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经历过大数据杀熟吗?
网友:基本上没见过哪个APP不杀熟的!
3月1日,北京市消协发布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有八成多(86.91%)受访者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其中,飞猪旅行和饿了么个别体验样本显示,新老用户同时购买相同商品(服务)的标价不同,明显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随后,#北京消协点名飞猪饿了么涉嫌大数据杀熟# #超8成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普遍存在#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广大网友讨论。
很多网友在网上吐槽自己被杀熟的经历,有网友表示:没错没错,外卖越点越贵!还有网友表示:那两成没被杀熟的是因为没注意!更有网友气愤表示:这种现象必须严查、重罚!
有网友甚至发出了灵魂拷问:敢问哪个APP不杀熟?
“大数据杀熟”是指使用大数据技术在行为数据和消费者身份信息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智能,个性化展示和消费能力预测,对最终末端市场进行价格差异化的待遇。
大数据是新技术,杀熟是老套路。通俗点讲,大数据杀熟,是指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的现象。
2018年,大数据杀熟当选为年度社会生活类十大流行语,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但大数据杀熟或已存在多年。
北京市消协通过调研发现,网络购物中的大数据“杀熟”问题最多,其次是在线旅游、外卖和网约车。八成多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主要体现为同一时间不同用户购买相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同,近八成受访者认为主要体现为多次浏览后价格自动上涨。
在日常生活中,大数据已经渗透到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数据杀熟可谓防不胜防。比如通过第三方平台点外卖、购买机票、预订酒店、打车出行时均被各大平台“杀熟”。
有网友表示,点外卖时,在饿了么和美团上下单相同餐品,价格却不同,会员和非会员下单相同餐品,价格也不同。2年前,一篇《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的文章在网上爆火,作者表示,在美团的同一家店铺,同一个配送地址,在同样的时间点单,会员账号的配送费是 6 元,而非会员账号仅为 2 元。作者气愤表示,本以为开通了会员省钱,哪知会员比非会员的配送费高出1~5元。
还有网友表示,外出定酒店时,在不同的平台预订相同酒店房型时,价格也各不相同。甚至在打车软件上,即使是相同路线,不同账号支付的费用也不一样。
曾有网友质疑称滴滴大数据杀熟,滴滴CTO张博霸气回应:滴滴从未有过任何“大数据杀熟”的行为,以前没有,以后也永远不会有。”
随后,有微博网友回怼表示,经过测试,自己和同事在使用滴滴的过程中,确实存在预估价格显示不同的问题。同事B的预估价格始终高于博主和另外一名同事。
有网友戏称:大数据杀熟已经不是新闻了,没有大数据杀熟才是新闻。
大数据“杀熟”让人深恶痛绝,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又像老鼠一样很难被赶尽杀绝,甚至还有乱跑乱窜的架势。
以前,熟客是商家的宝藏(保障)用户,或者说是商家最基础的成交量,对商家十分重要,商家会想方设法留住熟客。
但在电商时代,用户和平台,只有交易,没有交情。对平台而言,熟客只是一串代号或一个销售数据表。越是熟客,越有自己的消费习惯,对平台的忠诚度越高。于是,商家就有了“不怕你不来”的信心。
消费次数更多,消费能力更强且对价格不敏感的“优质用户”,往往容易成为“被宰”的对象。平台利用了他们一般不会去货比三家的消费习惯,给予差别定价,以实现平台利润的最大化。
有媒体这样描述大数据杀熟:互联网公司造了一口信息之井,将熟客圈入其中,熟客在这里坐井观天,以为井口上面的那一方天,便是整个天。
对于企业而言,大数据杀熟一方面是利益驱动使然,另一方面,由于平台在技术、信息等方面,对消费者拥有压倒性优势,因为用户信息不对称,大数据杀熟得以顺利成为各大平台普遍存在的一种隐性商业模式。
短期内,大数据杀熟确实能额外增加企业的利润。但从长远来看,当老客户发现自己不仅没有享受到额外的福利,反倒成了“被宰”的对象时,往往会产生愤怒情绪,转而选择其他品牌,企业不仅损失了用户,品牌美誉度和会降低。
北京市消协明确将大数据“杀熟”定义为:经营者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用户信息,建立用户“画像”,并以谋取利益为目的,根据用户画像提供特定(非可选性)商品或服务的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从司法角度来看,大数据杀熟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隐私权等正当权益,也严重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公平诚信原则,“杀熟”背后还隐含着价格欺诈,是一种违法行为。
《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对大数据杀熟给予重罚,情节严重的,可处5000万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额5%以下罚款。
去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全国首例大数据杀熟案件,涉事企业被判退一赔三。
此案件为各大互联网企业敲响了警钟,未来,“大数据杀熟”将受到来自立法、执法、司法各方更全面的规制,违规企业也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针对大数据杀熟这一现象,人民日报曾表示,同一时刻对同一产品的差别定价,将消费者蒙在鼓里随意加价,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已经构成违背消费者知情权的价格欺诈,不为价格法所允许。当大数据无孔不入,要谨防数据规则远远落后于数字生活,尤其要避免一些“数据王国”滥用数据权力。
互联网公司往往通过差异化营销达到“大数据杀熟”的效果,各大平台先从多方渠道获取用户数据,利用算法对用户数据分析,从而对用户进行精准营销,通过差异化营销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增加企业利润。
上述流程看似没有任何问题,但差异化营销和“大数据杀熟”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是:差异化营销可以精准满足用户需求,通过有益于消费者的方式让企业获利。而大数据杀熟,则是利用算法看人下菜,以损害消费者的权益达到企业获利的目的。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认为:“大数据杀熟和差异化营销的真实关系是一体两面,站在企业的角度是差异化营销,站在用户的角度就是被杀熟。”
对于平台而言,在增量见顶的情况下,商业价值与利润是KPI的核心,在短期内可以伤害用户利益来实现创造利润的空间,但如果长期把用户当韭菜,最终一定会得罪用户,被用户抛弃。
多位互联网公司从事算法或数据相关的人士建议,尽量少依赖单一软件,同时多比较不同账号、软件间同一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差异。只是这样操作起来相对麻烦,消费者也难以彻底摆脱对占据主导地位公司的依赖。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应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不随意授权平台或者APP采集自己的个人信息。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可以使用不同账号、不同设备对平台进行比价,对存在大数据杀熟的平台,应该及时保存证据,要求经营者停止侵害,停止违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赔偿使用个人信息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失,并要求赔礼道歉。还可以向网络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等举报,必要时,还可以提起诉讼,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月1日,由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施行。新规规定,算法服务提供者通过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并提供选择或删除针对其个人特征的用户标签的功能。
新规的实施,对于用户来说,重新获得了选择权、删除权等权益,有望让算法透明化,不再操纵用户。
李彦宏曾说过,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来交换便捷性或者效率,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这么做的。
毫无疑问,算法的诞生确实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带来了诸多好处。但随着算法推荐的扩大化使用,很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比如越来越多的精准广告,越来越窄的信息茧房效应,甚至算法开始和隐私结合起来,侵入灰色地带,大数据杀熟就在此背景下诞生。
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在互联网上裸奔。
《中国大安全感知报告(2021)》显示,有七成受访者感到算法能获取自己的喜好、兴趣从而“算计”自己,近五成受访者表示在算法束缚下想要逃离网络、远离手机。
大数据是把双刃剑,希望各大电商平台能合理利用算法,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唯有如此,用户才不会离你而去!
参考资料:
搜狐:“大数据杀熟”对消费者有什么影响?
界面新闻:差异化营销外衣之下,“大数据杀熟”该如何破解?
知乎:大数据时代,你被“杀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