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生命是有时节的,不同年龄的孩子,差别特别大。
陪伴哲哲这些年,我深切感受到一个孩子的长大。学前六年,他单纯有趣,叽叽喳喳,爱和我说这说那;小学六年,他爱读书,爱运动,爱交朋友,没有各种培训班,我俩一起拓展生活的边界;上了中学后,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爱好,与我交流虽不像儿时那样多,却也其乐融融。
我眼看着哲哲不断长高,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我见证了一个孩子从无知到有知,从活泼转向稳重,从依恋走向独立;我体会到我俩从亲密无间到保持一定距离,由父子渐渐向朋友悄然转变。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是成长、拔节、羽翼渐丰,乃至涅槃重生。对我来说有点失落,是被迫接受,可谓五味杂陈。
的确,育儿之路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亲子如同夫妻一样,爱着爱着就有了矛盾,过着过着可能就不欢而散。在哲哲上初中之后,我俩和一些父子、母女一样,一度从亲密无间滑向心有芥蒂,其间也大吵大闹过,爆发过激烈的冲突,就差拳脚相加,离家出走了。那时我愤怒于他的不思进取,无奈于他不听我的“良言”,伤心于他的我行我素……教育上的挫败感越来越强烈,我多次产生撒手不管的冲动,还用加班来发泄焦虑的情绪。
在与哲哲出现激烈的对抗后,我反躬自省,思考一个孩子为何变得这般陌生,与以往截然不同,以后他又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我重新思考为人父母的意义,去寻找做父亲的门道。在与哲哲妈长谈、阅读相关书籍、听取朋友的建议之后,我慢慢从那种对峙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我转而秉持少说多做、少批评多关心、少评价多支持的原则,给予他无声的信任,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接受哲哲当下的状态,接纳他的价值观、生活习惯以及与我相处的方式。他尽管依然像以前一样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但精神状态明显和以前不一样,眼里少了怨怼,多了明亮;少了无聊,多了兴奋;少了自卑,多了自信。他通过画画来打发时间、调整情绪,各方面都变得好了起来。
而后,哲哲顺利上了高中,我给他足够的空间,和他聊他喜欢的动漫,我俩又言归于好了。哲哲已能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娱乐,有了远大目标,准备迎接下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坦率地说,看着他越来越好的学业成绩,越来越从容的生活状态,我有种喜极而泣的冲动。育儿就是这样,酸甜苦辣兼有,成就感、挫败感、无奈感不时涌出,有痛有悲也有喜。我将育儿过程中的得意之处与失落时刻写出来,跟大家分享,是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及早做好物质上和心理上的准备,主动转身,未雨绸缪。最主要的是,从育儿的焦虑中走出来,对何为成长,何为家庭教育,何为父子或母女一场,有更全面的体认、更深刻的觉知。
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快乐健康地长大,但不少家庭将教育重心放在学业成绩上,过于重视成绩,以考学作为成功标准,不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这些都是违背教育根本的。只有当孩子把“成为为梦想而努力,享受人生过程的幸福者”的目标始终放在心里,走出自己的人生,家庭教育才有望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激发孩子热爱生活的力量。
我珍视与哲哲的这份父子之缘,怀着极大的诚意接受他的赞美和批评,接纳他这个不够完美却很有特点的人。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孩子,更没有完美的父母,有的只是彼此珍惜、共同努力、一起成长。如果说生命是一段旅程,那么我们和孩子携手共赴这场相约,认真走好以后的路,才能不负光阴,不负彼此,不虚此生。(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张贵勇)
关键词: 让我们彼此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