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长什么样?
在哪儿能看到珍贵的恐龙足迹?
(资料图片)
什么是丹霞地貌、什么是湖泊沉积?
……
祁连山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被誉为河西走廊的“生命线”。同时,蕴藏着丰富优良的矿产资源,被称为中国的“乌拉尔”。每年暑假,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的教师和大一新生都会准时出现在这片迷人的土地上。他们背着行囊,顶着炎炎烈日,拿着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翔实记录大漠风沙、戈壁荒芜和绵延的祁连山……
这场环祁连之旅,跨越近3000公里,用时十天,师生要穿越祁连山脉,在考察实习区内地形地貌、地层古生物、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等时空分布特征的过程中,以科学的视角重新理解和发现这片地质乐园的神秘。
这也是兰州大学地矿学院大一新生的“必修课”。每次开展野外勘察实习前,地矿学院的教师都要集体备课,围绕着祁连山,在大草原、乱石滩、山川、旷野、戈壁等线路上奔波劳碌,每一个教学点都留下了教师的足迹和汗水,只为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
打开罗盘、拿起放大镜、抡起地质锤,在祁连山脉,就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用罗盘测岩石的产状和走向是野外勘察中极大的考验。每次开测前,教师站在高处,拿一块岩石或是一本书进行讲解,学生们围在旁边看,再一遍一遍地测。许多学生在实习点用岩石测,回到酒店又拿书测,直到熟练掌握这一技巧。
学生们戏称,野外勘察实习,除矫健的身手,还要有锐利的眼神,“岩石里面有什么?在野外实践中,如果运气足够好,或许就能发现千百万年前的珊瑚化石,感受到远古时期的海风。”
以天为盖、以地为庐。山路绵绵,断层、褶皱、丹霞、彩丘在远处静候,路边不知名的小花一路相送。而对于大一地质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就在条件艰苦的高山、沙漠、冰川腹地中,开启了初尝地学奥妙的探索之旅。(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尹晓军)
师生考察祁连山腹地的地形地貌。兰州大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