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施有组织科研的问题解构与路径建构

[摘 要]科学研究具有高度的组织性,高校应进一步深化对“有组织科研”的系统认识,针对学科体系、创新平台的核心要素实施问题解构,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夯实创新根基、筑牢创新支点、做强创新杠杆、打通创新链条、激发创新活力,集成构建“有组织科研”系统和路径,服务国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校;有组织科研;问题解构;路径建构

科研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创新驱动的策源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拥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庞大的科研队伍和众多的创新平台,已然成为国家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当下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竞争的大背景下,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切实担负起以高水平科研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责任和使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有组织科研”的特征与意义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现代科研活动日益呈现出深度交叉性、应用指向性和资源依赖性等新特点。为适应这一新趋势,政府(组织)积极推进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不断加强对科学研究的方向引导、布局统筹和重点资助,由此逐步演化为由政府(组织)统一组织和集中投入、由科研工作者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实施具有导向性、指向性科研创新实践的“有组织科研”新模式。

相较“组织无序”乃至“无组织”的科学研究,“有组织科研”更加注重研究选题、研究过程、研究工具手段和不同研究主体协同创新的有组织性,“更加重视国家战略目标导向、学科交叉融合、大科学计划的组织实施”,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系统性。二是导向性。随着科研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科研方向需要兼顾到科学目标、实现可能、研究积累、国家利益、社会诉求等多种要素,这就要求高校的科研创新活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通过“有组织科研”,建立起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定向性和体系化相结合的科研方向决定机制,从而实现科研方向有组织的整合。三是交叉性。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态势,科研创新活动的组织实施,必定需要借助跨学科、跨机构的力量联合,以改变当前科研力量相对分散的现状,克服单打独斗、资源分散的弊端。这就要求高校通过“有组织科研”,打破学科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力量集成、提高科研效率,以高效的交叉融合机制,形成科研攻关整体合力。

因此,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决定了科研创新支撑的组织性。立足新的历史方位,高校更应主动作为,明确科研创新方向、服务国家发展大局,通过“有组织科研”,真正发挥高校作为科研“综合体”的学科、人才、平台优势,让科研创新在服务国家的具体实践中彰显强大动能。

高校实施“有组织科研”的问题解构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了大批创新成果,培养了大批创新人才。立足新发展阶段,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对照“有组织科研”的要求,高校科研创新在学科体系、平台建设、人才队伍、成果转化、体制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短板。

学科根基亟待夯实。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由“以量谋大”向“以质图强”转变,有些高校未能与时俱进对学科建设布局进行前瞻谋划和动态优化,使得学科建设呈现“积贫积弱”状况。如,在一些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重点不够突出,对接国家、地方重大需求的主动性不够强,部分领域的创新需求关注相对较少,部分优势学科在停滞中弱化,新的学科增长点尚未形成。总的来看,高校学科建设如何跟上学术前沿和科技发展,一些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思考得不深、谋划得不够、办法还不多。

平台支点亟待强固。高校建有不少的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为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通过对这些创新平台调研发现,重申报、轻建设和多而不优、大而不强的情况依然存在,尚未形成高效协同的创新组织体系,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和运行存在薄弱环节。

人才杠杆亟待加力。科研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在人才。当前,人才紧缺是高校实施“有组织科研”的短板,这一情况在地方高校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多数地方高校受限于办学经费等因素,难以为人才提供优厚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使得高校长期面临人才增量不足、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等困境。

转化链条亟待畅通。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高校科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获取外部支持的重要途径。但总体而言,高校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教育部、科学技术部编制的《中国普通高校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1》,从2017—2019年,我国普通高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23.1%(2017年)、21.6%(2018年)、20.1%(2019年),而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分别依次为19.6亿元、19.0亿元、15.6亿元,在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占全国的比例逐年增长的背景下,高校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呈逐年下降的态势。

体制机制亟待优化。完备而灵活的科研政策和机制,是促进重大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保障,当下一些高校的科研管理制度仍然制约着科研创新活动进程和潜能激发。就科研财务管理制度而言,一些高校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管理理念滞后、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对科研经费管理缺乏灵活性,存在预算、拨付、报销“三难”的情况。

高校实施“有组织科研”的路径建构

高校实施“有组织科研”需要坚持问题导向,这就要求高校聚焦科研创新的核心要素,加快补齐短板弱项,不断夯实创新根基、筑牢创新支点、做强创新杠杆、打通创新链条、激发创新活力,集成构建“有组织科研”系统和路径,以高效度、高水平的科研创新服务国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聚焦学科水平提升,夯实“有组织科研”的创新根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向社会开展知识服务的基本单元,学科的创立、成长和发展,是科研创新发展的基础,是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涵,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高效度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面对当前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环境,学科建设的格局和高度,决定着高校科研创新乃至整体事业发展的格局和高度。高校实施“有组织科研”,应在遵循学科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按照“分类统筹、一流牵引、主干强身、交叉融合”的思路,在建设学科集群上下功夫。建设学科集群,需要跨学院、跨学科协同作战,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科研领域和学科方向。学科集群建设,对于高校来说既是一项新的改革探索,也是优化学科建设布局,催生科学研究新领域的重要契机,需要高校广泛调研、因校制宜,结合既有优势特色从长计议、科学谋划,以创新的思路举措,推动学科建设创新发展,夯实“有组织科研”的创新基础。

平台内涵建设,筑牢“有组织科研”的创新支点。科研创新平台是高校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是高校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实施“有组织科研”的重要支点。以平台建设筑牢创新支点,要求高校牢固树立“建强建优”理念,强化各类科研平台的内涵建设,推动平台建设由数量向质量转变,通过重点建设创新平台,凝聚大团队、争取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在大平台上出大师、获大奖。以平台建设筑牢创新支点,要求高校牢固树立“精益求精”意识,坚持以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整体合力为导向,建立科研创新平台分层分类建设机制,优化科研创新平台结构布局,理顺院系与平台的依托关系,明确平台的功能、定位和职责,加强平台之间和平台内部各团队之间的协同联动,根据实际推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的平台管理模式,赋予“首席专家”对平台建设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学术研究决策权,以机制创新促进科研创新平台高质量发展。以平台建设筑牢创新支点,还要求高校优化平台、智库考核体系,围绕一流指标,适时对各类平台进行综合评估,从平台特色、比较优势、学科需求、人才储备、服务学科群等方面综合考量,结合考核结果分类选择、重点建设平台和智库,加快打造国际一流平台和智库,切实筑牢“有组织科研”的创新支点。

聚焦创新人才蓄积,做强“有组织科研”的创新杠杆。人才是科研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撬动各类创新资源的重要杠杆,只有激活人才资源,其他所有资源才能转化为创新优势,“有组织科研”才能顺利推进。高校应聚焦人才这一科研发展的核心要素,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杠杆作用,使科研创新更好地建立在人才资源充分聚集、人才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之上。加快创新人才蓄积,就要坚持党管人才,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不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学院主体主责”的工作格局,切实做到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提升各类人才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就要加快观念更新,牢固树立不拘一格、任人唯贤的观念,尤其是对青年人才,要解放思想,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旧落后的观念,始终出于公心,积极创设公平选才、用才的“阳光通道”,大胆选拔、起用那些敬业爱岗、踏实肯干、勇于创新、具备潜质的人才;就要强化目标管理,持续把人才队伍建设纳入目标管理的关键指标,作为评判二级学院发展成效的核心要素,通过定目标、定原则、定要求,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人才工作主体责任,确保人才工作的总体布局在各单位、各环节有效贯彻落实。

聚焦成果转移转化,打通“有组织科研”的创新链条。高校实施“有组织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关键环节。围绕高校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教育部已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在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教育部陆续启动实施“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培育行动、“百校千企”协同攻关行动、“百校千城”未来产业行动,通过加快高价值专利培育,强化校企协同攻关,深度融入区域创新体系,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因此,高校要主动融入“三大行动”,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整体效率,有效打通“有组织科研”的创新链条。在人文社科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教育部强调,要着眼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加强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创新,突出需求导向,组织高校智库平台和专家学者开展长期性、跟踪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研究中出良谋、划良策。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以能力提升为重点,统筹推进高校智库建设,优化高校智库发展环境,打造专业化创新型高质量高校智库矩阵。”高校要以贯彻落实《行动计划》为发展契机,优化各类研究基地和智库布局,强化智库建设质量,增强智库服务功能,坚持以教师为核心,以机构为重点,以项目为抓手,以成果转化平台为基础,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质资源,大力开展社会现实问题的对策咨询研究,提高智库咨询服务系统与政府决策运行系统的匹配度,加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政府决策和管理实践。

聚焦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有组织科研”的创新活力。实施“有组织科研”,制度创新要先行。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实现科研力量系统集成、创新动能持续释放。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机制,就是要加快建立健全与学科建设布局、重点科研方向协调一致的资源配置机制,推动科研资源和创新要素向大项目、大平台、大团队集聚;重构高校与地方、企业等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使科研人员真正受益,着力打通合作障碍,增强科研成果转化效率;着力推进大型仪器设备等科研资源开放共享,提升科研资源利用率,降低科研创新成本。优化创新主体激励机制,就是要持续深化学术评价改革,坚持“破五唯”与“立新标”相结合,注重对科研成果的原创性、创新性、引领性以及科学价值、学术水平、社会效益等多维度的分类评价,进一步健全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考核奖励制度;探索建立“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充分调动创新人才、团队的积极性,让能者脱颖而出。优化学科交叉融合机制,就是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急需,探索建立师资跨学科聘任、人才跨学科培养、资源跨学科共享等新机制,促进文理渗透、理工交叉,加快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带动学科建设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双提升”。优化科研服务保障机制,就是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学术研究自主权,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为愿做科研、能做科研的教师“松绑”,为科研创新活动营造既合乎规范、又相对自主的环境;要引导科研管理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改进管理服务方式,加强统筹指导和协调保障,切实为教师开展科研创新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

【作者:潘玉腾,福建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原载2022年第15/16期《中国高等教育》

关键词: 高校实施有组织科研的问题解构与路径建构

推荐DIY文章
主机存在磨损或划痕风险 PICO4便携包宣布召回
穿越湖海!特斯拉Cybertruck电动皮卡可以当“船”用
vivoXFold+折叠旗舰开售 配备蔡司全焦段旗舰四摄
飞凡R7正式上市 全系标配换电架构
中兴Axon30S开售 拥有黑色蓝色两款配色
荣耀MagicBookV14 2022正式开售 搭载TOF传感器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