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本土资源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走进广西贵港覃塘区蒙公镇民族初级中学,仿佛来到一个少数民族博物馆。“我们学校里有民族书屋、民族屏风、文化长廊,还有‘那博物馆’。”说起学校的民族特色,学生韦墨如数家珍。

目前,该校的“那博物馆”共收集和展出当地壮族生产生活用具、古壮字手抄本等实物与文献资料近1800件,民族体育活动场配置了大量的民族体育器材,为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蒙公民中原名蒙公二中,早在1993年建校之初就开始了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探索。2003年5月,该校改为现名后,在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过程中,遇到了缺乏理论引领、内容单薄、形式单一等问题。

“我们急需获得外界的帮助和指导,突破一系列瓶颈问题。”该校副校长胡榜航说。当时,胡榜航与同事们因外出培训机缘,与南宁一些高校的学者往来渐多,便邀请他们到校调研指导。于是,南宁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与蒙公民中开始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探索实践。

“从时间跨度来看,我们接续合作的项目历经了28年。”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卢锦珍说,前10年在探索反思,中间两年着手方案构建,后面进行了16年的实践检验,最终找到了一条在乡村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可行之路。

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南宁师大项目组提出的重要理念。

在高校团队的指导下,蒙公民中着力开展“六个一”民族特色建设,即创建一个珍藏民族文物的“那博物馆”、建一条宣传民族知识的民族文化长廊、设计一个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校徽、开一间供师生课余阅读的民族书屋、建一个供师生训练和展示体育风采的民族体育活动场、建一个彰显民族团结精神的同心文化广场。

南宁师大项目组还指导蒙公民中认真挖掘当地的非物质民族文化,不断丰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涵。该校与民间艺人共同整理了《朱卖臣》《弄假成真》等63部脍炙人口的壮戏剧本及80首推陈出新的壮族山歌,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设与活动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项目组专家的指导下,蒙公民中充分发挥师生主观能动性,利用本土资源,建设学科融合课程、场馆课程、活动课程和社团课程。除了常规开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学校还在其他课程中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并使之常态化。

“通过构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合机制,蒙公民中实现了特色发展。”卢锦珍说。

《中国教育报》2022年03月18日第3版

关键词: 深挖本土资源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推荐DIY文章
主机存在磨损或划痕风险 PICO4便携包宣布召回
穿越湖海!特斯拉Cybertruck电动皮卡可以当“船”用
vivoXFold+折叠旗舰开售 配备蔡司全焦段旗舰四摄
飞凡R7正式上市 全系标配换电架构
中兴Axon30S开售 拥有黑色蓝色两款配色
荣耀MagicBookV14 2022正式开售 搭载TOF传感器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