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调查,饿了么问题突出

今年1月初,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对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等算法不合理应用予以禁止。

3月1日上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结果。有8成多(86.91%)受访者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其中,网络购物中的大数据“杀熟”问题最多,其次是在线旅游、外卖和网约车。

调查发现,在用户熟知的饿了么平台,订购同一饭店的同样饭菜,老用户账号不仅比新用户账号少了7元“双重补贴”红包,而且配送费也比新用户少优惠0.4元。

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饿了么杀熟”关键词,得到336条结果。用户发帖投诉道,“同货不同价,会员价格更高”“会员用户配送费和非会员用户配送费不一致,大数据杀熟,狠宰会员用户”,还有用户反映,“同个时间同一家店,同个地点不同手机,配送费存在1块多的差异。老账户贵一点。”

除了饿了么,早在2020年,美团就有相同的“杀熟”现象存在。有网民几次测试发现,在注册成为美团会员后,相比非会员,外卖满减优惠力度不仅有所降低,配送费也不减反增。

近几年,从旅行平台、电商平台、打车软件到外卖平台,多家大型互联网企业都曾被曝利用大数据分析对不同群体进行差别定价,实行“价格歧视”。

据了解,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北京市消协根据本次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结果建议。

鉴于目前有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大数据“杀熟”行为又很难发现和取证,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建立大数据线上监管平台,运用大数据抓取审核等方法,要求经营者事先报告平台算法、收集数据种类、数据用途等信息,并实时监控有关经营网站的价格等相关数据信息,及时对可能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做出预判。

对于查实的大数据“杀熟”问题,要依法进行严厉查处并向社会公示。

如今,算法新规将剑指“大数据杀熟”等乱象,对于长期以来靠数据和市场垄断,向消费者挥出“韭菜镰刀”的互联网巨头们,或许将迎来一阵走向秩序的“阵痛”。

关键词: 消费者协会 管理规定 问题最多

推荐DIY文章
主机存在磨损或划痕风险 PICO4便携包宣布召回
穿越湖海!特斯拉Cybertruck电动皮卡可以当“船”用
vivoXFold+折叠旗舰开售 配备蔡司全焦段旗舰四摄
飞凡R7正式上市 全系标配换电架构
中兴Axon30S开售 拥有黑色蓝色两款配色
荣耀MagicBookV14 2022正式开售 搭载TOF传感器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