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向阳哥哥,我叫什么名字呀?”从湖南省衡阳市白果镇中心学校宿舍到泉蓉书苑的路上,许多孩子把南方科技大学团委“明航支教队”(下称“支教队”)队员们团团围住,他们热情的笑容和欢快的语气,让崎岖的山路之行充满趣味,让大山的清晨变得更加美好。
“乡村的教育资源是相对匮乏的。”支教队指导教师骆诗航介绍,乡村山路崎岖,村镇面积大,孩子人数少且分布在各处,常驻教师资源不足。受树枫村泉蓉书苑创始人谢颂泉的邀请,支教队成员们于7月28日来到衡阳市白果镇树枫村,在这里开展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
支教队由8名本科生和1名带队教师组成,秉承“教学相长、寓教于乐”的宗旨,以“快乐学习、陪伴成长”为支教理念。“我们希望能够有更新鲜的课程,因此用40多个小时来试课。为确保课程的内容没有问题、课堂的氛围良好,我们还模拟了一些突发情况,思考解决办法。”支教队队长张键表示,团队坚持打造高质量课程和非传统的上课方式,开设了如“鸡蛋撞地球”趣味物理实验、折纸课程等多样特色课程,希望为孩子们带来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广阔的视野。
“向阳哥哥”“张张姐姐”……为了更快拉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成员们在开营仪式上为自己取了一个“艺名”。为记住所有孩子的名字,成员们用手机拍下孩子们的照片,把名字编辑在上面,反复地记忆。
一名高中生对未来比较迷茫,向支教队求助,成员们耐心与他交流,鼓励他参与到课程中,开阔自己的视野;遇到一位因为经济条件面临失学的初中生,成员们主动与当地职业高中联系,为她找到一所可以减免部分学费的学校,为这个15岁的女孩争取到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数不清的相处瞬间,数不清的感动和温暖,成员们在支教的过程中也与孩子们成为亲密的朋友、家人。
“我也是从大山走出来的孩子,我清楚知道,‘向大山更深处进发,是为了走出大山’。”支教队成员麻惠津提到,支教前跟随父亲回到了爷爷曾经在内蒙古就读过的学校,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大的改观,但艰苦的条件依然震撼了麻惠津的心灵。从大山再次走入大山,麻惠津感受到知识和教育对于偏远山区孩子的重要性。
麻惠津给孩子们上天文课、诗歌课、安全课等许多特色课程。他通过提问、讨论、播放视频等多样形式,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在课下,他经常与孩子们交流,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孩子们的内心单纯、美好,需要我们用心、用爱去相处。”麻惠津说。
“借支教的机会,可以让大学生们真正地走进乡村,感受最真实的乡村教育情况,了解偏远山区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骆诗航表示,支教活动可以很好地增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支教也可以将“海那边”的知识带到“山这边”来,为乡村的孩子播下希望的种子,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在短短半个月的支教活动中,“明航支教队”顺利完成了13类课程,获得了当地教师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
“我希望我长大以后能够成为一个保家卫国的军人,为祖国作出贡献。”离开泉蓉书苑的那天,麻惠津收到了五年级学生汪致远写的明信片,上面写着“谢谢你,向阳哥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刘盾 通讯员 王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