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0日,AMD方面正式公布了下一代家用桌面PC平台,也就是AM5主板以及与之配套的Ryzen 7000系桌面CPU。
对于这批新品的各种参数、性能指标、上市时间,以及价格信息,相信大家最近已经在看过不下数遍、甚至可能是数十遍了。所以对于我们三易生活来说,再将这些信息重复“播报”一次实在也没有太多意义。
但是大家要知道,作为当前x86架构消费级CPU的“两极”之一,在AMD推出他们全新平台的时候,这些新品的意义绝不仅仅只是为了让大家可以在今年年底前,大幅升级电脑的创作/游戏性能。事实上,当我们深入探究此次亮相的AMD新平台时,还可以从中看到关于未来PC处理器,乃至整个计算平台非常有趣的一些全新思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停滞了多年的频率大战,或再一次重启
如果你是一位多年的PC玩家可能听说过这样一个段子,那就是“如果有人能将CPU的频率超到10GHz,那么全人类都应该感谢他”。
这个段子其实起源于古老的奔腾4时代,当时家用PC处理器都只有单核,因此更高的频率也就直接意味着更高的性能。而彼时的Intel更是自信满满,认为他们能用“Tajas”核心造出主频高达6GHz、8GHz,甚至10GHz的CPU来。
然而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Tajas核心无疾而终,奔腾4与它的衍生架构被酷睿取代。而Intel与AMD也摆脱了“主频大战”的思路,将新款CPU的设计方向转到了高效能、多核心,以及大缓存等等设计上。
然而当AMD此次端出Ryzen 7000系时,相信许多朋友都已经意识到,“大幅提高主频”极有可能再次成为了未来CPU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方向。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说?首先从官方公布的性能数据就能看到,此次Ryzen 7000系列(也就是Zen4)在纯架构层面的IPC提升幅度是13%,算上频率因素后,最终相比上代的单核性能增长幅度则为29%。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按照AMD的测量方式,“主频提升”在这一代上带来的性能增益是要大于架构改进的。
当然,事情还没这么简单。让我们讲地再细一点,什么叫IPC?其实就是“每时钟周期性能”。乍看之下,这是个无关主频、无关功耗,纯粹只反映CPU架构设计水准的性能参数。
但实际上,当处理器的性能真正落到用户日常应用场景中,“IPC性能”反而是更容易“打折扣”的一个指标。因为它与处理器内部的指令集、流水线工作状态、缓存命中率等诸多环节都有关系。换句话来说,如果软件的代码没有充分优化到位,那么CPU的“IPC性能”就可能达不到预期。
相比之下,绝对“高主频”此时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哪怕软件缺乏针对性优化、哪怕CPU处于不理想的工作状况(比如核心负载不均衡),“更高的主频”都一定可以发挥作用,并带来相对更快的计算速度。
更高功耗还是更高能效?其实两者都要
除了绝对性能方面的改进,AMD Ryzen 7000系列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那就是其一方面提升了峰值TDP,但另一方面又实打实地改善了能效比。
首先,我们来看看功耗参数。根据AMD方面公布的信息显示,Ryzen 7000系列目前已发布的型号共有两种TDP设定,分别是170W的7950X、7900X,以及105W的7700X和7600X。
很显然,无论是与前代还是前前代相比,Ryzen 7000系列此次官方标定的各档位TDP都有明显的“膨胀”。不仅如此,AMD方面此次在介绍新主板时也提到,此次的AM5插槽其实最大可以供给CPU 230W的电力。也就是说,如果想超频,那么Ryzen 7000系列的峰值功耗,还可以再往上拉一拉。
但请注意,“峰值功耗”的增长,并不意味着新的处理器架构走的就一定是“能耗换性能”的路子。毕竟,真正能看出一款处理器架构能效表现的,并不是它在最高主频、最高电压设定下的功耗参数,而是它的能耗-性能曲线。也就是说,是处理器在不同级别的功耗限制下,所能发挥出的性能变化趋势。
有意思的是,AMD在此次发布会上“恰好”就做了这么一个比较。可以看到,Ryzen9 7950X随着功耗的逐渐放开,其相比于前代Ryzen9 5950X的性能领先幅度反而有所下降。
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换个角度来解释,也就是说在有意限制Ryzen 5000系列的供电条件时,它会有比较严重的性能下跌;但当有意限制Ryzen 7000系列的供电条件时,其性能下滑相对则不会那么明显。
换句话来说,虽然目前桌面版Ryzen 7000系列出厂有着较高的功耗设定,但其实从“底子”上来说,这反而是一个更偏低功耗、高能效的架构设计。
这实际上也就暗示着一件事,未来我们完全有可能会见到基于桌面版核心设计、同时TDP被控制在65W甚至55W级别,完整的16核32线程移动版Ryzen 7000系列处理器,比如Ryzen9 7980HX之类的产品。
全系集成“亮机卡”核显,意义却未必就很简单
在此次的Ryzen 7000系列里除了CPU部分的改进外,还有一个很小、但非常值得一提的细节,那就是AMD此次给所有型号都集成了RDNA2.0架构的GPU。没错,哪怕是定位最高的7950X,这次也成为了有核显的“APU”。
不过,先别急着高兴。因为根据目前已知的相关信息显示,桌面版首发的这四款Ryzen 7000系列处理器,所集成的GPU规格相当之低。仅有2CU,也就是最多128个SP的配置,单论性能的话就连三星手机里使用的核显(同样是RDNA2.0架构,6CU,384SP)都不如,妥妥的属于“亮机卡”,基本不要指望拿它来打什么游戏。况且,买到这个级别CPU的消费者,基本上也不太可能没有独立显卡了,大抵也不太看得上“核显”。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AMD非得在Ryzen 7000系列里,全系塞进这个核显组件呢?
一方面,它当然可以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起到“亮机”的作用,从而降低了消费者(或者电脑制造商)对于入门级独显的需求。要知道,AMD自己现在已经没有再推出那种超低端的独显产品了。换句话来说,当他们在自家全系的消费级CPU里都集成核显时,“受伤”的就只能是竞争对手的入门显卡销量了。而这,显然是AMD乐见其成的。
另一方面,大家要知道虽然低规格的核显做不到把游戏跑出高帧数这种事情,但是它还是有一些别的实用价值。毕竟GPU的底层架构和CPU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是低规格的核显,也能用于执行一些CPU所不支持的异构加速运算代码,从而在诸如杀毒、解压缩、视频编解码等场景下,提供额外、甚至可能是显著的性能加成。当然,这一点就得要等到相应的驱动和软件适配后,才能见分晓了。
结语:在新的竞争格局下,PC市场正加速进步
尽管目前的相关信息还比较有限,但已经不难在Ryzen 7000系列身上看到许多未来PC平台的共同发展方向。诸如更高的CPU极限主频、规格更庞大的移动处理器设计、注定被淘汰的入门级独显、方兴未艾的异构计算等等,当然,还有无论技术、还是市场都正在快速成熟的DDR5内存和PCIE 5.0,以及目前已经得到多方预告、注定会“水涨船高”的平台整体功耗水平。
当然,对于发烧友来说,以上所有的这些新特性都足以让他们感到兴奋。毕竟这意味着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下,如今各PC处理器厂商都明显“认真”了许多,在大幅提升新品性能水准的同时,也有望令PC DIY市场摆脱前些年的沉闷局面,在产品设计、“堆料”水平,乃至创意程度上迎来再次的活跃。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当全新的处理器、全新的平台性能大幅进步,且显著削弱对于前代平台的兼容性时,实际上也就意味着老硬件的加速贬值,以及会被新版软件、游戏,甚至是操作系统更快地淘汰。毕竟,当新一代的中端处理器都能轻松“秒杀”老旗舰时,无论对于开发者还是消费者而言,继续“折腾”老硬件实际上也就已经成为了毫无意义的行为。
关键词: 在Ryzen 7000身上 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未来 ryz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