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锋委员:面向数字经济,创新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_全球独家


(相关资料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卓越工程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钱锋建议,面向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需求,加快工程学科结构调整和专业知识体系再造,探索多元化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跨学科培养方式,加强一流师资队伍建设。

钱锋指出,当前我国工程教育存在高端领军人才短缺、关键核心产业人才培养质量亟待提高、人才培养与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脱节等问题,亟待优化高校学科设置和布局、健全跨学科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强化卓越工程师师资队伍素质建设。

为此,钱锋建议,一是加快工程学科结构调整和专业知识体系再造。引导高校瞄准世界工程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布局交叉学科建设新方向,强化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学科基础。构建学科动态调整机制,围绕5G、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现代信息技术领域,加快专业知识体系的迭代更新,探索设置前沿性、综合性、学科交叉型、问题导向型和创新创业教育类等课程。

二是探索多元化、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需求,进一步探索“工科+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双学位、主辅修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全新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工程学科深度融合,尽快将新知识、新技术融入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方案。

三是创新工程科技人才跨学科培养方式。打破学科和专业藩篱,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共同打造新技术与制造业相结合的课程,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建立制造专业与信息技术领域跨学科“双导师”或“导师组”制度,与不同专业导师、校企导师等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

四是加强卓越工程师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出台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到高校任职的政策,加大力度引进和培育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吸引企业杰出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或到高校兼职,大力培养“双师双能型”师资。创造有利于教师掌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开展跨学科研究的条件,鼓励制造业和信息技术领域教师联合开展工程技术难题跨学科研究。打造国家级校企协作平台,推动校企共同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提升工程科技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强化对工科教师解决现实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将教师解决企业实际工程问题的工作成效作为岗位考核、绩效分配、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钱锋委员面向数字经济,创新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

推荐DIY文章
主机存在磨损或划痕风险 PICO4便携包宣布召回
穿越湖海!特斯拉Cybertruck电动皮卡可以当“船”用
vivoXFold+折叠旗舰开售 配备蔡司全焦段旗舰四摄
飞凡R7正式上市 全系标配换电架构
中兴Axon30S开售 拥有黑色蓝色两款配色
荣耀MagicBookV14 2022正式开售 搭载TOF传感器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