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热头条丨“三融合”培养地球科学一流人才


【资料图】

“人才,是我们建设地球美好未来的重要支撑。建设地球美好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应该着力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黄晓玫说。

10余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围绕“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积极构建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地球未来的一流人才。

为什么融——

人才培养必须奔着国家最急迫的问题去

当前,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是某一个学科能够认识和解决的,必须培养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的人才,既要解决地球今天的问题,又要解决地球明天和后天的问题。

“作为地球科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承担好服务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的时代使命,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奔着国家最急迫的问题,实现一专多能。”2011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上任之初,就提出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重点解决行业特色大学是培养“专才”还是培养“全才”的问题。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美丽中国,呼唤更有质量的自然资源高等教育。而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2022年全国两会,我带了一份关于‘大力推动高校建设碳中和校园,培养创新型碳中和人才’的提案。”王焰新说,高校是“双碳”创新的最佳场景,高校环境育人是碳中和人才培养的最好模式。

融什么——

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提升学生创新力

邵乘霖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大四学生,他很高兴自己在本科阶段就可以享受到“科研导师制”和“项目结对子”的福利。“以跨专业开展科研立项的形式提前进入课题组,让我像串联电路一样,把不同专业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了。”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人类社会要解决的复杂难题,都高度依赖大跨度的学科交叉融合。因此,必须打破学科和专业的隔阂,让学生接受“全科学营养”的浸润。对此,学校坚持“知识融合、技术集成、专业互补、资源共享”的理念,推进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

“不能把教学与科研割裂和对立起来,要让科研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源头活水。”王焰新介绍,早在2012年,学校就与中国科学院8家科研院所建立了“C2科教战略联盟”,成立了李四光学院,搭建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科教协同育人平台。2021年,学校整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9个科研平台组建了高等研究院,不断创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养一流人才的模式。

“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素质,我们才能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撑。”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项目指导教师谢淑云说。

怎么融——

坚持以改革思路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教师和课堂是主导,三全育人是保障,信息化建设是支撑。这是学校深化‘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黄晓玫介绍,学校专门成立了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持续优化“本—硕—博”贯通培养。

有会创新的教师,才会有创新的学生。学校设立教学卓越奖,激励教师参与学生成长;通过“双导师制”“本科生进实验室”“国际地质实习”等形式,形成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2021年9月,学校成立未来技术学院,在培养环节上实行“探索和猜想计划”,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技术创新领军人才。

基层教学组织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细胞单位,要通过打造一流课堂促进一流人才培养。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地质学教师团队牵头人龚一鸣教授介绍,学校不断优化基层教学组织体系,探索建立跨学院、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让课堂成为一流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AI+教育时代已经到来,人才培养要从‘先教后学’转向‘先学后教’,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王林清介绍,学校要着力解决信息化、大数据化和智能化等新技术手段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支撑不足的问题,通过先进的技术为地球特色一流人才培养插上翅膀。

《中国教育报》2022年07月09日第2版

关键词: 三融合培养地球科学一流人才

推荐DIY文章
主机存在磨损或划痕风险 PICO4便携包宣布召回
穿越湖海!特斯拉Cybertruck电动皮卡可以当“船”用
vivoXFold+折叠旗舰开售 配备蔡司全焦段旗舰四摄
飞凡R7正式上市 全系标配换电架构
中兴Axon30S开售 拥有黑色蓝色两款配色
荣耀MagicBookV14 2022正式开售 搭载TOF传感器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