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消息,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联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75亿,其中93.9%使用手机上网。
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2019年我国城镇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3.9%,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0.3%。初中、高中、中职学生互联网普及率分别达到97.6%、97.6%和99.0%,小学生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89.4%。
数据显示,小学、初中和高中生网民工作日日均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分别为5.5%、7.4%和10.5%,中职学生网民在2小时以上的达到51.5%。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对于低龄群体的渗透能力日渐增强,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调查显示,高中和中职学生首次使用互联网在学龄前的比例为15.9%和10.7%,初中生增长至18.8%,小学生首次使用互联网在学龄前的比例最高,达到32.9%。
未成年网民中拥有属于自己上网设备的比例达到74.0%。手机拥有比例最高,达到63.6%;其次为平板电脑,为24.0%。
未成年网民经常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比例达到89.6%。上网听音乐和玩游戏是主要的网上休闲娱乐活动,分别占65.9%和61.0%。上网聊天作为网上沟通社交的主要方式,占58.0%。看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的比例保持较高增长,分别较2018年提升5.7和6.4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61.0%的未成年网民会经常在网上玩游戏。其中,玩手机游戏的为56.3%,玩电脑游戏的为24.6%。手机是未成年人上网玩游戏的主要设备。
不同学历段对比发现,虽然小学生网民使用电脑和手机玩游戏的比例为各学历段最低,但依然达到20.9%和51.9%;初中生网民使用电脑和手机玩游戏的比例分别为28.6%和61.2%,高中生由于学业压力更大,玩游戏比例反而比初中生要略低一些。
报告表示,部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过度消费问题引起社会高度重视。为确保未成年人网络游戏行为在健康、适度条件下进行,政策层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9年11月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明确网络游戏行业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推动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管共治格局。
2019年未成年网民在互联网上经常收看短视频的比例达到46.2%,较2018年的40.5%提升5.7个百分点,仅次于听音乐和网络游戏,成为使用最普遍的网络娱乐之一。
调查显示,小学生网民收看短视频的比例达到38.3%,初中和高中生网民分别为52.7%和52.4%,中职学生网民达到70.3%。
小学、初中、高中生网民在工作日日均收看短视频超过2小时的比例为6.3%、10.0%和13.8%,中职学生网民为22.5%。
报告显示,短视频对未成年人的影响需要关注。短视频题材内容丰富,且能够依据人工智能算法针对用户兴趣偏好定制推送内容,使得很多未成年人可能因受吸引而沉迷。同时,短视频网站是内容发布和运营平台而非创作方,平台的内容均为用户主动上传,这个过程中很难避免未成年人收看到低俗或不健康内容。虽然目前短视频企业已经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用户上传视频进行审核,很多平台还拥有规模较大的人工审核团队,但一些处于灰色地带的低俗和不良内容缺乏清晰判断边界,内容难以被彻底区分。
管理和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上网,成为考验学校和教师的管理难题。现在,未成年网民中拥有属于自己手机的比例已达63.6%。调查显示,81.9%的未成年人所在学校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15.0%的学校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但要将手机交给老师统一保管或者上课时关机或静音;3.1%的学校对于学生在校使用手机还没有作出相关规定。
关键词: 未成年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