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国人失眠背后,这一大健康细分赛道即将起飞?

当代人想要睡个好觉正变得越来越困难。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我国差不多有3亿人睡不好觉。失眠人群中,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睡眠问题最为突出。而纵观全球,睡眠障碍率也高达27%(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这些数据背后,是每个个体在深夜的辗转反侧和心理煎熬。

(我国居民睡眠情况 图源:《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

要知道,长期睡眠不足会引起或加大患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症、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损害认知、记忆、代谢和免疫系统。睡眠障碍不仅能引发和加重多种慢性疾病,其本身就是一种值得关注且损害很大的慢性疾病。

为了改善睡眠状况,人们开始不遗余力地寻找帮助自己改善睡眠的方式方法,比如规范作息、饮食调节、运动健身、放松舒缓,以及尝试使用各种科技产品来帮助和改善睡眠,从而催生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

面对全世界人民共同遭遇的难题,睡眠障碍这场“战役”无疑已经打响。

3亿国人睡不好背后,一个大健康蓝海市场正在浮现

3亿国人睡不好,正成为医疗大健康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全球睡眠状况及睡眠认知最新调查数据和睡眠医学最新成果》显示,30.9%的人入睡需要30分钟以上,0.9%的人需要药物助眠才能入睡,睡眠障碍困扰着大量的人群。

但睡眠障碍很难治疗。原因在于,睡眠障碍是许多疾病的综合症状表现,这些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精神分裂、可能因为代谢紊乱和免疫下降,以及一些躯体疾病,甚至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等,这些疾病成因所涉科室、分类均不同,对医生的专业度要求极高。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导致睡眠障碍在诊疗方式上存在三大困境。

·一是专业的治疗诊所很少,且大多分布在大城市,难以惠及更多的人群。

·二是睡眠医学专业人才稀缺,且大部分在公立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室,使得患者就诊困难且效率偏低。

·三是大多数的就诊过程缺乏数据和高效的一站式睡眠管理平台,这使得夜间数据监测体系缺失,并缺少远程闭环生态管理,治疗效率较为低下。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目前行业内有不少的尝试。其中,正在兴起的生活方式医学逐渐开始受到更多人的了解和认可。

具体来说,生活方式医学是通过干预生活方式进行治疗和管理疾病的新兴医学模式,其是指通过饮食、运动、压力管理、戒烟以及其他各种非药物治疗方式控制疾病。这些改变并不复杂、耗时和昂贵,通过常年的措施,如提高锻炼、尽量减少久坐时间、均衡的健康饮食、保持健康的体重、不吸烟、适量饮酒和维持社会交流等,就可以显著提高健康水平。这种医疗健康方式,最近在全球广受欢迎,被称为生活方式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以疾病为中心,生活方式医学以人的生活方式和致病原因为中心。

可以这么理解,以前慢病病人主要是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情,而生活方式医学则需要慢病人群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延缓和控制病情的持续发展。针对慢性疾病的成因,生活方式医学主张通过对生活方式循证医学改良,以非药物、非手术的方式达到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中,生活方式占60%。而目前的慢病主要都是生活方式病,只要改善了生活方式,慢病发生的概率就会小很多:临床研究表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对心脑血管病和代谢性疾病的总体有效率(预防、逆转、康复)超过80%,并能够改变超过500个人类基因的表达水平,抑制促癌基因的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明确的抑制和逆转作用,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5年存活率。睡眠障碍作为慢病的综合症状,生活方式的改善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在面对睡眠障碍这一慢病时,我们发现仅靠传统的药物疗法难以达到良好疗效,而通过心理+物理+帮助人们科学制订长期有效的生活方式指导和干预,再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技术,是可以实现睡眠障碍的逆转和康复的。”速眠科技创始人韩振亚表示,随着生活方式医学理念和技术的普及,可以预见慢病治疗与健康管理将发生巨大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生活方式医学更偏重在疾病预防这一前端,这与国家政策的趋势是一致的。近几年,国家政策开始对疾病的防治落点前移,要求实现从治疗到预防的转变,对慢病亦是如此。例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将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作为重要指标之一,要求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不仅如此,我国的养生理论也与生活方式医学的理念不谋而合。在我国古代,中医就有提出“治未病”的理论,意在强调防患于未然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另外,欧美的医学理念也印证了生活方式医学的可行性。据《英国运动医学杂志》发布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以慢跑为主的运动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有不错的效果。例如每周慢跑50分钟,可有效降低27%的过早死亡风险。除此之外,跑步也与降低30%的心脏病风险和23%的癌症风险有密切相关性。

可以看到,在政策和中西医理论的加持下,生活方式医学这一新兴赛道正在逐渐浮现:其对于睡眠障碍治疗或慢病管理为主的市场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从而也拥有了巨大的商业想象空间。根据沙利文的行业报告,2020年整体慢病管理市场规模4.1万亿,且仍在不断增长中,这给了生活方式医学赛道不错的增长潜力。

依循生活方式医学这一大思路,行业内的入局者们已经开始行动。

机遇与挑战并存,生活方式医学赛道如何破局?

面对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空间,众多企业纷纷入局生活方式医学赛道。

不过需要提及的是,尽管市场前景看上去很美好,但生活方式医学仍面临着巨大挑战。要知道,预防型健康管理已经提了几十年,却在此前并没有成为市场主流。这背后除了国民健康管理意识有待提升之外,另一个难点在于如何做到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方案落地十分困难。这在慢病的院外管理领域,早有验证。

那么,在巨大挑战之下,行业目前在如何破局?

互联网大厂的做法是通过自身“互联网基因”入局预防型健康管理领域。比如百度健康推出在线问诊服务平台、糖尿病中心、百度健康医典等产品,打造互联网医疗生态;阿里健康不断完善医药电商模式,并推出自营业务“慢病福利计划”等;腾讯则在慢病管理领域推出过糖大夫智能血糖仪等产品。各个大厂目前皆取得了一定效果。

除了互联网医疗介入到预防型健康管理外,不少企业也在尝试更进一步,即持续深入到医学端。比如缦合·北京与领创医疗推出了缦合·北京领创生活方式医学馆,定位在高端医疗服务;生命说则是通过 E2B2C(Education-to-Business-to-Customer)模式为用户提供生活方式医学服务,现已在全球建立了21家健康管理中心……

速眠科技首次倡导通过生活方式医学解决睡眠问题,“解决睡眠问题第一步是先学会睡个好觉。生活方式主要分为吃、动、睡,通过这三步的改善即可解决慢病问题,即通过干预慢病患者生活的饮食、运动量和睡眠节奏,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教育和训练,让患者知信行并逐步掌握健康生活方式的技巧和方法,找回健康状态。”速眠科技创始人韩振亚表示。

以防治睡眠障碍这一慢病为例,速眠与中国睡眠研究会、京东健康,一起成立了京东健康优眠中心。该中心面向全民传递健康睡眠生活方式,开展互联网义诊服务,用户在家就能获取睡眠健康解决方案。另外,依托线上京东健康优眠中心、线下三甲医院睡眠中心及优眠门诊网络,速眠在全国设立睡眠医学专家基地,推动睡眠分级诊疗,以缓解睡眠疾病医患供需矛盾。

落地来看,优眠通过整合优质行业资源,打通了病人、医生、医院和数据,实行多学科诊疗,为患者带来了更优质的医疗体验,其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

一是医院层面:优眠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三甲医院针对睡眠障碍的临床诊疗建立了合作关系。

·二是医生层面:优眠门诊中心汇集了百位国内外顶级专家,以及全国上千名优秀的医学专家,通过开展跨学科诊疗模式,多学科联合会诊形式,为患者提供专业精准的诊疗方案,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三是数据层面:优眠通过云医数据+AI诊疗+万物智联,实现来访者的全生命周期的全流程管理,临床治疗数据便捷、可视、共享,实现访者门诊诊疗+居家治疗的需求,为其提供清晰的治疗方案。同时,优眠联手京东健康APP,打造互联网睡眠医学中心示范专科“优眠中心”。

·四是患者层面:优眠不仅遵从患者需求至上的品牌理念,优势还在于它建立了院内院外、软硬件一站式医疗综合解决方案,是国内少有的研究型临床集精神心理/内科/中医的睡眠垂类全科门诊。

但众所周知,慢病防治中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往往是影响最终效果的重要因素,加之慢病患者需要长期、密切的监护及管理,集中化的医院并不适宜。这些都是慢病管理的难点。

睡眠障碍成因复杂,睡眠医学涵盖作为新兴的交叉型学科,速眠为给用户提供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帮助用户真正解决睡眠问题,创新性结合跨学科诊断,以及多学科联合会诊,引进世界多所著名高校的脑科学研究理论成果,成功研制出运用脉冲磁靶向技术的速眠脉冲磁治疗系统,从而解决慢性失眠患者的失眠障碍问题。

据悉,速眠脉冲磁治疗系统通过32项权威专利认证,是行业内领先的实时监测与治疗一体并通过NMPA认证的助眠“黑科技”,非药物安全有效,达到改善睡眠质量、缩短入睡时间的真实疗效,开创了全新的“数据采集-动态分析-智能干预-医患互动”全流程健康睡眠管理服务闭环,并将国际领先的CBTI治疗策略认知行为疗法与睡眠科普、音乐疗法、正念冥想、放松训练等有机结合,整合互联网与睡眠健康行业资源,聚焦于为用户提供睡眠健康专业、精准的健康睡眠服务,帮用户重新找回丢失的健康睡眠生活方式,实现居家享受健康睡眠。

打造诊前的主动睡眠管理(穿戴式设备、睡眠环境管理),诊中的失眠精确诊断与干预(量表评估、医疗监测),诊后的睡眠管理与服务(解决方案、院外健康管理),为患者端、医院端提供全流程的健康睡眠管理系统,进一步打通线上与线下服务、院内与院外管理,这带来的好处是真正实现医疗多场景融通,更精准、更贴心、更便捷地解决千万用户的睡眠障碍需求。

数据可以一窥实际效果。自2014年以来,速眠已累计帮助患者减少药物服用达到了300万粒。

综上可以看到,生活方式医学在睡眠障碍这一困扰3亿国人的慢病难题上具有明显的效果。从睡眠障碍出发,生活方式医学在更多慢病的预防与治疗上将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中国大健康行业的革新与未来

自上个世纪90年生活方式医学被提出以来,其在中国逐渐生根发芽,且有长足发展的趋势。

从国内当前的大健康行业格局看,整个市场仍以医院的医疗服务为主,但优质医疗资源始终是有限的,且存在因地方不同、因医院不同导致的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因此现有的医疗条件无法有效满足14亿国民多元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不仅如此,预防型的健康管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被市场和公众忽略的环节,但在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之下,人们对于健康管理的认知开始有所改善,健康消费热潮开始有井喷的潜力。

更重要的是,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来临,慢病管理需求将持续提升。七普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已经达到了18.70%。而根据《中国城市人口健康报告》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30%,慢病防控的压力还将加大。

针对这一挑战,“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均提出了“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及明确了“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的发展目标。另外,《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推出,以及国家卫健委主导的《推进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20年工作计划》对“中西结合,鼓励中医,从非药物疗法寻找救民之道”的倡导,皆在表明防控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的头等大事。

在这个过程中,具有“非药物”特性的生活方式医学理念在慢性病防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当下慢病管理的重要实践,行业机遇无限。

当然,任何产业都需要坚持长期主义。生活方式医学作为新兴赛道,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需要时间的验证与沉淀。

在这个过程中,行业入局者们需要保持初心,不断深耕与突破,方能抵达更远的未来。

关键词: 生活方式 睡眠障碍 解决方案

推荐DIY文章
主机存在磨损或划痕风险 PICO4便携包宣布召回
穿越湖海!特斯拉Cybertruck电动皮卡可以当“船”用
vivoXFold+折叠旗舰开售 配备蔡司全焦段旗舰四摄
飞凡R7正式上市 全系标配换电架构
中兴Axon30S开售 拥有黑色蓝色两款配色
荣耀MagicBookV14 2022正式开售 搭载TOF传感器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