的常客。
纵观往年的315,2013年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2013年之前,315更多曝光的是传统消费领域;2013年之后,不少互联网大厂成为被315点名的对象。
2013年,首次被点名的互联网大厂是网易和高德地图。
315曝光了网易等第三方公司通过加放代码窃取用户cookie(cookie被视作用户的网络身份证,包含用户在网络上的浏览记录、IP地址、网卡号、用户名、密码等信息),偷偷跟踪用户浏览行为的行为。
高德地图则是被曝出共享定位服务非法收集用户信息,此举侵犯了使用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问题曝光后,高德彼时立即做出了解释,称央视曝光的是两年前的旧版本,当时受制于分享到微博的技术方式,采取了模拟用户登录方式。自2012年5月以来,微博改变了登录方式,高德地图后来也改变了第三方登录和认证方式,现高德地图安卓版已全部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公司之外,跨国巨头苹果也曾出现在2013年的315上。315晚会报道了苹果手机售后服务“内外有别,双重标准”,引起了中国广大“果粉”的愤怒。2013年4月,苹果中国官网挂出署名苹果CEO库克的《致尊敬的中国消费者的一封信》,就“售后服务内外有别”行为正式道歉。
2014年,被315曝光的大厂是百度。百度搜索推广为“老陶家黑发散化妆品”提供的4款加“V”商业推广,被国家工商总局批为严重违法广告。此外,还有50位作家联合署名发出《三一五讨百度书》,抗议百度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侵权行为。
到了2016年,饿了么虚假外卖店被315点名,称“饿了么”平台存在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甚至默认无照经营的黑作坊入驻等违规行为。一些黑作坊餐馆的照片看着干净正规光鲜亮丽,但实际却是油污横流,不堪入目……甚至还有无证经营的黑作坊。
饿了么官方回应称已经紧急成立专项组,下线所有涉事违规餐厅,并连夜部署,核查全国范围的餐厅资质。
淘宝网、大众点评的刷单现象也被315揭露。只要花钱就可以把店铺的信誉度和销量刷的很高,即使是一个没有真实货物的店铺,也可以通过发空包刷出信誉。
2017年被315点名的则是互动百科、支付宝。
互动百科被曝光利用创建词条的方式向用户收费,而这些词条没有审核,造成了大量虚假信息存在。
支付宝因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漏洞“中招”,在315现场的测试中,可以使用软件后期修改人脸图片进行脸部识别,从而绕过网络实名认证系统。
不过,从2018年以后,互联网大厂的身影在315晚会上逐渐减少,今年315更是再无互联网大厂身影。
B
纵观315曝光的各类乱象,大多都与往年有所类似,涉及的主要问题,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类:
一类是操纵搜索结果。315早在2017年就曾曝光过互动百科通过收费来创建词条,给钱就上的行为,只要花4800元钱就可以开通“百科词条认领”的服务。
一类是违法虚假广告信息。2021年的360浏览器、UC浏览器,也被曝光随便打开或搜索首先出现的都是广告而不是有用信息。
还有一类是泄露用户隐私、侵犯信息安全。这方面的案例几乎已经成为每届315的固定节目。
2014年曾曝光大唐电信旗下的高鸿股份泄漏个人隐私,手机里的恶意程序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实现远程控制,偷偷获取个人信息,应用删都删不掉。
2019年曾曝光一种“探针盒子”,公司会将这类盒子放在商场、超市、便利店、写字楼等地,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搜集个人信息,信息详细到甚至包括婚姻、教育程度,收入等。
2021年曝光的是科勒全国门店安装的雅量科技的摄像头,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信息,存在危害用户隐私安全的行为。
另外,像今年报道的免费WiFi,在2015年的315也有曝光,不过当时针对的WiFi是公共WiFi,当时指出全国的公共WiFi有21%存在安全隐患,连接以后会导致用户隐私泄漏。
令人讨厌的弹窗广告、软件捆绑,也是315老生常谈的话题。
2013年的315,就曾曝光四川一家广告公司向用户绑定垃圾广告。2021年的315,曝光过老人机的清理软件问题。用安卓机的老人,看新闻时不小心点到提示就会跳转到一个下载链接,莫名多出很多不知名软件,本想着用清理软件让手机运行更快些,没想到下载后却导致手机越来越卡。
C
没有大鱼的315,并非新的消费问题不再发生,更不是知名大公司不再发生新问题。
例如,在所有的消费娱乐领域中,互联网依然是被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据中消协披露,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044861件,同比增长6.37%,其中,在服务大类投诉中,互联网服务投诉量高达102674件,投诉比重为9.83%,排名第二;在具体服务投诉中,经营性互联网服务投诉量63730件,同比增长6.77%,排名第一。
只不过,消费者的投诉维权渠道已经不用非等到每年的315。随着消费者的投诉渠道增多,如社交媒体、内容社区、官媒留言板等渠道的出现,消费维权监督正在变得日常化。
比如今年2月,58同城就因柬埔寨血奴事件被不少官方媒体曝光,登上热搜后,58同城也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不过,据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后续回应,柬警方通报的初步调查结果认定所谓“血奴”案纯属编造。柬方媒体报道称,当事人李某(31岁)和3名涉案人员已被依法起诉。
随着更多监管投诉渠道开始发挥作用,可以想象,未来的315或许会变得越来越没有意外“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