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教育这十年地方经验
“直接投入帮扶资金5.1亿元,帮助引进资金71.5亿元,累计培训基层干部、技术人员20多万人次,帮助帮扶地区销售农产品6.7亿元……”日前,在教育部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直属高校定点帮扶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王云霏介绍了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帮扶云南的努力和付出。
10年来,教育部组织直属高校投入大量人才、教育和科技资源帮扶云南,让云南这片土地上盛开了希望之花。
多措并举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派出7届28名研究生和4名附属中学退休教师前往支教,8年间整合校友和社会捐赠资金超过200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派出专业教师团队开展“如何提高学校管理”“如何组织高效课堂”等专题培训,筹集1000多万元资金开展“一帮一”助学行动……为帮助云南省凤庆县化解城乡教育发展欠均衡、优质教师资源配置不足等问题,中山大学“寻良方”“出硬招”“谋新招”,使出了浑身解数。
“自2013年定点帮扶凤庆县以来,中山大学充分发挥人才、专业、科研优势,组织推动了一批务实暖心的帮扶措施落地凤庆教育,全方位提升了凤庆教育自主造血能力。”凤庆县教育体育局局长李家文介绍。
和中山大学一样,教育部直属高校因地制宜,打出了教育帮扶云南“组合拳”。10年来,教育部和各直属高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妙招频出,为云南提供了多元化的智力帮扶:采取“总部+特色学院”的办学模式,新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累计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11371人;依托优质教育资源,举办27期滇西领导干部经济管理研修班,为滇西培训干部2700余人;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计划,招收1.53万名云南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到东部五省份接受优质职业教育;实施滇西中学教师出国研修、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教育信息化公益行动等项目,惠及滇西1269所中小学的38万余名师生。
在教育帮扶方面,为助推云南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和各直属高校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步推进,支持力度有增无减——
助力教育普及,在学前教育发展、城乡义务教育保障、薄弱学校改造等方面对云南给予支持。10年来,云南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升41.28个百分点,达到90.2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升6.82个百分点,达到97.1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升20.4个百分点,达到91.2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28.73个百分点,达到53.03%。
推动教育质量提升,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附中托管帮扶云南8所县域高中;组织358名校长、一线教师和干部赴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帮助每个县建好1所普通高中和1所职业高中,带动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支持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公费师范生、“优师专项”、“特岗计划”、“银龄讲学计划”等途径,帮助云南补充6.64万名教师,通过“国培计划”培训云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97.19万人次,提升了教师专业能力素质。
助推教育信息化发展,支持云南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光纤网络全覆盖,基本实现教学班多媒体设备全覆盖;整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等平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成覆盖云南2.6万所学校、1000余万名学生、72万名教职工的基础教育数据库。
群策群力助力医疗卫生事业“提档升级”
“复旦附属金山医院、妇产科医院累计派出13批66名医疗专家到永平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建成远程医疗平台,设立9个‘专家工作站’,先后捐助设备资金达2000多万元,有力推动了永平医疗健康事业全面发展。”永平县人民医院院长施超凡介绍。
加大当地医疗的帮扶力度,深入开展医生和设备支援、医护人员培训、巡回医疗和卫生知识宣传等工作;设立“专家工作站”,提高当地医疗服务水平……在复旦大学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帮扶下,云南医疗卫生事业焕然一新。
浙江大学帮助景东彝族自治县改善医疗设施条件,捐赠了价值112万元的两台全新医疗设备。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9年来累计接收景东25名医务人员进修,进修人员已全部成长为各科骨干力量;为景东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远程教育共计68期,培训医务人员达1995人次。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也组建专门工作团队,围绕弥渡常见病种、肿瘤疾病规范化诊疗开展远程会诊业务。
除了加大医疗帮扶力度外,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创新帮扶机制体制,不断增强云南医疗卫生事业的内生动力,让其持续“提档升级”。
西安交通大学投入资金212万元,研发双向转诊与医疗质量管理软件,完善了施甸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建设;完成了康复医学科独立分科,新增疼痛、精神科、癫痫等门诊。依托西安交大资源平台,施甸县人民医院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成立远程肿瘤会诊中心,指导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PCR实验室建设并顺利通过省级复核验收。
华中科技大学发挥公共卫生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校医院的学科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教育部创新试验,打造区乡村三级联动健康体系;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临沧基地,并成功指导开展心血管外科手术69例。临沧市临翔区派出36批92名临床一线、医技科室工作人员赴协和医院进修学习。
应需尽能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景东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云南省粮食、蔗糖、木材、核桃、芒果重点产区。2021年,景东茶叶产量13600吨,实现农业产值4.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这一亮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浙江大学的科技帮扶。
除了茶叶,浙江大学还研发产业新装备线,打造了景东深纹核桃仁纯物理去种皮(脱衣)加工生产线及脱衣核桃仁特色系列产品生产线,聘请产业振兴首席专家指导景东特色产业发展,针对乌骨鸡、小香菌、林下种植等技术开展实操培训3期共213人。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在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帮扶下,云南乡村激发了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优质的产业如“源头活水”,不断被引入到云南广袤的乡村。
为进一步深化产业帮扶,教育部直属高校还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规划、引入专业力量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实现帮扶地区农业产业的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和品牌升值。
——设置“名誉村长”深度帮扶乡村。北京大学与弥渡县政府挑选出10个行政村,聘请北京大学10个院系知名专家担任“名誉村长”,汇聚学校多学科帮扶力量,搭建了跨专业平台机制,由点带面推动弥渡县发展。
——积极参与当地产业规划。上海交通大学提出洱源县农业产业“大而专,小而精”的产业融合发展思路,被正式列入洱源县“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年学校正式成立上海交通大学洱源专家工作站,致力于推广和打造洱源的“绿色食品牌”。上海交通大学帮助引进上海企业农夫果园,在洱源县建设近200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由学校专家进行全程种植指导,全力打造产业振兴示范村。
——助力打造特色产业。大连理工大学紧密结合龙陵县实际,引进帮扶企业3个;帮助转移就业44人。学校投入专项资金200万元在镇安镇建设花卉种植基地。培训乡村基层干部1644人。
——精准帮扶乡村产业。南京大学自帮扶双柏县以来,先后直接投入帮扶资金超1300万元,其中近一半资金聚力帮扶一批当地产业。先后投入资金帮扶云南竑图农业、双柏农盛农业、云南工麻、爱尼山乡康养小镇、鄂嘉镇养蜂合作社、老虎山茶叶科技创新园等一批乡村振兴产业项目,逐步构建出双柏多元化的产业体系,促进双柏县乡村产业振兴。
……
应帮扶县所需、尽学校所能,教育部直属高校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充分发挥学科、科技、智力和人才优势,深度帮扶云南乡村,为云南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中国教育报》2022年07月30日第1版
关键词: 一份闪亮的定点帮扶高校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