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全国土地市场成交环比现小幅回落,房企拿地热情依然不高。
据监测,2022年7月全国主要地级市土地成交1781宗,成交规划建筑面积为1.46亿平方米,同比上涨4.58%,环比下跌5.71%;土地出让金为4047.37亿元,同比上涨49.73%,环比下跌15.45%;成交楼面价为277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43.04%,环比下跌10.41%。
(资料图片)
“7月土地市场整体成交规模较上月下滑,与供应端收窄不无关系,同时由于今年7月开启集中土拍的城市相对去年同期较多,成交规模同比数据年内首次转正。”专家表示,接下来不少城市将陆续开启第三轮供地,预计供应规模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而从今年前7月的土地成交来看,中指院统计,2022年1-7月,全国300城各类用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8.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3.2%;出让金达18782.38亿元,同比下降42.31%。
“从各级城市卖地数据看,2021年前7月共有6个卖地超过千亿的城市,而在2022年前7月只有3个城市杭州、上海与北京土地出让金达到千亿,预计2022年土地成交将比2021年有较大幅度下调。”专家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认为,土地成交规模下滑的背后,是楼市销售尚未明显回暖,房企对投资仍保持谨慎态度。
数据显示,7月50强房企拿地金额同环比分别下降27%和9%。1-7月有四成百强房企受制于经营压力、资金压力,投资几乎停滞。
从拿地企业的类型看,央国企及地方平台公司占主导、民企持续“隐身”的格局未变。据统计,1-7月新增拿地金额TOP100中,百强房企仅有35家拿地。TOP30中的国企、央企拿地金额占比接近50%,百强房企中民企拿地金额仅占到17%左右。
据悉,在广州、南京、成都等地7月的集中供地中,央国企及地方平台公司是拿地绝对主力。其中,重庆、无锡土拍中,虽然国企央企仍较多,但民企拿地积极性略有恢复;长沙次轮土拍热度不及首轮,本地国企“托底”情况也在增加,品牌房企拿地比例持续下降。
“在政策不断宽松、地块质量提升之下,我们认为热点城市的核心区域仍旧是房企补仓调结构的重点,而有能力拿地的房企短期聚焦集中供地的投资策略仍然不会改变。”专家表示。
在城市选择方面,房企投资主要聚焦于高能级的核心城市,并逐步退出部分弱三四线城市。
中指院数据显示,从布局城市等级来看,50家代表房企2022年1-7月在二线城市的投资面积占比最高,为63.2%。从布局区域来看,企业热衷于在长三角拿地,占比达到43.6%。杭州、上海和成都位列代表房企拿地面积前三城市。
“在三四线市场下行、需求退潮之下,房企在核心城市的拿地集中度将持续走高。”中指院分析师称。